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嚣张跋扈官二代(1/2)
如果说初来大唐时,关明还怀着满腔热血意欲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但经过这么多天闲适的生活,关明对此渐渐无感,早上打卡上班调教一下皇子公主,闲暇时逗逗小长乐和南平,还能去青楼坐坐,搞点新发明啥的轻轻松松赚上不少银子,此乐何极?上哪找如此舒坦的生活?
如今李世民也只是封个学官,任是关明再有热情也难以在官场上有所作为,既如此,学官的任务又正好和关明的专业对口,从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人尽其才了,索性好好接受现实。
国子监,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最高学府,唐朝时下设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
关明受封的太学博士一职便是负责太学内教授太学生儒家经典,而太学的生源则是文武官员五品以上子孙、取事官五品的期亲,或三品的曾孙,以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简而言之,太学相当于后世的贵族学校,区别在于多了国家创办的性质。
由于关明的本职是皇子公主的先生,所以太学博士一职只是一个挂职,除了偶尔去整理经书外,也不需要教授生徒,关明也乐的清净。
但今天一名太学博士因故请假,关明只好无奈充当代课老师。
关明手捧一本诗经,脱口成章,成功完成了今天对皇子公主的教学任务,向南平道实了缘由后,便赶往太学学府代课。
由于曾经来过太学整理经书,关明轻车熟路地来到了太学学堂,放眼一看,各式各样的官二代官三代映入眼帘,有嬉戏打闹者,有与周公相会者,也有认真学习者,当然最后者是极少数的,他们不像寻常平民百姓,天生含着金钥匙出生,不必像寒门学子那般刻苦读书考科举便能继承父位当上一方官员,不必像寒门学子那般砸锅卖铁筹钱上私塾便能享受最高学府的教育……
关明自认不是仇富的人,前世如此现象比比皆是,投胎好也是一门本事,投不好怪谁?但关明还是忍不住心中有火,压抑着火气走到教台提高音量道:“都安静下来吧,现在上课!”
闻言,众人才勉强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此时太学入学年龄为十四岁至十九岁,学堂上有不关明年纪小的,也有比其年纪大的,但都相差无几,见代课先生竟是同龄之人,众人心中都难以接受,再加上官二代官三代身份所赋予的张扬跋扈,端坐不到一息时间,就打回原形,不把关明放在眼里。
关明苦笑,这群官二代可不比皇子公主好对付,皇子公主碍于皇族身份自持,而这群人则是京城里赫赫有名的搅屎棍,家族里的长子还好,其余的哪天不捅娄子?哪天不是让家族在背后擦屁股?
让他们来读些斯文书,简直是委屈其才了!
关明看了众人一眼,发现了一名熟人,不,应该说有一面之缘的人,便是那日医馆里的位参军不成反被揍的公子哥,公子哥早已认出了关明,便远远向关明招手打招呼,关明也回应了他,但眼下的难堪还是难解,总不能开口大骂吧?一下子惹上几十个京城内的堪比混混的混混可不好受。
这时候,那位公子哥喊到:“大家都安静点,先生要上课了。”
众官二代官三代吃了一惊,平时这大混混不带头搞事已是奇迹,今天是吃错药了吗?但既然是大混混,面子还是要给的,于是众人安静了下来。
关明也吃了一惊,想不到这位身强力壮的公子哥的如此有话语权,也不要要求混混们有多认真听了,见好就好,关明自顾自地开始讲课,反正就一节课的功夫。
下课后,程处默带着两个小弟来到关明面前,说道:“小兄弟,想不到你年纪轻轻当上这太学博士,可不得酸死皇宫外多少苦读的读书人。”
关明哑然,又一个不把他当做老师的学生……
“公子谬赞了,今天公子帮了大忙,还不知如何称呼?”
一番介绍,关明总算知道为什么这位公子像极了某人,原来是混世魔王程咬金的长子程处默,也难怪会有一个揍亲生儿子的父亲……
另外两个可不是程处默的小弟,而是他的好兄弟李德謇和房遗直,分别是名将李靖和名臣房玄龄的长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