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双钗 > 芙蕖小筑(有作者废话,可不买)

芙蕖小筑(有作者废话,可不买)(1/2)

目录

天圣九年, 浙江钱塘,沈宅,芙蕖小筑。</p>

初夏时节,屋前池子里的荷花初吐芬芳。池子上刻着三个字, 梦溪池。池的外壁上,仔细一看,上面刻满了文字, 有的是瘦长的秀气字体,有的则是宽圆字体。有的潇洒豪迈、挥放自如,有的婉约秀丽,有的看起来颇具大师风范, 有的则像是三五岁的孩童初次练字的手笔。有的是汉字, 有的是一千多年前的小篆体,有的是更早的甲骨文,有的则是辽文。有的略微模糊了一些, 见证了这十年来的风吹日晒, 也有新近刻上去的。所有文字来来回回都是同一行字,“莫回首,回首需断肠”。</p>

一个满头米黄发丝的老人坐在摇摇椅上, 她双目紧闭,似是已经睡着了。身后一个八岁的孩童使劲地摇晃着摇摇椅。一个五十来岁的妇人从屋子里走出来, 手里端着一盘切好的寒瓜。</p>

“大郎, 你悠着点, 姑祖母哪里经得起你这般晃荡?”妇人放下寒瓜, 作势便要打他。</p>

孩子身形一晃,敏捷地闪到一边,“母亲,是姑祖母让我这么摇的,还说越大力气越好,你可别冤枉了我!”</p>

妇人听见这话,只得作罢。她这个姑姑如今已经九十二岁,身子骨竟然比自己还要硬朗些。早些年来,自己嫁到沈家二十余年,一直未见有喜讯,待得年过四十,早已放弃了生孩子的念头。十年前,父亲许仲容身体有疾,她去探病时碰见了这位八十二岁的姑姑,据说,姑姑是祖父收养的义女,她待父亲一直极好,二人犹如亲姊弟一般。父亲叮嘱她说,姑姑一生未曾嫁人,却偏生喜欢热闹,于是她就将这位姑姑接到了浙江钱塘的芙蕖小筑。</p>

姑姑初与自己住到一起时,神智看起来有些时常,总是自言自语念叨些什么,有时说的是“莫回首,回首需断肠”,有时则说别的,不过日子久了才发现,姑姑说的那些听不懂的话,八成是别处的话语,其实也是“莫回首,回首需断肠”。一开始,许氏也有些疑惑,不过终究是长辈,好吃好喝待着就行了,也不便多问。许氏嘱咐下人莫要对姑姑说三道四指指点点,若有再犯者,直接轰出了府去。</p>

不曾想,这位姑姑破通药理,与之同住不到一年,在她的悉心调理下,自己便有了身孕。待得生下大郎后,姑姑每日亲自教导,大郎小小年纪,文武双全。论文,可舍战群儒;论武,与州衙里的捕快单打独斗能过百十来招。不仅如此,这孩子还颇通音律,擅长医药,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兼通书画、天文、算法、军法布阵、水利,很多人都说,自家大郎将会名垂青史,会成为这个时代最出色的人物。许氏感激地看向藤椅上的姑姑,这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p>

话说回来,即便姑姑身子骨硬朗,也不能这么折腾啊。许氏伸出手指作噤声状,“出去玩,别吵了姑祖母午睡。”</p>

“不,我要听姑祖母讲故事!姑奶奶是假寐,她根本没睡着。”</p>

“还敢这么大声,你讨打是吗?”</p>

孩子朝椅子上的老人求助道:“姑祖母,你快睁开眼睛告诉母亲,你根本就没睡着啊,她要打我了。”</p>

老人慢慢睁开眼,“倩影,又打大郎了?”</p>

老人一向极其疼爱这个孙子,许氏生怕忤逆了她,“没没没,你听他瞎说!”</p>

“母亲,你看姑祖母的头发,并不是寻常老人的银白色,而是有点偏黄。”</p>

“嗯?怎么了?”许氏老来得子,且这个儿子天赋异禀过于常人,总是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想法。</p>

“《桃花源记》有云,黄发垂髫,怡然自乐,黄发是长寿的象征。”</p>

“那可不,人生七十古来稀,再过八年,姑祖母就是百岁老人了。”</p>

老人听着母子俩的对话,天哪,原来我已经九十二岁了,当年一起说说笑笑的人如今怕只是剩下我一个老东西了吧。她思绪飘向远方,嘴角笑意浮起,你不是说时光会磨平我的棱角吗?你看,并没有。时光只会磨平你们这些俗人、软骨头的棱角,我一身硬气,时光又能奈我何?</p>

