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人(1/2)
夏月的风些薰暖,媚娘静静于芳文殿内案前。殿外,花荫寂静。
“才人,新近宫里传的个宫外笑话儿。”
“又说的甚麽?”媚娘全不于心上。
“宫里人传,宫外人不知宫之内人称无关品级,宫之内人者大率皆平常宫人之意,只道宫之内人俱为陛下已纳之妾室呢。你道可笑人麽?若依此人这般样解法,这大兴宫中万千之内人,岂不俱为已经陛下宠幸之人了麽?便殿人言此事时,皆笑得掩不住口,道此人所思当真匪夷。想是村鄙之家,思那富贵之事,出的这麽个念想。”
“宫之不同寻常民家,若非皇亲国戚,宫外人自多不解宫内事者。难免言语可笑些。”媚娘听了,亦不免微些莞然。
“虽如此说,吾唐已历两朝,高祖皇帝与陛下岂不皆曾放出宫人,其出宫人诏上甚指出内人过千甚数千以计。诏言放出内人“各任其嫁。其年老及疾患,如无近亲收养,散配诸寺安置,待有去处,一任东西。仍各与一房资财,以充粮用,并委府县官勾当,勿使侵凌,以成朕无为之化也。”想至后朝,出宫之内人时,亦当言此者。其所言之放出内人“各任其嫁,”是明言内人大率皆未经承宠、乃各任其嫁之宫人也。如何仍有以内人皆陛下已纳妾室之误呢?显无知村人,不明宫之内人大率皆寻常宫人之意者也。”阿菊道。
“无知村人原亦多也。不单吾唐。汉史载“康以太后久临朝政,心怀畏惧,托病不朝。太后使内人问之。时宫婢出入,多能有所毁誉,其耆宿者皆称中大人,所使者乃康家先婢,亦自通中大人。康闻,诟之曰:“汝我家出,尔敢尔邪!”婢怒,还说康诈疾而言不逊。太后遂免康官,遣归国,绝属籍。(《后汉书 卷十上 皇后纪第十上 和熹邓皇后纪》)”此之内人,亦即宫人也。
所谓汉至本朝,宫之内人皆平常宫人或宫之女伎,非同民家之内人也。宫外村鄙之人,不能解此,出无知言。笑他则甚?”媚娘说时,略些不以然。
注:宫之内人见之汉以来、至唐、至两宋之史传
一、汉宫之内人
《后汉书 卷十上 皇后纪第十上 和熹邓皇后纪》“康以太后久临朝政,心怀畏惧,托病不朝。太后使内人问之。时宫婢出入,多能有所毁誉,其耆宿者皆称中大人,所使者乃康家先婢,亦自通中大人。康闻,诟之曰:“汝我家出,尔敢尔邪!”婢怒,还说康诈疾而言不逊。太后遂免康官,遣归国,绝属籍。”
此之内人,即宫人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