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笙所爱
首页 > 都市言情 > 吾笙所爱 > 第六十章

第六十章(2/2)

目录

虽说萧宸是一国公主,这嫁妆亦是相当丰厚了,那北齐皇帝果然很是宝贝这个女儿,慕云笙听着宫女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不禁啧啧称奇,甚是羡慕,自言自语道:“当初我要答应他在那些朝臣之中找个男子成亲,不知道端木宗离会舍得给我多少陪嫁?”

却不巧某人正踏进殿中,听见她的话冷哼道:“现在后悔也晚了。”

宫女们见天子回殿,再也不敢乱说话,尽皆低了头很识相地躬身退出殿外。

慕云笙唉声叹气地拖着腮,忽然双眸中精光大盛,拉着端木宗离说道:“没有嫁妆也没关系,不是还有聘礼么?等我为爹爹守孝三年后,咱们就成亲,你打算给我多少聘礼?我告诉你,我没家人也没嫁妆所以你的聘礼一定不能比萧宸的嫁妆少哦!”

端木宗离定定的望着她,微微一笑,将她搂在怀中,温声道:“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

慕云笙呼吸一滞,这人真是阴晴不定,不过,他这是同意和自己成亲了?

欣然说道:“你可不能反悔!”

“绝不反悔!”端木宗离低首欲吻上她的唇,慕云笙心跳加速,又想起一事,偏头避开问道:“那个御史大夫家的郑小姐你还接进宫么?”

端木宗离微微勾起嘴角,说道:“她马上就是曹方远正妻了,我正要问你,你觉得这次我赐下的这门亲事如何?”

简直是绝配!慕云笙开怀笑道:“妙极了。”双手环搂着他脖颈,踮起脚尖在他耳边低语:“但是以后不准再惹桃花回来。”

“一向是你的桃花比较多吧?”某人很是有些不满。

慕云笙赧然笑道:“以后大不了我去哪都带着你,你总该放心了吧?”

“这还差不多。”想起什么似的又说道:“对了,你爹爹在世时给了我一只玉佩,是你父王送给你母亲的,玉质极好,应该值不少银子。”

慕云笙大为意外,惊喜道:“真的吗?那你快给我。”

他浅浅一笑,垂首在她耳畔低语:“不必了,我觉得将它充作你的嫁妆也是甚好,等你与我成亲了,我所有的东西自然都是你的。”语毕,不待她回答又厚颜的吻上她。

慕云笙无语,看来他这喜欢将他人财富占为己有的性子几千年也不曾变过。

明昭四年,九月初六,大楚皇帝端木宗离大婚,册立宁安郡主李氏云笙为后,并下令旨废除后宫。

不但如此,同时还下了一道非常奇怪的诏令,大楚皇室宗亲,文武百官,只能有一位正妻,并不得纳妾,不得出入风月场所,违者削爵罢官。

这道诏令一出,朝中男子捶胸顿足,女子们欣喜若狂,于是,坊间渐渐地便有了传言,说圣上是被那泼辣的宁安郡主逼着废除的后宫。

更有甚者,言之凿凿地说宁安郡主心机深诡,素来喜拈酸吃醋,为了以绝后患,更逼迫皇帝下诏不准百官纳妾,如此一来这宁安郡主日后便稳坐正宫之位了。

慕云笙听着宫女们叽叽喳喳地向她汇报从各处听来的风言风语,头都大了,自己何曾逼迫过端木宗离下劳什子诏令?不白之冤!不白之冤哪!

一日夜里,你侬我侬的一番缠绵过后,慕云笙问端木宗离:“你干嘛要下那道诏令,弄得天下人都以为我是醋坛子。”

他揽她入怀,柔声说道:“因为你在很久以前说过,比肩族女子绝不能与其他人共侍一夫,你亦说过,无论男女,一生都应只忠于彼此。”

慕云笙眼眶一热,轻轻地将头枕于他的胸膛,轻轻叹道:“这么久了,难为你居然还记得。”

他微微一笑,揽她更紧。

慕云笙又问道:“还有一件事,我一直想问你,但又怕你生气,到现在都不敢问。”

他吻着她馨香的秀发,问道:“何事?”

“那一剑你为何不躲?”

他修长润泽的手指拂过她的眉眼,浅笑道:“我要是躲了,依你的性子怎肯善罢甘休?还不拿剑追得我满院子跑,我好歹也是个皇帝,这要是传出去,多丢人哪。”

“只是这样吗?”慕云笙半信半疑:“那你也太笨了,如果茅大仙不来救你,你搞不好就翘辫子了,还哪来的命娶我?”

他幽幽叹道:“所以啊,你以后要对我好一点,你知道的,那一剑贯穿胸背,总是留了些病症,万一旧疾复发就不好了。”

慕云笙心中一凛,忙伸手抚上那道怵目的伤疤,问道:“还疼吗?”

他点点头,很是严肃地道:“不碍事,平日里只要不动气,便不疼。”一副受了委屈还要体贴大度的表情。

慕云笙一本正经地说道:“你放心,今后我绝对不会惹你生气的,你说什么我都听。”

“唔”他轻声应了一声,心下得意暗笑,心安理得的享受着慕云笙轻柔的抚摸。

只是大楚的王公贵族也好,平民百姓也好,都理所当然地以为皇帝陛下是个非常惧内的君王,而那皇后娘娘也定是个嚣张跋扈的悍妇。

只有侍奉皇帝皇后的内侍宫女们才知道,惧内?不存在的,悍妇?更不可能!

我们的皇后娘娘多么温婉平和啊,自打大婚后连一句重话都没对陛下说过,不仅如此,陛下说什么娘娘从不反驳,每日嘘寒问暖,体贴关怀,陛下有一丁点儿不适,娘娘比谁都着急。

而且陛下与娘娘是多么恩爱啊,每逢初一十五,陛下都会陪着娘娘微服出游,只要你稍微留点心,什么赌坊茶馆,街市酒楼,只要是热闹的地方,定会惊喜地发现陛下与娘娘的踪影。

由此可见,坊间传闻有多么、多么地不可信!

—————全文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