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双钗 > 故友重逢

故友重逢(1/2)

目录

州试过后半月有余, 官府前来张贴榜单。楚翘和葇兮快速地看完整个布告, 原本无悲无喜的神情只是快速地闪过一丝失望, 旋即又恢复平静,而奉氏还在一行一行地看着录取者的名字, 好半天看完后,才承认自家儿子名落孙山的事实,当下心中一阵酸涩。没想到自己花了这么多功夫, 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p>

奉氏担心楚翘大失所望, 郁结于心,故而开导道:“好好看书, 明年再考一次。”</p>

楚翘有些灰心,深知以自己的学识, 再苦读个十年,也未必能中举,有的人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 譬如自己。</p>

“阿娘,不考了,我们去汴京投靠雁府吧。”</p>

奉氏听罢,转头问向葇兮, “你兄长所说的, 你怎么看?”</p>

葇兮自然知道兄长在学业上无所长, 与其一辈子留在紫槐镇种田, 倒不如去京城碰碰运气, 雁乙兄是个不错的人, 想来定会出力相助。</p>

“兄长的提议,甚好!”</p>

三人回到家中,收拾好简单的行囊后,将田地托付给里正,又当了些能换钱的物事,寻了个日子,三人辗转北上。</p>

如今天下基本上安定下来,蜀国也降宋了,距离上一次收到清漪的信件将近有一年了,不知她现在过得如何。</p>

“阿娘,如今北边的国号称为‘宋’,皇上唤作赵匡胤,你且记得要避讳这三个字,湘南一带也已被纳为大宋的版图,以后我们就是宋人了。”葇兮一边对奉氏说道,一边用手指在她的手上比划着‘宋’字。</p>

奉氏疑道:“既然皇帝姓赵,为何是宋朝,不是赵朝?”</p>

葇兮本想哂笑一番,低头瞥见奉氏干枯的手背上布满了白色的皮屑和黄褐色的斑块,心想,不过就是句玩笑话,自己何须如此当真,于是正色庄容地解释道:“天下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是整个天下的天下。自周天子以来,皇帝登基讲究个名正言顺,因此国号都沿袭前朝的封号,有一种禅让的意思。当今圣上在大周朝时,封地在宋州,故而国号为宋。而大唐的开国君主李渊,在隋朝时被封为唐国公。至于隋朝□□,他在北周时,被封为随国公。再往前,汉□□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p>

奉氏半信半疑地说道:“好生奇怪,辛辛苦苦建立的河山,不冠上自己的姓氏,真是没道理,相反还要冠上前朝的封号,这不是告诉当朝百姓说,自己的皇位是前朝的吗?”</p>

葇兮道:“这些都是规矩,是祖制,一代一代传承的,不能乱。”</p>

奉氏笑道:“你跟你爹爹说话一个样,总说什么规矩,什么祖制,他之前总跟我说,规矩是前人定的,是无数先人智慧的结晶,是现有的最好的策略,什么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和几个同僚讨论隋唐史,有人说隋朝的世宗本来是□□的二子,后来设计上位后,给唐朝带来了前车之鉴,间接启发了唐朝太宗发动了玄武门之变。”</p>

葇兮叹了口气,“这是隋炀帝被黑得最惨的一次。”</p>

奉氏道:“你爹爹也是这么说。”</p>

葇兮埋怨道:“阿娘,你懂得这么多,之前也不教教我,后来我为了弄清夏商以来的历史变迁,读了不少书呢,你早点跟我说,我就不用费那么多功夫了。”</p>

“这些故事,你一个女孩子听来作甚?我光给你讲故事听,不用干活吗?”</p>

“这些是很有用的故事,可以从中积累经验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则其善则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你家又没人当皇帝,你积累这些经验有何用处?”</p>

葇兮有些无奈,自家阿娘永远是这么见识短浅,当下有些扫兴地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我跟你说,将来没准我能当太后呢!”</p>

奉氏咧嘴而笑,唇侧露出两行深陷的岁月之痕,笑葇兮的大言不惭,不过随即问道:“倘若,我是说倘若,你老子打下了天下,他不过是个穷秀才,当的是个九品执笔郎,没有什么封号,这国号又该是怎么个叫法?”</p>

“农民起义推翻政权建立新朝,史书尚无先例可循,倘若是爹爹打下的江山,那阿娘就是一国之母,既无封号,那就用皇后娘娘的小字——华。华者,繁盛也,美丽也,荣贵也,又可代指华夏,可真是个极好的字!”奉氏出阁前,闺名唤作若华,后来江奉宣给她重新取了个名——奉栖梧。江奉宣后来还总是取笑她,“叫什么奉栖梧,叫奉期悟才好!”</p>

