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世揭秘(1/2)
有信使前来花蕊宫, 说何樰染了伤寒, 久治不愈。初尘听了之后, 脸上并无多少表情。从小到大,何樰对她一向极为冷淡, 徐姨则更是被何樰冷落,初尘多少有点怨恨。徐姨一尚良善有加,低眉顺目, 恪守妾道, 对母亲毕恭毕敬,对父亲言听计从。她曾多次为徐姨鸣不平, 父亲却从不肯分她半点爱护,而徐姨则不想伤了她父女情分, 多有劝阻。</p>
“父亲精通医术,救治过无数伤寒病人,既然得了伤寒, 给自己开几副方子就好,有什么打紧!”初尘说完,不料想腮边竟落下几颗泪来,她伸手一拂, “快收拾, 快!”</p>
初尘又想到这些年来, 父亲为了风雨飘摇的故土, 呕心沥血, 家中又接二连三发生了诸多不宁, 让父亲操碎了心。自己先是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私会外男,再是不听劝阻一意孤行赴蜀,心头更是难受,哭得越发汹涌。父亲不待见自己,自己却不能不敬护他,谁让他给了自己这条命。此次若是什么小毛病,以父亲的性子,断然不会千里送信。</p>
“踏莎,快去叫清漪随我一同回祁州,父亲挺喜欢这个她的,虽然她总跟我作对又不识时务,不过,希望父亲见了她能开心一些。”</p>
宫中花蕊夫人为大,清漪自是得听从。再加上葇兮多次说起何郎中对自己的好,虽然自己看不出来什么,不过葇兮总不会骗自己。想到这里,清漪有些自嘲,也许自己还真是个不知好歹没心没肺的人呢!</p>
一路车马劳顿,初尘身子娇弱,自是经受不住,却坚持要快马加鞭返回永州。清漪虽然不喜欢她,见她这般委屈自己,也不由得有点心疼。“夫人,你一片孝心,但是若病倒在途中,教郎中知道了,岂不担心!”</p>
初尘摇了摇头,亲切地陇上清漪的手背,“这点奔波算不了什么,只是辛苦你陪我走这一趟了。”</p>
清漪嘴角抽动了一下显然有些抵触初尘的亲密举措,“郎中待我恩重如山,又是楚国上下人人敬仰的父母官,清漪此行理所应当。还请夫人保重。”心里却是另一番想法,何初尘啊何初尘,以后你若再敢对我怎么样,休怪我不看在郎中情面上跟你计较到底,你是花蕊夫人又如何,我清漪豁出这条命去也不会让你在我身上讨到什么便宜。</p>
初尘挤出一个真诚的笑容。清漪见了,痴痴地想道,以她在蜀宫中的恩宠,自己那天在花蕊宫出言不逊,她想让自己怎么死都可以,但她并没有这么做,可见,她也并不是什么大恶之人。这次邀自己同行,态度也是恭敬地很。</p>
到了浯溪码头,正是四月里,有些乍暖还寒,江边的风有些大,初尘看起来有些憔悴,一路奔波,头上的发簪有些歪了,清漪上前将其扶正。</p>
二人上了马车,很快便到了祁山脚下。</p>
“在蜀国待得久了,还是更喜欢永州的山山水水。”初尘见了故土,略微有些怀念。</p>
“哦,是吗?那你留在永州,不要回蜀宫了。”清漪在心底冷笑道。“山青水绿,钟灵毓秀,怨不得郎中如此名满天下,夫人艳冠群芳。”清漪第一次说恭维的话语,着实在心中酝酿了好一会儿。</p>
二人抬步往何府走去,忽然,清漪快走几步抢了初尘的道。</p>
踏莎疑惑地看向初尘,初尘道:“无妨,她是小门小户的孤女,想必从未见过咱们这样美丽的宅院,一时激动也是有的。”</p>
清漪自顾进了大门,院子里有一棵参天的枇杷树,这样高大的枇杷树真是少见,清漪走到树下,抚摸着树干,在她齐腰的高处,有一处增粗。</p>
穿过九曲回廊,有一处荷花池,此时,别处的荷塘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景致,而何宅的荷花池,却满池旖旎。靠近荷花池旁边的游廊下,有一处石制的琴台,拜访着一把琴。再继续往前走,游廊上洒满了一地的紫云英。这满地的紫红色,晃得清漪蓦地想起了一些旧事。</p>
为何这里的景致会如此熟悉?她想起小时候,自己也曾用一把匕首在枇杷树上切了一个伤口,后来那里便长得更为粗壮。她还记得,自己家里也曾有个荷花池,母亲时常坐在荷花池前的琴台边抚琴。有一日,母亲抚琴的时候,一个男子突然闯入,再后来,母亲便被逐出家门。她还记得,每年不知什么月份,漫山遍野都开着紫色的小花,便是紫云英,她每年都去采好多紫云英,放到荷花池边,一株一株往荷花上扔,她还想起自己衣裙上的那些荷花紫云英图案。</p>
清漪在游廊上发着呆,只见何樰走来,穿着一件发旧的青色长袍,外面披了一件虎皮大氅,他的脸上添了几分久病不愈的憔悴。清漪虽然不记得郎中的相貌,但凭直觉还是知道来人的身份,刚想行礼,目光却停留在何樰的青色袍子上。</p>
何樰蹲下来,拾起五株紫云英,“清漪,你站在这里能将紫云英扔到荷花里吗?”</p>
清漪接过郎中递来的紫云英,手一挥,五株紫云英离手,其中有三株稳稳地落在荷花正中央。</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