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 章(1/2)
至二月下旬, 各地来参加送亲宴的孙氏宗亲和名门大族都陆续到达京口, 周瑜因职责在身, 不得离任,小乔又有了身孕,头三个月胎象不稳,不便舟车劳顿,无法从江陵赶来送孙尚香出嫁,只能派人快马加鞭送来贺礼。
周瑜在江陵得知婚讯的同时也收到了孙权的回信, 孙权在信中写道,曹操在北, 当广揽英雄, 又恐刘备难以卒制, 故而不采纳他的建议,让他好生休养, 不必忧心京城之事。
周瑜虽然有这个心理准备, 但没料想到孙权还把小妹嫁给刘备来巩固联盟, 既失望叹息,又为小妹感到惋惜,一来, 他视孙尚香为自己的妹妹,要她牺牲幸福联姻远嫁,于心不忍。二来, 此举意味着孙权想要与刘备长期联合, 长此下去, 等刘备继续发展壮大,必成大患,这无疑与周瑜的想法相悖,可当他得知情况时,事情已成定局,别无他法,也只能写信宽慰孙尚香。
大乔得知婚讯后也带着孙绍、孙玥来了,两年多未见,孩子们都长高了了不少,绍儿、玥儿已经满十岁,从他们脸上,依稀能看到当年小霸王孙策的影子。
孙玥见到许久未见的姑姑,一下就忍不住了,扑进孙尚香怀里哭了出来,“为什么二叔要把姑姑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姑姑以后是不是不会回来了?玥儿不想要姑姑走,姑姑不要走!”
孙尚香勉强一笑,轻拍她的背道:“谁说嫁了人就不回来了?江东永远是姑姑的家,你们都是我的亲人,无论我去到哪儿,都会一直记挂着你们……”说着却越发喉头酸涩,只能生生忍住。
孙绍也不由红了眼眶,站在一旁悄悄抹眼角。大乔明白孙尚香的痛楚,不想令她更难过,便摸了摸孙玥的头,及时制止女儿的追问,“玥儿别哭了,你看你哭了,姑姑就更伤心了。你忘了母亲的话了,姑姑要成亲了是件喜事,玥儿要祝福姑姑啊。”
孙玥抽泣不止,抬头看向孙尚香,眼中满是迷惑不解,“可是姑姑明明喜欢的是其他人,嫁给不喜欢的人也能是喜事吗?玥儿不明白,为什么姑姑不能嫁给喜欢的人?”
孙尚香心痛无以复加,回答不了她的话,唯有将孙玥小小的身子紧紧搂在怀里,从亲人身上汲取着微弱的温暖。
无论多么不想面对,那一天终于还是要来了。
出阁之日定在了二月三十,女子出嫁前,除了需要前往宗庙祠堂祭祀先祖,还要由家中女性长辈教导婚后夫妻相处之道,通常这一项都是母亲来负责,如今,只能由身为大嫂的大乔来替代这个角色。
送亲宴会在辰时,吴候府的仆役婢女们前一晚就开始忙碌起来,布置酒宴和祭祀用品,将金银绸缎等丰厚贵重的嫁妆清点装船,鼓吹仪仗和送亲队伍也早早地准备就绪,侯府内外张灯结彩,红绸缠梁绕柱,一派喜气洋洋。
天还未亮,冬歌就领着侍女们为孙尚香梳妆打扮,画眉描黛、涂抹胭脂、轻点绛唇,乌黑的长发梳成高髻,正中插上珠玉点缀的华胜,两侧再戴上鸾钗步摇,既奢华贵气,也象征着身份的转变。
镜中的新妇,眉若远山,唇似点朱,略微苍白的脸色和眼底的淡青都被细腻的脂粉遮盖了过去,盛妆之下,容颜姣好,明艳照人。
孙尚香沉默地看着镜中自己,面上无一丝表情,眼眸中浸满了幽冷的寒意。
侍女们知道这场婚事并非郡主所愿,所以都没人说那些百年好合、早生贵子之类的吉利话——夫君年长近三十岁,年纪都能当父亲了!估计郡主还巴不得刘皇叔早死,自己当寡妇呢!这样至少能早点回江东,侍女们如是想。
大乔坐在旁边,先是徐徐叮嘱一些婚礼要注意的礼仪,后来见孙尚香神色落寞,心里也替她觉得难受,一时间也说不下去了,黯然无语。
等到上好妆梳完头时,已是红烛燃尽,晨光熹微。侍女们再为孙尚香换上那身采十二色重缘袍喜服,穿上饰有彩画彩带的朱红木屐,终于装扮完毕。
孙尚香身量较一般女子高挑,这身喜服织金绣凤,多彩重缘,华美隆重却不显杂乱厚重,衣袖广阔,袖口收拢,玉带束腰,丝绦飘逸,更衬出玲珑有致的曲线,衣裙下摆很长,需要两个侍女在后面提着,才不至于拖地。其中一个大胆的小侍女想活跃下气氛,时不时挑些高兴话来说,变着法儿逗孙尚香开心,从夸她天生丽质一路夸到了喜服华贵漂亮。
“郡主的婚服真好看,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多颜色的嫁衣呢。”
另一个侍女接话道:“你当然不可能见过,十二色锦缎制成的婚服,这可是皇室嫁娶才有的规制,平民百姓家婚嫁只能穿缃缥两色而已。”
“皇室的规制?”小侍女脑子没转过弯,疑惑道,“可咱们郡主又不是公主,怎能……”
另一个侍女提醒道:“刘使君是中山靖王之后,当今天子亲认的皇叔,可不就是皇室吗?”
