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2/2)
陆枫把改善庄稼幼苗一事提出之后,这些耆老们纷纷露出思考的神色,几番犹豫却久久无法出言做出决定。
按照陆枫的意思,改善庄稼幼苗一事所需年份不定,还要每年抽取庄稼幼苗和田地做实验。倘若失败,或许这些幼苗田地会颗粒无收。
老农们早年吃过饥荒的苦,对于庄稼收成看得极重。如果单纯像是农家肥和沟渠那样只是付出辛勤劳动的话,他们定然会毫不犹豫的答应陆枫的要求,可一旦影响到庄稼收成之事,老农们就没办法果断的做出决定了。
“陆二郎,你说的这个改善庄稼幼苗的办法真的能增加庄稼产量?”最先开口说话的是楚三爷,这位楚家村族老也算和陆枫相熟,对陆枫印象极好。
“幼苗改善成功定然能够让庄稼增产。按照预计的情况,如果效果好,庄稼增产的产量甚至能够翻上两三倍,效果比之沟渠和农家肥更加显著。并且幼苗改善影响的是根本,哪怕把他种在贫瘠之地,庄稼的产量也会增收,如果能够成功改善庄稼幼苗,那些我们无法挖沟渠不方便施肥偏僻贫瘠地同样会带给我们一定程度上的满意收获。”陆枫为了说着这些尚在犹豫的耆老们,毫不脸红的开始画大饼。
其实也不算画大饼,毕竟按照陆枫的预料以及前世那位大佬的经验之谈,陆枫口中的大饼并非不能实现。
“那改善庄稼幼苗所需时间,到底需要几年?三年五年或者是十年?改善庄稼幼苗的过程中,如果失败就没有保住当年的粮食收成吗?”到底是拥有数十年人生经验的老者,耆老们并未被陆枫所画出的大饼迷昏头脑。
“或许三年或许五年或许十年,这个时间我也不确定,也有可能运气好更短,也有可能运气不好更长。简单而言,关于改善幼苗之事,的确需要做好常年奋战的准备。”陆枫苦笑,继而又道,“正常情况之下,哪怕是庄稼幼苗改善失败,庄稼有可能减产,同时也有可能增产。中间不可预计的意外太多,我也无法保证实验田中的每年收成。”
“ 陆二郎,这个事情我没办法立刻做出决定,还会需要回去与家中其他人商议,此事再说吧。”附近邻村的一位耆老开口说道。
陆枫的目光顺着声音看向这位耆老,老者表情淡淡,眼底还隐藏着一丝不太明显的不赞同。尽管口中客气的说着要回家与家人商量,但神色间却已看得出他的拒绝。
“既然如此,那各位先行回去与家人商量,此事咱们过后再议。”陆枫轻叹一声,也没有强人所难。
看着众人纷纷离开,陆枫独自坐在正厅发呆。
事情似乎比陆枫计划中还难,老农们吃多了苦,只要牵扯到粮食收成的问题,计较也就变得格外多了。
陆枫一个人在正厅做了大半个时辰,最后还是于青竹走进来才打破正厅的安静。
“耆老们拒绝改善幼苗的事情了?”于青竹走到陆枫一旁坐下,给两人各倒了一杯茶水,问道。
关于改善庄稼幼苗的事情,陆枫自是提前与陆家人商议过。
陆家人之间关系一向亲厚,如今又有满香楼的分红收入撑着,对于陆枫提起要拿庄稼幼苗和农田做实验的事情,也就短短犹豫少许时间就答应了下来。
于青竹作为这个家新增人口,陆家其他人还担心他因此对陆枫生出嫌隙。结果到最后,于青竹反而成了陆家最支持陆枫改善庄稼幼苗之人。
他不仅是言语上的支持,甚至还亲身上阵与陆枫探讨,托当初同窗好友找来庄稼种植之类的书籍,查阅并且提出自己的意见来。
成亲不久的陆大郎很快察觉到自己被新婚的小夫夫疏忽,为此非常不满的找到陆枫,抱怨了一大通让陆枫不要霸占于青竹的话语,把陆枫抱怨得额头上的青筋直蹦,恨不得立马把陆大郎打包重新送回书院中。
而事实也相差不多,陆大郎最终的确陆枫以及于青竹合力打包走了。
从去年夏季,于青竹亲事上遇上麻烦,陆大郎也跟着离开书院。如今过去大半年,陆大郎和于青竹也修成正果,返回书院的事情也该重新提起了。
陆枫知晓关于陆大郎回书院的事情与当事人商量根本无用,于是直接找上于青竹,问他如何作想。
于青竹的想法自是与陆枫相差不多,他本身双儿的身份暴露又已成婚,肯定无法再回到书院中读书。可是陆大郎身为男子,成婚于他根本没有任何影响,返回书院读书一事,还是势在必行的。
既然家中最能拿陆大郎主意的两人达成共鸣,闲晃家中的陆大郎也就没有任何反对的权力直接被打包到了朝阳书院中。
因为还在国丧期间,两人也无法行房。于青竹非常爽快的表示自己要留在家中,与陆枫一起研究改善庄稼幼苗的事情。
由于于青竹毫不犹豫抛下陆大郎的这个决定,陆枫再次遭到陆大郎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抱怨洗礼。
等到陆大郎离去,陆枫再次看到于青竹之时,他难得露出几分幽幽之色。
于青竹讪讪一笑。
越发熟悉之后,陆枫才慢慢发现。当初那个看似清冷雅致实则软萌羞涩的于大哥,实际上根本就是顶着两层外壳,内里的芯子就是个腹黑焉儿坏的。
陆枫想到自家一根肠子到底的傻大哥,仿佛已经看到往后无数日子里,他被于大哥吃得死死的局面了。
对此,陆枫没有半点为陆大郎担忧,反而哼笑一声。
幸灾乐祸之色浮于表面。
※※※※※※※※※※※※※※※※※※※※
借用袁大佬出没,勿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