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2/2)
宫中之制,禁皆森严,岂有东宫太子保傅可领帝皇之嫔妃者?此真笑谈。”
“吾亦以笑谈,然有人言贵人者,乃太宗皇帝嫔妃也。”
“岂有此说?贵人之于内职,系后汉光武皇帝所置。至于本朝,已无斯职。
太宗皇帝朝,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并为四夫人,昭仪、昭容、昭媛、充仪、充容、充嫒并为嫔,婕妤、美人、才人二十七世妇,又宝林、御女、采女等(《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凡内命妇之制: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并为夫人,皆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充仪、充容、充嫒并为嫔,正二品;婕妤九员,正三品;美人九员,正四品;才人九员,正五品;宝林二十七员,正六品;御女二十七员,正七品;采女二十七员;正八品。”)。
高宗朝内职改名,乃至阿爷(唐玄宗)内官之制“惠妃一人丽妃一人华妃一人淑仪一人德仪一人贤仪一人顺仪一人婉仪一人芳仪一人美人四人才人七人(《唐六典卷十二内官宫官内侍省 内官》)”,亦无贵人之内职称。
宫之内外,称贵人者,多不过尊称耳。
太宗皇帝讳世民,此名由来故事曰:高祖之临岐州,太宗时年四岁。有书生自言善相,谒高祖曰:“公贵人也,且有贵子。”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高祖惧其言泄,将杀之,忽失所在,因采“济世安民”之义以为名焉。(《旧唐书 卷二本纪第二太宗上》)是相者之称尚未为帝皇之高祖也。
至于贵人(《新唐书 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一百一 刘义》“不能俛仰贵人”),所谓要官贵人、亦即达官贵人者(《新唐书 卷一百七十九 列传第一百四郑注》“要官贵人”)。
又或言宫中或东宫遣使者,谓之“贵人”——“中贵人”者(1、《旧唐书 卷一百四十二列传第九十二王武俊》“代宗嘉其功,使中贵人马承倩赍诏宣劳。”2、《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二十五 唐纪四十一》“上嘉李宝臣之功,遣中使马承倩齎诏劳之。”3、则中“贵人”即中使也4、《旧唐书》、《新唐书》,“中贵人”处处也)。
曾无有东宫太子之保傅领帝皇之嫔妃者说。此真匪夷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