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随(1/2)
两相反复,唐帝久言,不觉时日。言久,唐帝慨然曰:“忽忽言犹未尽意,欲共师东行省方观俗,指麾之外别更谈叙,师意如何?(《大正新修大藏经史传 2053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六唐慧立本彦悰笺》)”
则末是要劳大和尚为国之军旅之师了,这自非大和尚所愿了,必得婉辞。媚娘想着。观玄奘这大和尚行止,意岂在此小小之战事,恐亦还未必看好此战事呢。
“玄奘远来兼有疾疹。恐不堪陪驾。(《大正新修大藏经史传 2053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六唐慧立本彦悰笺》)”果然,玄奘闻,徐徐而谢之。
唐帝并不识趣:“师尚能孤游绝域。今此行盖同跬步。安足辞焉。(《大正新修大藏经史传 2053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六唐慧立本彦悰笺》)”
“陛下东征六军奉卫。罚乱国,诛贼臣。必有牧野之功,昆阳之捷。玄奘自度,终无裨助行阵之效。虚负途路费损之惭。加以兵戎战斗律制不得观看。既佛有此言。不敢不奏。伏愿天慈哀矜。即玄奘幸甚。(《大正新修大藏经史传 2053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六唐慧立本彦悰笺》)”
兵戎、战斗,律制不得观看。既佛有此言,不敢不奏——此辞听来倒是绝好借口。然不也有金刚怒目麽?况十方法界,降除妖魔,难道不皆佛家兵事?这大和尚倒会推。媚娘意且闲闲。
唐帝倒是信纳而止了。遂言其他。
“玄奘从西域所得梵本六百余部。一言未译。今知此嵩岳之南少室山北有少林寺。远离廛落,泉石清闲。是后魏孝文皇帝所造。即菩提留支三藏翻译经处。玄奘望为国就彼翻译。伏听敕旨。(《大正新修大藏经史传 2053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六唐慧立本彦悰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