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1/2)
威尔曼和奥莱尔休息了一个下午,晚餐夏宁带他们去吃的奥莱尔心心念念的帝都特色菜——烤鸭!
第二天下午《救赎》的其他演员才到,发布会是在第三天。
因为来之前就和夏宁说好的,威尔曼和奥莱尔想在帝都逛逛,夏宁做导游。
威尔曼是法国人,他很喜欢中华文化,想趁着这次来多了解一下中国,他近年拍摄的电影很多都融入了东方元素,而奥莱尔和他关系很好,孩子心性,他对中国也很有兴趣,所以就跟着威尔曼导演提前一天到,休整之后多一天时间在帝都逛逛。
夏宁在之前就做好了路线图:颐和园——北大——圆明园——清华
这四个地方都是具有中国特色,是带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地方,所以一大早夏宁伪装好带着大飞去酒店接威尔曼和奥莱尔。
这四个地方基本都在颐和园路上,去完颐和园沿颐和园路到101中学右拐就能到北大,之后再沿颐和园路就能到圆明园,然后一直直走就能看见清华。
他们一路走走停停,好在夏宁和大飞都做好了攻略,很详细介绍了每一处他们感兴趣的景点。
而把颐和园,北大和圆明园差不多都逛了之后就只剩下清华大学。
选择这样一条路线,清华作为最后一站,前面三个地方都紧赶慢赶的留了最多的时间,就只为了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中国顶尖的最高学府,无数人心中的殿堂级大学!
“清华大学主体所在地是清华园,它地处北京西北郊名胜风景园林区,明朝时期就是一座皇家私人花园,清朝康熙年间成为圆明园一部分,当时称之为熙春园,之后在道光年间被分为熙春园和近春园,最后在咸丰年间被封为清华园。”
夏宁和大飞带着威尔曼和奥莱尔往清华大学走,一边走一边给他们介绍清华大学的来历:“清华大学最开始是1911年建立的,当时是叫清华学堂;之后在1912年改名成清华学校,也是在1928年才又改名成为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早期的建筑已经成为我们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
说着说着,夏宁带着威尔曼和奥莱尔从西校门走了进来,走在清华路上,路边有一条小溪,更看到了有一个小园林。
“这条路叫清华路,清华路是清华大学两条主干道之一。”从西门一直到最东边,它将学校分为南北两部分,夏宁带着他们从清华路一直往东走,然后就看到了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二校门"。
夏宁给他们分别拍了照片,还有合照。
夏宁继续介绍:“这个大门叫二校门,二校门原来是清华大学的主校门,是在1909年建立的,但是在1993年学校扩建之后,校园面积增加了,也就建了新校门,从那以后,这里就被称为二校门,并且成为学校的一个景观。”
带着威尔曼和奥莱尔
过了二校门,一片绿色草坪,一座非常漂亮的建筑把威尔曼吸引住了,是学校大礼堂!
夏宁看威尔曼富有兴趣的样子,微笑介绍:“这是学校大礼堂,也是学校四大建筑之一。”
大礼堂是清华大学建校第一批建筑!这个大礼堂建筑面积1840平米,高44米。它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古罗马和古希腊艺术风格,全体汉白玉柱式门廊,整个建筑庄严伟岸,象征着清华人"坚定朴实、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座两层楼建筑是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在大草坪的西面。所以说,这座建筑就在大草坪的东面,非常漂亮的建筑!
蜿蜒流淌的潺潺小溪,流淌不息。校园里的植被覆盖很好,夏日炎炎,小桥流水,不觉炎热。
在桥上,看潺潺溪水蜿蜒流淌。
那绿色的草坪就像厚厚的地毯!
“这是座早期建筑吧?很漂亮!”
威尔曼一路上都鲜少问话,他在静静观察,用心感受,从颐和园到北京大学,从北京大学到圆明园,再到现在的清华大学,他被震撼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