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乔的忠告(1/2)
小乔在姊姊这里住了五天, 就被中护军府派来的婢子给催回去了。婢子说中护军离了周小夫人食不知味, 夜不能寐。实在不能再忍受没有小夫人的日子。若不是中护军自己军务繁忙, 定然要亲自来上虞接小夫人回去。小乔嘴上表露着嫌弃,眼角眉梢却透出欢喜。跟了婢子和来时的马车便回去了。将军府又只剩了大乔和郭照。
目送着小乔的马车消失在街道尽头,大乔放下了拿着帕子的手。郭照站在她身后,等着她下令进府。然而大乔却忽然说:“小莲,你的那个人,是在曹军军中做事吗?”
郭照呆了呆,轻声说:“是。”
大乔叹息一声,把手递给她挽着,带了她一道踏上将军府的台阶。口中说道:“那日婉儿说起曹军打下了乌桓,我就看出你不对劲了。起初还当是你的家人在乌桓。后来一想,你说过你是南郡人。那······自然是你的那个人在曹军军中了。你听闻曹军又同蹋顿的人交战, 担心他的安危, 是不是?”
郭照抬起头看向大乔,发现她的眼中是真诚的关切。郭照本想说上一句可以让这谈话变得简单的多的“是”。可不知为何,她不想欺骗大乔。大乔对她那么好, 那么关心。她们分享了几百个努力生活的日子·····
于是她思忖再三,最后还是小声说:“不是。”
“哦?”大乔愣了一愣, 似乎没想到郭照居然会这么回答。她蹙起眉头,一双妙目中溢满困惑。“你方才不是说他在曹军军中做事吗?你不是为他的安危担忧,那又是为了什么?”
“为了······”郭照语塞, 不知道该如何说出口。大乔耐心的望着她, 等待她的回答。见她半天不说话, 遂试探着说:“你是怕他在曹军军中发达了,不要你了是吗?”
“·······也是,也不是。”郭照说。她犹豫要不要告诉大乔,因此面露难色。大乔抬手摸了摸她的头发,温和的说:“无妨,你若是不想说便不说了,我不怪你的。”
“小莲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难不成你已经知道了你的那个人如今身边有了别人?”大乔的神色忽然间变得古怪了,像是觉察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秘密。郭照的心怦怦直跳,犹犹豫豫的望着大乔,她闭了闭眼睛,觉得自己真笨,干什么要说那么多呢!正想着,听得大乔平静的说:“我晓得了,你的那个人,便是曹孟德的儿子曹子桓罢!”
这话吓了郭照一大跳,登时瞪大了眼睛。脚下也走不动步了,就那么不知所措的望着大乔。大乔扑哧一笑,眼神中满是戏谑:“我只是想逗逗你啊!小莲,你就那么害怕我知道你那个人是谁吗?”她拍了拍郭照的肩膀,神态间流露出几分顽皮,颇具她那位小妹的神韵。郭照松了一口气,心想幸好大乔只是开玩笑。她心里念着阿弥陀佛,嘴上则不漏声色的嗔道:“夫人!作甚拿我这事来寻开心········我虽是从江北过来的,可那位曹司空家的公子同我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我哪里有机会能见到他呢?夫人也是够坏的,怎么能把我同他想到一处去·······”
“因为······你担忧你的那个人发迹了会不要你,而那曹家二公子不就正好纳了新宠吗?这位曹二公子,我从前听伯符说年纪也是不小了。总不至于家中还没有良人。此番纳了这美名在外的甄宓回去,不知他家里那位夫人又要做何感想呢?”
大乔很认真的提出了这个问题。可郭照却没有心思去琢磨。她只要想起如今曹丕身边已经有了甄宓,他们还生了娃娃(还一生生两个!)她心里就难受!大乔见她对这话题并不热心,知她是又想起了自己那档子事心中忧虑。因而便善解人意的停止了话题。郭照心事重重的同她进了府,直到吃了中饭,才渐渐脱开有关这件事的胡思乱想。
“小莲,瞧你,又茶饭不思了。”
大乔在抄佛经,一边抄一边抬头看了郭照一眼。郭照连忙低头去看自己手里的墨锭,一看果然又磨多了墨。她对大乔尴尬的笑笑。后者颇为和善的做了个遗憾的表情。接着放下手中的毛笔,和颜悦色的问道:“又在想你那个人了?”
郭照嗯了一声,心里还在算着这个时候曹丕应该是回许都了还是在邺城。大乔看看她那副模样,轻轻叹了口气。郭照不甚自然的笑笑道:“夫人,怎么了?”
“没什么,只是看见你这幅样子,替你惋惜罢了。”大乔说。
“惋惜?惋惜什么?”
“惋惜——你若是没有被拐,你同你那个人该是多好一对神仙眷侣。你也不必在此忧心忡忡了。”
大乔是温和的,善良的。自然会这般认为。然而郭照只是勉强笑了笑,垂下头,把那枚黑乎乎的墨锭放进盒子里。停顿了两秒,她小声说:“其实······我当时若是没有同他争吵,也就不会跑到外面去。若是没有跑到外面去,也就不会被拐走了。如此想来,最教我惋惜的其实是我走之前同他吵的那一架。”
大乔闻言,缓缓放下了手中的羊毫毛笔。她看着郭照,眼神沉静。郭照对着她苦笑了一下道:“我同我那个人是主仆关系。他是公子,我是婢子。他说要去同父母讲明,把我收到房里,我不同意。我们俩便吵了一架。吵完那一架我一气之下跑出了府,结果才被拐卖至外,颠沛流离。”
“所以婚约是假的咯?”
“不是假的·······我们拜过天地发过誓的,他要娶我的!”
郭照的眼神充满了痛苦和对往昔的怀念。大乔望着她,仿佛看到了第二个自己。她伸出手摸了摸郭照的头发,忽然开口道:“我同你讲个故事罢。”
“你总听我讲讨逆将军对我如何如何,那么凭那些故事,你觉得我待讨逆将军如何?”
郭照有点摸不着头脑,想不明白大乔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见大乔的眼神并无恶意,因而就实事求是的答道:“从您的讲述来看,您对将军也是一心一意,忠贞不二的。”
她说的是心里话。大乔对孙策的一往情深,着实令她感动。但郭照没想到,听了她这回答,大乔却摇了摇头。她回头看看墙上的孙策画像,平静又无限惆怅的说:“我没那么好······”
“他待我是极好的。他那样一个骄傲的人,却肯为了我,起初吃了不少软钉子。我起初被掳来献给他时,并不服气。那时候因了皖县的缘故,同他说话总是留三分嘲讽。他也生气。可气了一会儿就不气了。转过脸来又是对着我笑呵呵。”
“后来,他待我实在太好。我着实无法再对着他冷脸下去。因而便也开始对他露出几个笑脸。他呢,我待他不好时他是那个样子。我待他好了,他也没有做什么过分之事。仿佛他对我好就只是为了对我好,没有别的原因,也没有别的目的。”
“可我心里总是时不时便要想起,是他攻陷了皖县,是他害得我离开故土。是他,把我的岁月静好给毁了!想起这些时,我便忍不住要同他故意说些气人的话——我知道那些话他听了要生气。可我就偏要同他讲!他有时候被我气得面红耳赤。可依旧舍不得动我一根汗毛。时间久了,有时候他见我又说胡话,干脆就坐在那里笑微微的看我说。一点也不生气。我说,你难道不恼我吗?他说恼啊,如何不恼?我孙伯符可是人称江东小霸王。什么时候受过这种气。可你是我的靓儿,我就是再气,又能拿你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