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2/2)
随即雷厉风行一连查出数起命案和贪污受贿,卢国公一派门生非死即伤,抄家撤职,剩下没有受到牵连的也收敛了平日里的张狂嘴脸,小心翼翼的夹起尾巴做人,不敢再兴风作浪。
自此,卢国公府元气大伤,龟缩一隅休养生息,摄政王却也没有步步紧逼,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也不宜再生风波。
宁润跟在陛下身边上朝,对于朝堂之上的情况一目了然,下朝之后,宁润趁着皇帝陛下不要人伺候的功夫来到西厂。
见了督主,从袖子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卫衣,道:“这是摄政王身边的宋大人临走前,命小的转交给督主的。”
卫督主接过来一看,顿时心中明了,不明原因的笑了笑,对宁润吩咐道:“你回去告诉那人,就说本座明白了。”
“是。”
在宁润看来,自家师父虽然从不上朝,但却可以一只手就搅弄风云,把控局势,没有比师父再厉害的了。
“对了,告诉那位,就说选秀之事本座自有断定,不必担心卢老狗,他再干伸手,本座就剁了他的爪子。”
宁润不明白,为何师父时而与摄政王势不两立,时而又合二为一,他不甚明白,明明前一阵子双方恨不得置对方死无葬身之地。
他不懂,就问了出来,师父说:“这世上,尤其是朝廷,没有绝对的朋友,也没有绝对的敌人,有的只是皇权至上。”
最后几个字,卫衣说的风轻云淡,没有丝毫的戾气。
朝堂上的风波穿过后宫层层厚重宫墙,到了繁缕的耳边,只剩下轻飘飘的几句话而已,茶余饭后的谈资闲话,对这里是没什么影响的。
对于繁缕他们,这些事听着远在天边,可事实也算是近在眼前。
选秀伊始,外面就不断传来各种小道消息,不过是哪家小姐有望成为妃嫔,根本无需皇帝喜好如何,直接由太后与摄政王决定,这时候,身份与家世成为了她们的筹码。
这一年的夏日,烈日炎炎,明黄色的圣旨分别送到了各家官员的府邸上,至此,宫里多了十几位位份不等的贵人,没有皇后。
在此之前,皇帝身边已有一位庄嫔,似出身卢国公府,即是陛下母族的表妹。
年纪小小,却在后宫之中颇有跋扈之名,只因背后有卢国公府和太后娘娘撑腰,几年前冷宫跑出去的废妃,就是冲撞了这位庄嫔娘娘。
繁缕同林怀偶尔能见面,林怀每次给半夏带吃的都不忘给她带一份,也从他口中听说了关于外面的事。
两人能聊到一块去的,也不过是宫闱中这点事,林怀常常在外面走动,对外面局势变化知道的比她还清楚许多。
林怀道:“这国母的位子,大抵是留给几位侯爵望族千金的,不过听说,多半是定下了容华长公主之女,溧阳郡主了。”
繁缕听说过这名字,捧在腮认真道:“我知道溧阳郡主,她常常进宫来,今年应该十四还是十五岁来的。不过听说溧阳郡主那位德高望重的老封君祖母逝世,所以才没有册封吗?”
林怀笑了笑,耐心的解释道:“是也不是,一来溧阳郡主要守孝一年,老封君生前颇得敬重,必然不可立即就册封;二来,郡主年纪终究还有些小,性情未定,势必还是要多看一些时日。”
这个繁缕明白,册封嫔妃与皇后不同,皇后与陛下才是真正的夫妻,未来母仪天下的国母,要德容兼备,心怀天下,断然不可草率。
溧阳郡主风评一向不错,皇族血统的女孩子,大部分也都是花容玉貌的,出身尊贵,与皇帝陛下又是表亲之故,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没有什么人再比她更合适了。
“听半夏说你要去参加医女的考核了?”半夏有时候像个碎嘴的小鸡,叽叽喳喳什么都和林怀说。
繁缕点点头,如今她已经算是十拿九稳了,再巩固巩固就好,林怀不善言辞,只好说:“那你就好好努力吧,二十五岁,其实也不算太远。”
繁缕其实很多事还不清楚,但在宫里,能长远考虑的都是有前途的贵人,至于她们这样的宫人,走一步算一步。
“日后你若是出宫了,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说。”
林怀看着她已经褪去了孩子的稚气,少女容光,言行举止也比往前从容许多,真正有了大宫女的样子。
繁缕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他帮忙了,便不客气的应下来:“林大哥这话繁缕记下了,不过日后的事,日后再说吧。”
繁缕想过出宫这件事,可出了宫的宫女是要遣返原籍的,江陵这个地方,她自然是想念的。
至于爹爹,她也想念的,娘亲的忌日不知道爹爹有没有记得去祭拜除草,家里后院那棵海棠树应该挺粗的了。
那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如今也应该有三四岁了吧,她离开的时候,年轻的继母才生下弟弟不久。
她爹想要儿子,那时候想的都快疯了,总是问她,你娘的肚子里是弟弟还是妹妹,尚是白绣雪的繁缕只能在爹爹的一再暗示下回答,弟弟。
繁缕心中不以为然,她又不是几岁的小孩子了,怎么可能一句话就说准了,说是什么就是什么,金口玉言。
结果真的是个弟弟,繁缕不得不说,是有些沮丧的。
宫里有每个月的探亲日,身边许多宫人成群结队的去宫门与亲人见上一面,而繁缕一贯的呆在清秋院的后院,她家远在江陵,谁也见不到。
繁缕在想其他,而林怀,在看着繁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