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领导突到广播站梅婉婷再次成名人(1/1)
在梅婉婷和李玲玲去看望了吉祥部长不久,吉祥部长和郭九斤书记专门来县广播站,主要有两项主要内容,第一项就是来县广播站检查广播站的工作,特别是在一九五八年在全国上下大炼钢铁的运动中,县广播站发挥了宣传战线上的主力军的作用,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使我们县大练钢铁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这一成绩中,县广播站功劳是显著的,值得表扬,这一点县委是肯定的,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把今后的工作干得更好;第二个是来看望大家的,很久没有和广播站的同志们见过面了,非常想念大家,今天是专程来看望县广播站的同志们的,是为了鼓励大家更加努力的工作,全心全意的把工作干好,成为我们宣传战线的一面旗帜。在一个就是顺便看望一下梅婉婷和李玲玲同志,他们两个女同志刚到县广播站工作,人生地不熟,会有很多的困难,希望我们老同志多帮帮他们两个年轻女孩子,争取使他们早日进入角色,使她们两个女孩子尽快的熟悉生活,吉祥部长说道:“她们两个来这里工作组织上是十分重视的,为什么呀?大家都知道,李玲玲是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以后留在城市里工作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国家现在大学生还很少,哪里都需要大学生,就是城市里面各个单位都想要大学生,可是我们这里更需要大学生,李玲玲是我们县上专门到省上分配班要来的,而且是求爷爷告奶奶才要来的,使我们县上的宝贝,既然是宝贝,我们就要当宝贝用,当宝贝呵护,大家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大家一阵鼓掌,表现出了大家对吉祥部长讲话的认可。
吉祥部长紧接着说道:“对于每月向同志可能大多数同志还不熟悉,我一说有的同志还会想起来,几年前我在文家庙区委当书记的时候。我们就认识,特别是在晏子峪水库工地上的时候,那时我是工地的总指挥,她在工地上当广播员,当时广播站的很多稿子都是她写的,特别是写了一篇报告文学《血染的晏子峪》,那篇文章感动了多少年轻人呀,他那篇文章不但在我们县上的《前进》刊物上头版头条发表了,而且在时报和省报上转载了,当时的影响多大呀,你们当中的有些人可能还记得这篇文章吧。我到了县上宣传部又见到了他的几篇稿子,都很好,都上了市报,有的还上了省报,都有一定的影响,你说这样的人才我们不该重用吗?我觉得这样的人才一定要重用,所以由我建议把梅婉婷同志调到了线上广播站工作,让她发挥自己的作用,大家没有意见吧,如果大家发现各个公社还有比梅婉婷能力强的,哪怕就是和梅婉婷能力差不多的,都可以告诉我或者郭书记,她同样可以得到重用的。同志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特别是在我们祖国搞大建设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利用人才,以加快祖国的社会主义大建设,所以大家对梅婉婷同志的调动不要有过多的想法,不要认为她的学历低,是基层的就不能调到县上工作,这都是错误的想法。谁要是不愿意也拿出真本事,在省报上、在省广播电台发表几篇文章,我可以建议把他调到我们宣传部来工作,我说话算数。”说完后笑了起来。
这次郭书记和吉祥部长来县广播站检查指导工作来得突然,广播站的领导没有一点思想准备,更没有做一点准备工作,但是在全县宣传系统影响很大,这充分证明县委对全县广播的重视,当时作为一个县,重要的宣传工作就是要依靠广播,因为广播可以进到家家户户,党的方针政策要及时的送到群众手里,广播最为方便和快捷,所以,县上重视广播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影响最大的还是吉祥部长的讲话,据消息灵通人事分析,吉祥部长的讲话,就是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打破唯学历的就框框,要重视实际有才能的人,梅婉婷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梅婉婷只有一个小学学历,却和李玲玲一个大学生平起平坐,这不就是因为梅婉婷在省 报和市报上发了几篇文章吗,可是人家吉祥部长说了,还有谁能在省报上发几篇文章就调到宣传部工作,能到宣传部工作,那前途是无量的,可是谁有这个能耐呀。
自从郭书记和吉祥部长到广播站检查工作以后,广播站的人们对于梅婉婷自然另眼相看了,吉祥部长说得对,广播站的很多人都记得在晏子峪水库工地上有过一个年轻女孩写过一篇报告文学《鲜血染红的晏子峪》,那篇报告文学当时反应很大,市上的报纸和省上的报纸都转载了,很多的年轻人都专程跑到晏子峪去向那个女孩请教,只是已经过了几年了,大家对当时的事情已经模糊了,更没有想到就是眼前梅婉婷,现在知道了梅婉婷的过去,当然大家都是佩服极了,就像李玲玲虽然和梅婉婷的关系不错,但对梅婉婷不是很认可的,总觉得梅婉婷只不过就是一个农村女孩子,充其量就是和吉祥部长认识,通过吉祥部长的关系调到县广播站工作的,至于能力,李玲玲就没有把梅婉婷放在眼里,今天她才知道,原来梅婉婷还是一个女才子,不得不佩服,自己虽然是一个大学生,不要说在省报上发表文章,就是市报上她也没有发表过文章,最多就在在广播站的广播广播上发表一些文章,其实也很少,所以越加佩服梅婉婷,别人就不用说了,个个都的另眼看待梅婉婷了。梅婉婷有一次成了名人,就是宣传部的人也在议论着梅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