猜测(1/2)
“对了, 阿轩, 闾西师弟说你的身子虽尚未痊愈, 但比来江南之前,却是好了不少。真的?他不是在哄我吧?那日你明明勉强动了武……”叶宛满脸担忧,欲言又止。
她何尝不希望闾西说的是真的, 可她亲眼所见,凌轩勉强动武, 还流了不少血, 伤势没有加重已是万幸,久病之体居然因祸得福有所好转, 这实在不合常理。
“宛宛, 我不是大夫, 给不了你确切的答案。但这两日我感觉确实不错, 比往常多了许多气力,夜里也不咳嗽了。嗯,你若不信的话,不如,咱们做些有意义的事,印证一下?”凌轩嘴角上扬,笑得颇有几分邪气。
此刻两人几无间隙地依偎在一处, 叶宛甚至能分明地感受到,她与凌轩的心脏在以相同的节拍, 越跳越快。周遭的空气莫名地炙热起来, 再这样下去……
叶宛猛然回神。是了, 她还有正事要说。
她深吸了口气,故作镇定道:“阿轩,还是找师弟过来再给你看看。不亲眼见着他给你望闻问切,断言你伤势无碍,我不放心。”
“不必,”凌轩换了个姿势,好让叶宛能更舒服地倚在自己怀中,“你忘了,闾西这两日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忙。”
“你是说蛊虫的事?”叶宛恍悟,这两日光顾着和江氏周旋,差点儿忘了这件大事。
凌轩神色转为凝重,点头。
想到日前他们发现的线索,叶宛不禁心生感慨:“要不是这次来江南亲眼所见,我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蛊虫这种存在于传说和书里的古怪东西,并非杜撰,而是真的存在于世间。”
那日叶宛现身疫区,无端引来病人们的朝拜,再加上万旭那些神乎其神的符咒,凌轩总觉得,事情不光是毒与解药这么简单。
百思不得其解之际,一个之前被忽略的细节蓦地在他脑海中闪现。
万旭用匕首划破叶宛手腕时,曾经拿出一个瓷瓶,装了些叶宛的血进去。那时凌轩全副心思都在叶宛的安危上,对万旭这个反常的举动,未作深思,如今想来,却可能是破局的关键。
凌轩当即找来闾西,说出自己的想法。闾西自学成医,涉猎颇杂,没听说过织金粉纯属是一个意外,他对毒|药等等稀奇之物其实颇有研究。
听了凌轩所言,闾西提出,不排除万旭是将叶宛的血混入解药中,给病人们解了毒。恰巧之前他有留下车夫和其他一些病人的血,可以再取些叶宛的血,来做研究,看看是否是她的血对疫病有什么作用。
这事自然不能瞒叶宛。于是三人在闾西大夫的指挥下,仅仅研究了一个下午,就被闾西发现,身染疫病之人的血里,居然存在一种几乎微不可见的虫卵,一接触到叶宛的血,就会被溶掉。
闾西和叶宛当即同时惊呼出声:“是蛊虫!”
能寄生在人体内的,只能是蛊虫。然而闾西行医多年,叶宛四处游历,二人都未亲眼见过这种传说中的毒物。
如果真的是蛊虫在作祟,那么一切都说的通了。无论是传说还是书中记载,都将蛊虫的功用描述得神秘莫测,有的蛊虫可以用来控制人的思想;有的蛊虫可以克制其他的蛊虫,被称为“母蛊”;有异常厉害的蛊虫甚至可以控制任何的蛊虫及宿主,被称为“万蛊之王”……
身染疫病之人气血虚弱,确实容易受蛊虫侵染,原本此次疫病就与以往大不相同,发病过于迅猛,病人面色黧黑、眼眶深陷的症状也不似寻常疫病,更有可能是被蛊虫寄生后血气被吞食的征兆。洛十七等人被迫服下的解药,很像可以克制蛊虫的“母蛊”。而叶宛中毒后的情形,也与传说中的“万蛊之王”有若干吻合。
然而这方面典籍记载甚少,闾西表示,他还需要时间去翻查书籍,也需要更多的血来进行研究,看看能不能找出更多的虫卵甚至是活的蛊虫,来印证他们的猜想。
凌轩顾虑的却是其他的事。叶宛如果真的中了蛊,管它是不是“万蛊之王”,如果找不到除去之法,始终是个隐患。何况据闾西和叶宛所说,大周境内鲜少有关于蛊虫的记载和传说,江南富庶之地出现蛊虫更是前所未有之事。蛊虫的传说和典籍记载,多来自于西域与南疆一带。
那么,如果他们的猜测为真,究竟是何人将蛊虫带来了江南,放在身染疫病之人的身上?目的又是什么?万旭、吴王,他们在这件事中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
他有种不祥的预感,原本以为的天灾疫情,更像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局。这背后的阴谋有多大,操纵全局的幕后黑手是谁,这些统统扑朔迷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