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事(1/2)
腊月初八那天, 黎美玉一家起的很早,村里能帮忙的全都过来帮忙了, 农村人结婚也没啥讲究, 就是坐一块儿吃席,随礼就更少了,贰角五角都算是多的。
全队的八仙桌都抬到了黎美玉家的院子里,又从别家借的碗碟,妇女们帮着洗菜摘菜,男的帮着生火劈柴搭棚子,德高望重的长辈才能进屋坐,其他人只能安排在院子里。
天那么冷,可大家都不觉得, 还有老派戏班子吹着唢呐竹笛,企图给寒风萧瑟的院子里增添些喜色。
这婚事本该有队长张罗, 可今天是她家闺女出嫁, 娘家人是不能看着闺女进婆家门, 只有些宗族亲戚来送亲。
王家距离黎家本就不远, 要让黎保木那小子去传个话, 跑过去也是分分钟的事,黎保刚的迎亲队伍一早就出发了,黎美玉也没跟着去, 一个人在收拾小木屋。
“玉, 玉, 快出来, 新娘子要来了。”黎美芝在外面喊她,大喜的日子黎美玉也不好扫兴,穿好衣服就出来了。
竹林里站了好多看热闹的,不用过去就能看到河对岸,有心急的小孩子早跑了过去,一路跟着队伍笑闹。
走在最前面的是黎保木和另一个小男孩,一人扛着一面红旗,后面是拿着锣鼓镲的迎亲队,走到一户门前就“锵赤”几下,再后面是抬着嫁妆的小伙子,因为黎家给的礼多,姚氏又让黎美玉把买回来的结婚用品送过去一些,什么柜子、箱子、椅子的,即便是面镜子也用棍子绑着红线挂起来,一路招摇地送往黎家。
“啧啧,这小红的嫁妆真多”
“可不是呢,黎家今天准备的菜也好,小红也是个有福气的。”
“哎呀,还有喜盆呢,咱村好久都没这么热闹过了。”
“你看那箱子我数着都七八个”
…….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后面就是新郎官和新娘子,就是年龄有些小,穿着蓝布衣裤带着大红花有些滑稽,黎美芝悄悄跟黎美玉说,“你别看那么多箱子,里面肯定是空的。”
“你管那么多干啥?”
黎美芝有些忿忿不平,“咱家可是给了小红她妈礼钱了,这嫁妆也是咱家置办的,她家总不能就送个人过来什么也不出吧。”
黎美玉取笑她,“你这还没结婚呢,就惦记着嫁妆了,行了知道了,等你结婚了我肯定给你送份厚礼。”黎美芝闹了个大红脸,羞的不肯跟她说话。
拜堂没啥可看的,全村人都聚在这,再没这么热闹了。送入洞房之前,小孩子要先在新床上滚一圈,姚氏本意是让黎美玉去的,床铺上洒了红枣、核桃、糖等,黎美玉不愿意,倒是让别家的小孩沾了光。
中午开席就是些家常菜,多了几片荤腥,就这样上盘菜就一抢而空,没办法分量少孩子又多。洞房也没什么可闹的,王小红怀着身孕姚氏帮着把人都打发了。
一场婚事不见得多喜庆,确让全家人都筋疲力尽,姚氏也是累的腰酸背疼,这还盼着明年日子好过些呢,没想到家里又添了两口人,哎,她就是个受苦受穷的命。
一眨眼就到了1975年夏,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在黎美玉看来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个人躲在她的小木屋里吃穿不愁,日子也算是过得优哉游哉。
刚过完麦收队里干部们都去乡里开会了,田间也没重要的伙计,难得有这半天清闲日子,村里的妇女们都带着手上的活计聚到了黎美玉家旁边的小竹林。
她在竹林里搭了个小凉亭,摆了几个小树桩,本用作乘凉之所,没想到却给别人行了方便。
六奶奶家的小媳妇满眼羡慕地望着黎美玉的小楼,“姚嫂子,你家美玉那屋是啥样,咋这么好看呢。”
起初还有人笑话她家说只有深山里面的穷苦人家才住木房子,后面黎美玉的小木屋建好,看着是挺别致不过也就那样,等到来年春天周围栽着的花都开了,众人才察觉,咦,真好看。
一米来宽的白石板路蜿蜒向前,一侧搭着木架种着好几棵葡萄藤,旁边还栽着些月季、蔷薇、水仙、芍药和一串红……,远远望去红火一片,四季鲜花不断,真像神仙住的地方。
屋后是桃树、樱桃树、苹果树等等,还有好多叫不出名字的,屋前路那边是各种应季的蔬果、扁扁的小南瓜、翠绿的小西瓜、红彤彤的大番茄、皱巴巴的苦瓜,虽说这东西每家都有点,但都不如黎美玉家的好看。
就连祖祖辈辈务农的老人家,也没见过种菜种花种出这般花样的,真是稀罕了。
姚氏抱着孙女在捡豆子,“就那样,有啥好看的。”黎美玉那屋子谁也不让进,姚氏有次偷偷站在窗外看了眼,就一张床一桌一椅,地面也是木头做的,要比她以前住的土房子干净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