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枭姬驯鹿记(三国) > 第 92 章

第 92 章(1/2)

目录

四个身披甲胄的士兵将一个五花大绑的中年男子押了上来。</p>

男子披头散发, 形容狼狈, 嘴里有布条绑着, 只能惊恐地睁大双眼,发出模糊不清的呜咽声。</p>

众人惊诧不已,堂上一时间响起此起彼伏的窃窃私语声, 大家互相低声问左右此人是谁, 可几乎都摇头表示不知。</p>

左列武将坐席中唯有一青年小将并未露出惊讶之色,此人身姿魁梧,面容刚毅, 正是这次平定山越表现最为出色, 因功升平北都尉的吕蒙吕子明。</p>

藏在屏风后的孙尚香也是面色微惊,莫非是抓到其他叛贼余党了?先前孙权并不着急, 难道就是在等这个证据?</p>

她脚下一动, 差点就想绕出屏风去看个清楚,可想到孙权的叮嘱,未免多生事端,又生生克制下来,告诫自己耐心听下去, 幸好, 片刻之后,孙权就主动解释起来。</p>

“此人曾是许贡门客, 后随许贡之子投靠盛宪, 多番意图行刺, 为害江东。盛宪、许贡之子伏诛后, 他又逃匿山中,与多方山越宗帅有联系。”说着孙权望向下首右侧武将列席中的吕蒙,微笑赞许,“多亏了子明此番攻打广德县山越时,发觉其身份,才将此漏网之鱼抓获归案。”</p>

吕蒙起身向孙权抱拳一礼,面色沉稳,不骄不矜,“都是主公统领有方,末将不敢居功。”</p>

孙权用手示意他坐下,复又正色向众人道:“诸卿以为该如何处置此人?”</p>

多番行刺,煽动山越,阴谋叛乱,哪一条拿出来都是死罪!堂上一下子群情激奋,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道此逆贼余孽当斩首示众,更有甚者,说抄家灭族都不为过。</p>

一片嘈杂声中,孙权锐利冰冷的目光投向了文官席中沉默不言的沈友。</p>

“沈议曹以为呢?”</p>

吴侯平静不乏威严的声音响起,堂上喧闹戛然而止,无数双眼睛唰唰聚到被点名的青年官吏身上。</p>

逆贼当诛,这样理所当然的问题,吴侯为何迟迟不决?而且不问张昭秦松等重臣,偏偏问一个长史属官?</p>

堂上众人表情各异,有些人尚没反应过来,仍一脸怔愣,有些人却已猜到一二,或沉吟不语,或疑视沈友,陆绩开始也是面露疑惑,忽然联想到这段时间江东发生的乱事,顿时猜到沈友或与这些事有关,蘧然一惊,立马偏头望向陆议,向他投去征询的眼神。</p>

可惜陆议并未注意到他的眼神示意,而是蹙眉凝视着面无表情的沈友。</p>

陆议神情复杂,眼中闪过诸多情绪思量,最后似万流入海,化为在心里的一声无奈长叹。</p>

果然是他。</p>

沈友知自己身份暴露,已是必死无疑,心中反而没了惧意,绷紧的背脊瞬间放松,唇畔划过一丝苦笑,在众人各种各样的目光中起身,走到堂中站定,抬眸迎上高座吴侯威仪冷锐的目光,冷静回道:“即是逆贼余党,自当诛杀,以正视听。”</p>

“说得不错。”孙权微微挑眉,话锋一转,又故作迟疑之色,“不过……此人好像却与沈议曹颇为熟稔啊。”</p>

士兵取下犯人嘴里的布条,那中年男子马上叩头大喊,“吴侯饶命!吴侯饶命!联络山越渠帅,这都是沈友命小人做的,他的确是盛宪余党!小人只是个喽啰,他才是这次煽动山越作乱、谋取丹阳的主使,求吴侯大人大量绕小的一命……”</p>

中年男子神色惊惶,却没语无伦次,为求保命,卖队友卖得毫不迟疑,三言两语就揭露出沈友的细作身份。</p>

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堂上响起无数抽气声,霎时间四方涌来的怒火淹没沈友,若是眼神能杀人,恐怕他现在已被无数个眼刀千刀万剐了。</p>

沈友垂眸不言,脸上神色与其说是镇静,不如说是知道无力反抗而坦然受之的寂然。</p>

“卿向来辩才出众,大家都说你‘舌之妙、笔之妙、刀之妙,三者皆过于人,怎么现在默然无言?”孙权嘴角露出若有似无的笑意,碧眸中却已暗藏杀意,“若是此贼诬陷于你,卿大可为己辩白。”</p>

沈友抽了抽嘴角,仍没开口,伏跪在地的中年男子忙不迭插嘴道:“小人所言绝对属实!沈友多年前就为盛宪效力,不止是这两年的事,当年刺杀讨逆将军,煽动定武中郎将孙暠反叛等,都有他的参与啊!小人什么都招了!求吴侯绕过小人!绕过小人!”一边苦求着一边继续用力叩头,直至流血。</p>

孙权嫌他聒噪,挥了挥手,示意士兵将他拖下去,接着又冷冷看向沈友,语气中暗含威胁之意,“沈卿还无话说?难道要孤命人将沈家人带上堂来,你才肯开口?”</p>

沈友骤然抬眸,胸膛微微起伏着,似是极为恼怒,他死死盯着孙权,艰难开口,“那些事系我一人所为,我家人并不知情。”</p>

这便是认下中年男子供出的罪状了,堂上瞬间似炸开了锅,众人义愤填膺,一些脾性刚烈的武将官吏更是大声怒斥。</p>

“沈友,你竟与反贼沆瀣一气,行此悖逆之事!”</p>

“吾耻于与你这等乱臣贼子同僚为官!”</p>

“主公,沈友罪大恶极,当枭首示众,其家族知情不报者也当一并诛杀!”</p>

铺天盖地的咒骂声中,沈友始终挺直背脊,若孤松独立山巅,任凭风刀霜剑亦不折腰。</p>

孙权沉着脸,抬手制止众人的叱骂。</p>

沈友既已供认不讳,他也无需再故作犹疑姿态。孙权微眯双眼,眼神中透出浓浓的鄙夷愤恨,“沈友,你竟是这般假仁假义、阴险毒辣的谋逆之徒,枉你还是出身世家大族。”</p>

“哈哈哈……”沈友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昂首睨向孙权,眼中是不加掩饰的嘲讽,“天子尚在许都,如吴侯这般无君之心者,难道就不是谋逆吗?!”</p>

这句诘问似千斤巨石砸下,震得满堂皆惊。</p>

大汉建国四百余载,如今虽皇权式微,群雄并起,可士民之心还是向汉,各地诸侯即使有篡汉之心,但看着董卓、袁术的前车之鉴,谁也不敢再轻易打出背汉自立的旗帜,就连曹操也是高举“尊汉讨逆”的旗号讨伐敌人。</p>

孙氏虽割据江东多年,但名义上孙权还是皇帝任命的会稽太守、讨虏将军,不管他心里如何想,明面上也要守住匡扶汉室的大义。</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