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道士收徒(求订阅!)(2/2)
如果准备充分,给师父个红包供养师父,当然没问题,没有条件的,比如无父无母的,家境贫寒的,不供养师父也无所谓,因为天天跟在师父身边伺候着也是供养。
一般来说,道士收这样的徒弟是比较谨慎的,要么是缘分非常大,要么是对其人非常认可,否则不会轻易收徒,因为徒弟以后犯了人事,师父跟着挨骂,犯了天条,师父跟着遭殃。
另外一种徒弟是居士徒弟,往往道教信徒崇拜某一位道长,于是就拜他为师,供养师父一个少则几十几百,多则成千上万的红包聊表寸心,师父发给一张皈依证,就成为道教居士了。
然后在世俗间生活也不受影响,经常去看看师父,庙里有法事的时候去帮帮体力劳动的忙,就可以了。
出于弘道和宫观建设宣传的需要,道长们往往有很多居士徒弟,德高望重的道长,或者宫观管理者的居士徒弟甚至成百上千。
道长当然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一一考验,所以我认为一个道士的居士徒弟无论做什么,表现出什么德行,都不应该因此影响对该道士本人的评价。
插一句,如果上一句成立,那么一个道士无论收到多么优秀,有名,有财的居士徒弟,我也不会因此而提高对这个道士的评价。
正一道的情况就很复杂了。住庙的正一道士,以及以道为事,也就是自己设个坛,为信众做法事禳灾祈福,灵宝济炼的道士,包括一些从事术数的,比较规矩的散居道士,他们都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修行,道行而收到并不想传度当道士的居士弟子,但是更多的必然还是想做道士的。
因为正一道道士规矩少,也不必留头发,还可以吃荤结婚生孩子。道士这个身份,头衔,对很多人,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的年轻人,是很有吸引力的。总之不管什么目的,愿意当正一道士的年轻人一年比一年多,虽然他们传度了之后,什么想法的都有,师父对他们的约束能力也非常有限,无法介入其世俗生活,大多数情况只好充当心灵鸡汤发放者,除此之外,就是自生自灭。
更糟糕的是下面的一种,如果这个人拜师的时候,就是说要做道士,那么师父往往还能考验一番,至少仔细看看面相,要来八字算算,问问心路历程和成长经历,有的就劝走了,有的就做好了虽然度他入门,其实和居士一样的思想准备。
但是现在生活节奏都加快了,很多人拜师的时候是准备当居士的,师父也是当居士来收他的,可是没两年,生活不顺利了,工厂裁员了,女友分手了,被父母逼婚了,于是突然想当道士了,这样师父就很被动了,如果劝说无果,又不愿撕破脸,就只能带他传度。
名山大观的规矩大,这还好办,如果是一般的宫观,当家的遇到徒弟属于这种情况,想要在庙里住一段时间,也实在找不到什么理由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