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下)(2/2)
但沈枢却读不懂。
只是大概有两三秒的犹疑,这个人,许也是喜欢自己的。
“你都让他们孙儿住自己家了,包吃包喝包聊还包私教,还准备什么?空着肚子去吃饺子吧!”
哦,他都要以为,后面接的话是,“你人到了就好”呢。
是他小说写太多,真把自己代入成,被深情暗恋的小受了。
话虽这么说,沈枢是不会允许自己空手上门的。
他在家里翻了很久,终于翻出一盒精装茶叶,估计还是之前周女士带过来赏他的。很高级的岩茶套装,水仙、雀舌、肉桂,无一不全。周女士和刘叔叔都爱极了茶,他却从未接受过此类熏陶,拍了拍灰就拿出来,送到爷爷奶奶手里。
两位老教授平时过得非常朴素,受了茶饭后便泡来喝了,就当小辈送来的礼物。严爷爷甚至还直言喝不太惯红茶,嘱咐他下次捎点龙井。直到出了家门,严煜一脸严肃,拉着他说太见外太贵重时,他自己还一脸无辜。
不就是茶叶么,能贵到什么地步?可待严煜报出,此类岩茶,每一种都要一斤三四千的价格时(注一),沈枢却是真真地咋了舌,没料到自己家里还能有这样的好东西。
两位教授都住在武大茶港的老房子里,不过一百坪米出头的面积,简简单单的三室一厅。严煜幼年住过的房间早就成了爷爷的书房,他谈事运动与老人作息不一致,成年后又甚少回来看,大多都是带着老人出去玩,来武汉便住的都是酒店。上次他来,爷爷奶奶还跟团去了中东,以至于这家,严煜自己都将近三年没回过了。
家里挺空,东西并不多,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副怀素草体的《黄鹤楼》,沈枢仔细辨认出一句“芳草萋萋鹦鹉洲”便再看不懂了,只觉得自己那点文学素养,在两位老人面前,压根不够看。
严煜的爷爷是武大哲学系的大牛老板,奶奶则是中文系的教授,饭桌上,听闻沈枢现在的职业是作家,还和孙儿有了剧作改编的合作,更是拉他过问出版过的作品云云。沈枢虽然有些害羞,但还是提了《越洋》,谁知道奶奶竟然表示看过!这一下子可不得了,严奶奶乐得从书房里找出她买的精装版,一定要沈枢给她签名。
这种场面,估计他做梦也梦不到,又欢喜又窘迫,异常认真地给老人写了整整一扉页的“请多指教”、“感谢喜欢”、“多谢您少时照料”的话。
少时相处的记忆,对沈枢而言,已经是半辈子前的事。对两位老人,却不过是区区弹指光阴而已。爷爷在饭桌上还回忆,说当初严煜语文不行,阅读大题扣分最严重,沈枢到家里来的时候,还拉着那篇龙应台的《目送》反复给严煜讲中心思想,说得沈枢满脸通红,只得往嘴里猛塞饺子。
周女士向来特立独行,与家人关系并不好。沈枢从小寄宿,回家就被放养,很少体会中国传统家庭的祖孙相处。当初他来严煜家,确实有一段时间念念不忘,但他向来自尊过头,看起来没皮没脸实则心里敏感狭窄,靠着多年自我生活的改变才慢慢变得豁达无谓,所以就算再期待被严煜邀请上门,甚至还在脑子里盘算好开场白,这种上赶着蹭吃蹭喝的活动,统共也没发生过多少次。
时隔多年,又重聚在这座房子里,沈枢以为,他会感叹物是人非。但事实上,除了温暖,与内心那股微酸的暗涌,他没有感受到半点失落。
与老人告别,沈枢和严煜一起,走在珞珈山路的砖地上,漫无目的地消食。
迎着下沉的夕阳,他突然明白了一件事。
与严煜的重逢,带给他的,从来不是自己一开始认为的那样,是来自“逝去青春疼痛”的一句提醒。
逝去的光阴虽然可惜,但再度相逢,少年的形象并未面目全非,不仅仍然保留着曾经的真挚,而且彼此,都被岁月,雕刻成了很好的样子:
能够自我接纳,拥抱自身的不完美;能够拥有一定的勇气,去抗争偶遇的不公平;能够拥有足够的实力,去争取想要的东西。而结果的好坏,也并不会让他们经历,无法承受的打击。
不管严煜喜不喜欢自己,他都为现今这种相处,感到幸福。
沈枢搭上严煜的肩膀,对他笑笑,说:“谢谢你。”
严煜也笑了,扭头看他,“谢什么?”
“谢——”沈枢一下跳开,面对严煜,倒着往前走,说:“谢你又带我吃了一回,这么好吃的饺子呀!”
注一:京东上高级的岩茶,单个种类大概处于500g一千五百元左右,更高级的岩茶,一般处于一斤两千元左右。周女士接受茶叶的渠道不会是网购,通常都是商业互赠,只会更贵。于是预估过2020年的通货膨胀后,得出这个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