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神都武曌,将开之荼蘼,浓夏锦纨扇,金梧桐井 > 论诏

论诏(1/2)

目录

“才人,方听闻得人言玄奘那大和尚终于向大家请停“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了。(《大正新修大藏经史传 2053部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九 唐慧立本彦悰笺》“往贞观十一年中,有敕曰:“老子是朕祖宗。名位称号宜在佛先。”时普光寺大德法常、总持寺大德普应等数百人于朝堂陈诤。未蒙改正。法师还国来已频内奏,许有商量,未果……”)阿菊匆匆进得芳文殿,向媚娘言道。

“是麽?”媚娘心下大震。果然有得今日,此绝非小可。她停了手中卷书,定了心神,静待阿菊说下去。阿菊见媚娘形容若此,亦知紧要,略停了停,又言语道:

“大家却没有则声呢。只过了些儿,便言其他了。听宫人说,见大家如此,那玄奘大和尚再次陈词,大家便道“佛道大小,朕已知矣;佛理渊深,正修研之。然以宗承柱下,一时尚有不便者。师当我知”云云。便言经卷了。”

然以宗承柱下,一时尚有不便者。那便是仍未应允了。想玄奘那大和尚难生欢喜心矣。媚娘不觉微摇了摇头。

佛道大小,朕已知矣;佛理渊深,正修研之。然以宗承柱下,一时尚有不便者。师当我知。玄奘于弘法院内静修着。心中不免薄有怒意,佛门以“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贞观十一年二月《唐大诏令集卷一百十三》)”不振十载有余,自去岁以显佛力故,得御制三藏圣教序。又度僧万余,唐帝且数言“朕共师相逢晚,不得广兴佛事,甚以为憾”颇有重兴佛门势。然至停“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请,唐帝终究还是寥寥数语搪塞了事。所谓其求有甚于者,然其意非诚者。真孰能忍乎!

屋外熙阳尚好,槐树枝上乌雀低啭了几声,枝叶颤动,空气里青草微香,棣棠花开了。玄奘于室内一角将白檀香木燃起,满室微薰中他的思绪一沉,定下心意,将薄生的些许恼意淡化去,思绪翻转着——或还是借机再请罢——唐帝依前未允停“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之请,则末佛道之争,尚处不明,是障法者也。唐帝既不肯俯仰于天地之理,惟以自家宗柱为要,真非帝王资质。既此,且由之耳。至于眼下,相机行事便是。

思定于此,玄奘心复澄明。白檀浓香中他眼前忽地浮现出一个女子——媚娘身影——这个看似娇艳若春夏芍药花般之小女子,容色鲜鲜,言若闲闲,却心思宛密,深不可测,未来真不可以知者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