姊姊,你虽嫁得如意郎君,却一辈子要顶着我的名字过活,还要刻意研习我的一颦一笑。不知别人喊你洞庭郡主时,你是何感受?不知你们床上旖旎时,那苏云起可曾叫错过你的名字?</p>

苏云起,你真是好狠心,嘴上口口声声说要补偿我,除了说那几句话之外,你可有半点诚意?蠢货,你自认为的诚意满满,在我看来,不过就是蜻蜓点水,你终究不懂我。不知这几十年来,你可曾会想起那日长安街初见?不,你才不会想起,你这个负心薄情汉!</p>

哎,我怎么又胡思乱想了?你们都黄土一堆了,就剩我一个老不死了。</p>

“姑母,大郎今年八岁了,你给他取个字吧。”这位姑姑是个才华横溢之人,对文字的见识,非寻常闺阁女子所能相比。大郎虽然天赋异禀,如若没有这位姑姑的提携,只怕也不会有如今这样的才智。看她孤苦一生,也不知这辈子可曾有什么遗憾。</p>

老人看着言笑晏晏的孩子,当年自己被徐氏骗出何府时,也是这般大小,这么可爱的孩子,怎么会有人下得了狠心呢?倘若当年没有那场江边斗诗,倘若没有什么南唐细作徐氏,只有何清涟、何清漪,那么自己的人生,会是怎样一番场景?也会像普通的大家闺秀一样,嫁人生子吧。人生哪有什么“倘若”,自己永远也体会不到另一种生活是什么样的滋味了,也永远不会知道嫁人生子的生活是否会比这几十年来更为舒心。总之,这辈子还算过得不错吧,也许是想开了,也许是无从与另一种生活进行比较。好一个强极则损,自己这一生在他人眼中看来,确实当得起一个“损”字。</p>

“存中,沈存中,意在让大郎行中庸之道,不偏不倚。”</p>

“存中谢过姑祖母!”</p>

“姑祖母,方才‘石脂水’的故事你还没说完,你继续说给存中听。”</p>

“延水东岸有石脂水,当地人用野鸡的尾羽把它沾起来,采集到瓦罐里,它燃烧之后的烟很浓,我试着把它燃烧后烟煤收集起来制墨,所得之墨又黑又亮,连松木烟灰制作的墨也比不上。”</p>

“听起来很不错,孙儿认为,此物必将大行于后世!不过石脂水这个名字好拗口,不如我们叫它石油吧!”</p>

“好,好!不愧是我的孙子!”</p>

“姑祖母,今日天气凉爽,我陪你出去走走吧。”</p>

老人听罢,从藤椅上一蹿而起,“走!”</p>

“姑姑!”许氏惊喊出声,刚想劝老人吃点寒瓜降降火气,他们祖孙二人已然出了院门,此时就算叫个捕快来,怕也是追不上了,更遑论自己一介老妪。</p>

“姑祖母,我们就别在钱塘逛了,没意思,这里的人都认识我们,眼下还不及晌午,我们这次去别处玩吧。”</p>

“好,我们来比脚力!”</p>

二人来到邻郡的集市上,前边有众人围堵,祖孙挤上前去一看,那里有个算命的摊子,旁边竖一块牌子,上书三个大字,“活神仙”,下面两行稍微小一点的字,“不开口,知你姓”。而摊主面前,则放着一块大布,上面画着一张八卦图,有七个区块,分别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横、开阳、摇光。每个区块有四十八个姓氏。摊主穿着一身道袍,大有仙风道骨的做派。旁边围着不少看热闹的人,也有不少人亲自去测过,纷纷竖起大拇指道:“真的很准!”</p>

“姑祖母,你说这个活神仙是不是骗子?”</p>

摊主听到沈存中的话,仰头一看,见是一对老幼,也不生气,“试试你就知道了。”毕竟自不量力来砸场子的人太多了,何惧他二人!</p>

沈存中问道:“你倒是算算,我姓什么?”</p>

“不急,小郎君,你看这张八卦图,我问你,天枢上有没有你的姓氏?”</p>

沈存中仔细看了看,摇了摇头。</p>

“那天璇呢?”摊主继续问道。</p>

“有。”</p>

“天玑有吗?”</p>

沈存中微微皱眉,果然是个骗子!</p>

“我已经戳穿了你的把戏,我也可以这样帮你算命,这样,你告诉我你的姓氏在哪几颗星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