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患将至(1/2)
“匈奴兴兵十万,突袭越境,请求支援!”
“大宛国内乱,大王子伽罗弑父夺权,已集结大军与匈奴连手攻我大汉边土。”
内忧刚除,外患又至,一叠叠告急的文书就像小山似的压在了皇帝的案头,不过好在我大汉如今国力强盛,兵强马壮,虽面对虎狼之师,亦有对抗之力,只是战事一起,受苦的终究是百姓。
甘泉宫内,烛光摇曳,案桌前皇帝面寒如冰,底下被召来议事的众多大臣更是一时无言,最后还是老将军李广率先开了口:“陛下,依老臣所见,我大汉若论兵力绝不逊色于匈奴,近日,匈奴大军接连攻破我朝两道城关,不过是仗着知晓了我朝边关的布防才如有神助,所以现如今最重要的就是迅速调整边关的兵力部署。”
边关布防图,匈奴是仗着边关布防图的原因皇帝又怎会不知,他只是没有想到刘陵临死前所说的大礼竟然会是这个,要是想到了他绝不会让刘陵这么轻易地死去,这刘陵还真是给自己留了个□□烦啊!可惜事到如今说什么也晚了,虽说泄露图纸给匈奴的内奸已经抓到,可是图纸终究还是已经泄露,若非如此,匈奴他们又怎敢突然起兵。
“传旨下去,边境的布防调动暂时由程不识安排。支援的队伍先行开拔,至于统帅的人选诸位爱卿可有什么好的提议?”皇帝思索了许久,也没决定个所以然来,要知道大汉朝虽然上有老将军李广勇贯三军,可终究年事已高,现有的大将军卫青确是最好的人选,可是卫青之后呢?无论是于公于私皇帝都觉得大汉朝急需培养出一个新的将帅之材出来。
而被皇帝这样一问,殿内的几个大臣也都开始纷纷上奏,其中有个别是为自家子弟提名的,可大多数还是提议由卫青出马比较稳妥。可惜皇帝对这些答案都不太满意,唯独主父偃似乎看出了皇帝的心思,提名道:“霍去病,陛下以为霍去病如何?”
仔细算起来霍去病在军营中也历练了不少时间,在加上他多年跟随在卫青身边耳濡目染,以及在建章营时也是名声在外,确实比其他青年将领更为有能力有魄力。可是他终究年少,若为先锋极为合适,可若为统帅,怕是难以压的住众多老将,人心难服,所以听到这个提议,皇帝犹豫了一下,才道:“霍去病还是先封票姚校尉,另封李敢为副校尉,共同率援军前去边关支援。”顿了顿,皇帝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接着道:“此外抵抗大宛入侵之事,由卫青负责。”说到此处,皇帝的目光不由地向内室的帘幕处移去,此时帘幔后面站着的正是未倾,且是一副正在愁容的模样。她挺身直立,以手扶额,凝神思索,直到皇帝与众大臣议完事之后,才缓缓走了出来,“陛下让韩嫣率军,不担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