奉氏听罢,憨笑道:“还是叫‘江’朝吧,流芳百世,多好!”</p>

“阿娘,你又来。你可知天下之主是要讲究名正言顺的。”</p>

“名正言顺要来何用,不过得个体面而已,要那体面作甚,委屈了自己。”</p>

辗转半月有余,终于来到汴京城。</p>

谭氏和惊寒在绿蚁馆为奉氏母女接风洗尘。汴京城里一日食三顿,多出来的一顿饭加在午时。众人正言笑晏晏之时,惊寒忽戛然而止,面色沉重起来,他自顾酌了一杯酒,低头浅啜。葇兮瞥见惊寒的神情变化,打量了一下四周,只见一位年轻女子正从这边走来。</p>

她并没有梳发髻,只在两鬓梳了两条小辫子垂在肩前,剩下的头发散落在肩后,头上一点珠翠全无,约莫十七八岁的样子,身后跟了两位年岁相仿的侍女。她信步来到惊寒这桌的邻座坐下。</p>

她还没发话,一旁的店小二就亲切地跑了过来,“娘子可还要茉莉花蒸米饭,仔姜炒鸭多放姜,苦黄瓜炒鸡蛋,清蒸丝瓜花,雪里红这几样?”</p>

前不久,绿蚁馆的供货商送来了一批黄瓜,食客们纷纷抱怨这黄瓜是苦的,掌柜刚想断了那家农场的黄瓜供应,不曾想被这位女子听了去,说自己很是喜欢,后来,那家的苦黄瓜便成了她的专供。</p>

葇兮听了店小二的问话后,不禁面带疑惑,他说的这些菜式,菜谱上根本没有啊。</p>

那女子浅笑吟吟,“嗯,一切照旧!”</p>

“前几次看娘子吃苦黄瓜炒蛋,苦得直皱眉头,又不肯让我们用开水焯,说是吃起来不脆,后来我们掌柜便想了个法子,将黄瓜碾成了末,这样不仅清脆,而且也不那么苦了,希望娘子喜欢。”</p>

“真是辛苦你们了!”</p>

“不麻烦,娘子想吃什么,尽管说出来,我们定当尽力!”</p>

原来竟然能在这里碰见她,原来她竟然也还没嫁人!是啊,当年她去了蜀宫,现在蜀国已经降了宋,她确实应该出现在汴京。只是,看店小二对她这般态度,她此刻一定有着什么非同寻常的身份吧。葇兮本想过去打声招呼,却瞥见惊寒的脸色十分难看,谭大娘子的神情倒是并没有什么变化。</p>

她扭头看了下楚翘,只见他此刻喜上眉梢,对着那女子的背影垂涎三尺。奉氏看了看惊寒的神情,又看了看楚翘,忙抬脚使劲地踩上他的脚背,楚翘回过神来,见奉氏厌恶地瞪着他,他也不甘示弱,生气地回瞪过去。</p>

由于惊寒不再说话,众人也是十分尴尬,匆忙结束了洗尘宴。</p>

葇兮与奉氏来到雁府,一旁,早有丫鬟过来搀扶。奉氏笑吟吟地看着府里的陈设,眼里流露出的憧憬一泻千里。丫鬟领着母女二人来到秋怡苑,惊寒抱拳道:“姨母和妹妹就住在这里,若有什么短缺,尽管跟巧苹说。”</p>

奉氏忙道了谢,“谢过二公子。”</p>

待得惊寒离开后,葇兮向奉氏解释道:“能别叫人家二公子吗?这称呼岂能随便用,雁乙兄一无官职傍身,二也并非世家大户,叫人家公子,没得让人笑话说你没见过世面!”</p>

“数你见过世面!我当年见世面的时候,你还在投胎呢!”</p>

这厢,葇兮收拾妥当后,出了雁府,回到绿蚁馆打听了一番,便朝相府走去。</p>

到了相府门口,葇兮却迟疑了,自己身边连个侍女都没有,衣着也极为朴素,贸然来这一品相国的府邸,万一吃了闭门羹,岂不是颜面扫地。</p>

正在犹疑之时,却见守门人恭恭敬敬地过来询问,“小娘子可是要找人?”许相是世家子弟,世家的家风果然与众不同,就连守门人都如此知书达理,不以衣衫看人。</p>

“我唤作江葇兮,是清漪的旧识,可否代为通传?”葇兮脸上依旧有几分卑亢。</p>

“噢,原来你就是江家娘子,清娘时常提起你,你跟我来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