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1/2)
黎美玉暗自观察了几天,黎保刚果然在跟队长家的小红处对象,黎保刚今年才14,小红比他大一岁,平日里也在家帮忙,不过到底是队长的亲闺女,做的净是些轻松的农活。黎美玉坐在老梨树的树杈上,她看见那俩人又去钻小树林了,他俩才多大啊这年代的人怎么这么早熟。
队里也有户人家的媳妇才16,孩子都满地爬了。黎美玉把镯子往上捋了捋,顺着树干慢慢爬了下来,树下一堆小孩围着她,“美玉姐,美玉姐。”
黎美玉很头疼,好想拥有能抹去记忆的橡皮擦,这样就不怕这群小孩子乱说话,“走吧,带你们去河里捉鱼。”
四月份天气渐热,马上快到了收麦子的季节,农田里的大人们忙的热火朝天,这要是这群娃娃蛋们最后的闲暇时光,等到麦收的时候学校里放假,他们也要去田里帮忙。
河里的水已经漫过两边的草地涨的很高,经过几天的忙活,他们在河谷最窄的地方筑了条沙石堤,边上开了个口子,两个小孩拿了个竹编的筐子在开口的地方拦着,还有几个更小的在后面等着捡漏,小女孩在搓麻绳,大孩子扛了竹排在上面等着。
“你们两个从中间走,其他人从边上走,打那些水草把鱼都赶出来。”黎美玉站在岸上指挥,河里的水草很茂盛,被山上的蛇给吓出了心理阴影,她现在看见草多的地方绕着走。
“好了,慢慢往下赶,别着急。”黎美玉拿着根长竹竿跟着赶鱼的往前走,原本清亮的河水随着踩过的脚印,瞬间变得一片浑浊。
黎美玉耐心地等着,众小伙伴们也屏气凝神,黎美玉吩咐过了不能大呼小叫,在沙堤截着的两个孩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筐子,河水有些黄,其中一个伸手进去摸,一下摸到了个滑溜溜的鱼身,“抓到了,美玉姐抓到了。”
黎美玉不慌不忙地走过去,“先别赶了,换个筐子。”
趁着换筐子的间隙,有几条漏网之鱼跑到了下游,可惜河滩上的水很浅,被几个小孩子一拥而上给按住了,“美玉姐,又抓到了几条。”
“大的留下,小的扔回去,别弄死了。”几个小孩依依不舍地把手指长的鱼儿给放了回去,舔了舔嘴唇,这也能吃的,可惜黎美玉不让。
女孩子提着麻绳跑过来,捉上来的鱼被一字排开放在路上,两条大的,还有好多半大的,今天收获可真不少。一双双眼睛都死死盯着,生怕别人偷偷拿走了。
“继续往下赶,还有呢。”黎美玉走过去数了数,还不够一人一条呢。
赶鱼的又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当筐子里终于不再进鱼的时候,一帮人才收手。黎美玉把今天捉到的鱼全都分好,“来来排队,每个人都有,你们带回家养着吃掉都行。”
一帮小孩子欣喜若狂,他们原本以为帮着黎美玉捉鱼能混块鱼肉吃就不错了,没想到黎美玉直接把鱼分给了他们,有心急的直接跑过去问,“美玉姐,你啥时候还捉,我还来。”
“姐,我回来了。”黎保木从远处跑了过来,听说他姐今天要抓鱼,他课都没心思上了急匆匆地跑了回来,气喘吁吁地跑到黎美玉面前,“姐抓完了啊,抓了几条。”
黎美玉把穿起来的鱼挨着分了一遍,就连最小的几个孩子也一人给了串小鲫鱼,“你们先把鱼拿回去,等下过来吃鱼。”
今天抓的有些多,家里又没冰箱一下子也吃不完,黎美玉留了两条大的和几条手掌长的鲫鱼,准备拿回家给姚氏补补身子。
“还有鱼吃啊”孩子们一听高兴坏了,分完鱼还能来吃鱼,美玉姐真是太好了。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往家里跑去,唯恐再来的时候分不到。
几个大点的孩子在河滩上垒起了石头灶,黎保木回家拿了油盐过来,把几条半大的鲫鱼洗干净放在铁皮上,准备煎熟给众人分分。
其他人有的拿碗,有的拿盐还有人带了个烂了边的铁锅,能帮上忙的全去帮忙了,捡柴禾的吹火的围着看的,黎保木干脆把鱼煎了下放在铁锅里加了水,又让人拔了些野菜放进去,最后煮了锅鱼汤,一群孩子们坐在河边的杨柳下捧着碗,拿着树枝做成的筷子,吃的兴高采烈。
没有碗的直接摘了几片大叶子卷起来,拿在手里就跟捧着甜筒一样,走的小心翼翼。黎美玉抬头望天,这个年代天还是蓝的、水还是清的、民风还是淳朴的、你我还是快乐的。
吃完鱼黎美玉让黎保木送条大的到顾孟洲家,黎保木一听不高兴了,“咱家就两条,为什么要给他,我不去三姑奶太凶了。”
黎美玉踢了他一脚,“要不是人家从那路过,你姐早被蛇咬死了。”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晚上睡觉的时候她都不敢往床上躺,总觉得房梁上有东西。
“啊,那怎么没抓回来,蛇肉可香了。”见黎美玉要揍他,黎保木笑嘻嘻地提着鱼跑了。
晚上姚氏做了鱼汤,给黎小六也盛了点,黎小六六个多月了,都会坐了长得倒是比别的孩子胖些,黎美玉总是偷着挤点果汁喂她,她这么黑跟黎美芝一个颜色,长大了可怎么办呢。
天气一日热过一天,黎美玉琢磨着该去城里一趟,关键是怎么去呢。那天傍晚她坐在院子里,扯着个芭蕉叶逗黎小六玩,黎保木从外面冲了进来,“姐,孟洲哥叫你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