“我一时还真忘了。”小侍女恍然,说着又忍不住感叹道,“这年头,皇室宗亲混得再落魄,可名头还是那么好使,赤壁之战前那刘皇叔是个什么情形?被曹军追杀得丢盔卸甲,听说连两个女儿都被俘虏了去,要不是周都督一把火赶跑了曹军,刘皇叔现在还不知道有没有命活呢。可这才过了多久,形势就变了,至尊还要把郡主嫁过去……”
冬歌重重咳了一声,瞪了她一眼,小侍女明白过来,赶紧止住话头。
大乔静静凝视着始终不发一言的孙尚香,再雍容华贵的装扮也掩盖不了她空茫的眼神。大乔蓦然想起当年自己婚礼上的情形,小妹欢欣雀跃地向他们抛洒彩果,又唱起了祝歌《桃夭》,歌声婉转动听,不仅是对兄嫂的祝福,更充满了对未来幸福的期望,当时孙郎还笑着许诺,等小妹成亲时,一定会为她举办一个令天下女子都羡慕的盛大婚礼……
而如今,小妹的婚礼是空前的盛大,可是却不是她想要的,若是孙郎在天有灵,见到这一幕,定然也会无比心疼吧。
大乔想到此,眼中不禁泪光闪烁,最后实在控制不住,抽出帕子拭泪低泣。
孙尚香缓缓回神,握住她的手,唇角绽开一个淡淡的笑,宽慰道:“前两天大嫂还在叫玥儿不要哭,怎么现在你又哭起来了?”
大乔哽咽道:“要是孙郎还在的话,小妹就不用……”
孙尚香低声喃喃,唇畔淡笑浸满了伤感苦涩,“要是大哥还在,也许一切都会不同了吧。”她努力让自己笑得自然些,既是宽慰大乔,也是宽慰自己,“可是事已至此,多说无益,顺其自然吧。”
大乔轻轻抱住孙尚香,温柔地抚着她的背,“小妹,去到荆州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万事都想开些。”
“大嫂,谢谢你。”孙尚香难过又感动,回抱住她,含泪道:“我都明白,不用担心我,你也要照顾好自己和玥儿、绍儿。”
没过多久,窗外天光大亮,辰时的钟声准时响起,正殿的方向隐隐传来鼓乐喧哗之声。
冬歌小声提醒道:“郡主,吉时到了。”
孙尚香闭眸深吸了口气,离开大乔的怀抱,撩过耳边鬓发的时候顺势抹掉眼角的泪,起身平静道:“好了,走吧。”
去祠堂祭拜完先祖,接着便是拜别众亲友,一身喜服盛装的孙尚香被侍女簇拥着前往正殿,此刻,孙权和宗亲重臣及女眷们都已等候在那里了。
吴候嫁妹,送亲宴十分隆重,从正堂到殿外,宾客云集,热闹非凡,琴瑟、笙竽、鼓、钟、磬五乐齐奏,数百名婀娜翩跹的舞伎长袖起舞,用吴侬软语唱着喜宴歌谣。还有倡优表演着精彩纷呈的百戏。孙尚香步入大殿时,随意望了一眼,见其中还有傀儡戏,蓦然感到无比的讽刺,嘲讽又悲凉地一笑,随后脸上再无一丝情绪。
礼官们高声吟诵祝词,孙尚香就像那艺人手里丝线牵动着的木偶人,在侍女搀扶下缓步走上前,面无表情地跪地伏身,双手合揖,向主位上的孙权行了一个最为规范的大礼。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估计也是唯一一次行此大礼。
孙权走下来,亲手将孙尚香扶起,静静打量她。见她心如死灰的样子,孙权神色微凝,碧眸终是溢出某种复杂的情绪,似担忧、似哀伤、似不舍,隐隐还有一丝愧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