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1/2)
沈琬眼眶有些发热, “母后, 我会多劝劝父皇,让他来朝阳宫。”
章皇后低声失笑, “我儿有这个心,母后就心满意足了。陛下对本宫心中有怨, 就算来了二人也不过是相对无言罢了。”
“母后现在只想看到我儿封为储君,有朝一日得封大典,也算了却母后一生的心愿。”章皇后握着沈琬的手,娓娓道来她的想往。
沈琬点头,“儿臣定不负母后所托!”
*
沈琬离开朝阳宫已经是下午, 能够得到章皇后的谅解, 悬着三个月的大石终于可以落下。
想到这几天忙着工部衙门的事,已经四日未曾见过德庆帝,看着时辰,既然已经进宫, 干脆去太极殿求见德庆帝,正好与他一道用晚膳。
去到太极宫的时候, 福安让她在西偏殿等候。穷奇与安平是不得入内的, 他们二人只能在太极宫外等候着。
福安奉上碧螺春,恭敬道, “陛下正在召见晋王与内阁大臣,还请殿下稍等片刻, 林总管已经通知陛下您过来了。”
太极殿的太监都是人精, 德庆帝对十三皇子的态度转变, 外人看不大出来,他们这些贴身伺候的又岂会看不出来,自然要小心供着这位主子。
“不着急,父皇在商议大事,本宫等等就是了。”沈琬想着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吩咐福安一声,“劳烦安公公去通知一下本宫的两名侍从,带他们去铜茶饮处休息。”
“殿下这么客气,这是折煞奴才,奴才这就去通知,殿下请便。”福安躬身退下,去办沈琬吩咐的事宜。
福安退下,进来另一名太监伺候着,沈琬依稀记得他叫福源,看了他一眼,见他低着头垂着手一副恭恭敬敬的样子等待着吩咐。
沈琬坐着边品茗边想着事情,刚福安说父皇在与晋王及内阁大臣商议国事,暗叹一声,关于在朝堂上的履历及接触政事这一块,她是如何也赶不上沈珏的脚步。
沈琅自身已经足够出色,却有一个事事压他一头的兄长。生长在帝王之家,他没变歪已经是难能可贵,还将沈珏当成自己一生为之超越的目标,光明正大的竞争。
就是想到萧淑妃与沈瑁,比起林贵妃的高压助力,萧淑妃之于沈琅颇有些搅屎棍的存在。
沈琬等的有些无聊,便起身在偏殿内到处走走。
整个太极宫以前都是她捉迷藏的地点,没有哪一处是她不能去的,对太极宫,她可能比德庆帝还要熟。
西偏殿是德庆帝平日休息读书的地方,墙上挂着许多名家字画以及德庆帝亲自提写的书画。这个地方充满了她与德庆帝的回忆,就是在此,德庆帝一笔一画教会了她写字。
沈琬站在书桌前,提笔写字,字迹与德庆帝放置在一旁的字帖相差无几。以前德庆帝教她练字,都是他亲自书写字帖,然后让她一笔一划的临摹,很长一段时间里,她的字迹与德庆帝极为相似。
不过这五年,她慢慢改掉了原来的字迹,每日临摹不同人的字迹,硬生生覆盖原来的字迹。时隔五年,再一次用最初的字体写字,还是有些生疏,只有些许的形似,再无任何的神似。
福安入内请沈琬去往西暖阁,沈琬停笔将写完的字帖全部撕碎丢到痰盂之中,起身跟在福安身后去往西暖阁。
沈琬进入明间的时候,沈珏正好出来,二人避无可避的碰了一个正面。
“大皇兄。”沈琬先出声,嘴角上扬,无可挑剔的得体笑容。
沈珏脚步一顿,神情有一瞬间的恍惚,这个笑容,几乎让他有种错觉……
“十三弟。”沈珏嘴角含笑,颔首回应。
明明在笑,沈琬却生生感觉到一股寒意,想要仔细查看的时候,沈珏已经迈开长腿离开,没有片刻的停顿。
沈琬收回目光,他们这些兄弟之间,目前还未捅破窗户纸,基本的兄友弟恭还是要保持住。就不知道等到立储的声音摆到台面上的时候,他们兄弟之前会不会撕破脸就不得而知了。
“你们下去吧!”
德庆帝一见到女儿,一整日的疲劳顿时消失无踪,示意內侍们都退下,只留林奇在门口候着。
沈琬走到德庆帝的身后,如往常那般帮他按摩肩颈,一触碰到德庆帝的肩膀,她就知道,肯定又是处理政事一下午,不曾起来活动休息。
“父皇你又不听儿臣的话!”沈琬边按摩边不高兴道。
德庆帝轻轻拉下沈琬的手,拉起她左手的衣袖,仔细查看着,心疼道,“听新宇说你的手腕受了伤,可是严重?”
沈琬轻叹一声,并未收回手,只是将手凑近,“父皇可要瞧仔细了,看看有没有事。”
对于德庆帝知道她受伤一事,她一点都不奇怪,并不会觉得自己被监视着,她知道这是父皇对她的关心。
五年前的那次事,就是太放任她,身边并未安排任何的侍卫贴身保护着。
德庆帝仔仔细细检查了一次,沈琬还在他面前转动了一下手腕,确定没事之后才放心下来。
一手握着沈琬受伤的左手,一手轻捏她的鼻子,“下次不许做这么危险的事情,你是金枝玉叶,无论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值得你去冒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