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1/2)
一个月后,京城的主街王府井正中心位置,拔地而起了一座五层的高楼。
大楼气派富贵,正是朱清桓送莫颜的新店。
珍宝阁开业,里面新奇玩意让人耳目一新。
一二楼为展厅,展示的皆是漂洋过海从他国带来的洋玩意,有香料,细布、好毾、石蜜等等,琳琅满目。
店里只香料一类就分有十来种,如龙脑香、迷迭香、乳香、安息香、苏合香、沉香等,不胜枚举。
三楼设茶室,四楼、五楼有免费开放的书房,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古籍,以供天下读书人。
要说为什么珍宝阁能开得如此顺利,一来莫颜身份优势独特,二来也是出自互惠互利的好事。
原本汤槐跑船来的新奇物品大都通过各处寄卖,或从黑市出手,现在有了珍宝阁就有了统一铺货的地方,省了他好多事,更让他背靠大山,不必再担心被有权势的某些人巧取豪夺。
汤槐相信用不了多久,一家珍宝阁,马上就能变成两家,四家,十家,直到开遍整个大陆。
而在离珍宝阁三四条街的地方,还有一家新开的店面,店掌柜是一个俊朗的年轻人。
路过的行人抬眼看到新店门口的招牌,写着“平价药局”几个大字。
大家见掌柜的年轻,心里多有些轻视,生病吃药多为续命,平价不平价对很多人来说不如一个老资历的大夫更让人信服。
可也有细心的人发现,那块其貌不扬的竹匾上除了平价药局四个字外,在左下角还有两个字----莫颜。
莫颜?这不是皇后娘娘的名讳么?
有人忍不住好奇,终于向上官容打听道,“大夫,敢问您店外悬挂的牌匾可是有来历?”
上官容不及答话,边上的陈若绮抢着说道,“当然有来历了,这可是皇后娘娘亲笔所书,咱们店里的掌柜上官公子可是连娘娘也信得过的大夫呢!”
皇上亲临运城县,接走了馄饨店老板娘。
皇后娘娘出宫开店一事,确是瞒也瞒不住了。
牛老太太终于知道原来自家媳妇背靠着这么好的一座大山,对陈若绮的态度立马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上官容要回京,若绮也想跟着去,这回牛老太太抬双手双脚支持。
于是乎,他们一家四口皆随上官容入了这南陵城。
“姑娘说的可是真事?”听了此消息大家都有些不敢置信。
“千真万确啊。”若绮毫不犹豫的说道,“若不是娘娘亲笔所书,在南陵城中谁敢冒用娘娘的名号啊?”
众人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忙对着牌匾,叩首道,“娘娘真是菩萨心肠,怪不得药店直取平价二字,足可见娘娘仁心仁德。”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南陵城里的所有人都知道了,皇后娘娘请了紫云山上的神医,开了一家平价药局,行善惠民呢。
日子飞梭,莫颜生意做得越来越大,珍宝阁赚足了富人们的银子,从一家开到了四家,早已开出了京城。
平价药房收支平衡,招募了好一些有医者仁心的大夫,发展的速度很快,已有十几家的规模,正以南陵为中心往周边一圈圈的辐射。
第一年年底,莫颜翻看账本,扣除成本,结余五百万俩白银。
这可是一笔大收入,要知道全国的农税加上商税,一年大概才得一千五百万两。
莫颜大半年的收入有三分之一国税这么多,确实是很了不得了。
手上有了银子,莫颜首先留出一百万两,作为流动,扩张、应急之用,再拨出两百万俩,划入户部,让户部作为赈灾、修渠、铺路的专用款项。
她又上书朱清桓,要求按两百万俩的比例相应降低农税,从原来的二十抽一降低到二十五抽一。
剩余的一百万俩划给礼部,责令礼部以各省为单位,分批建造校舍,让适龄儿童免费入学,强化教育,培养人才。
朱清桓也未想到莫颜这半年多点的时间能做出如此成绩,更想不到的是,她把赚到的银子有规划的用到了实处。
朱清桓顿觉与有荣焉。
莫颜果然能母仪天下,和他志同道合,是他朱清桓相中的人。
除夕夜,普天同庆,农者最是心怀感激。
老百姓的日子依旧还是苦日子,可他们有莫颜这样的皇后娘娘,何愁以后没有好日子过呢?
心怀天下的仕子,挑灯苦读,他们心中满是激情和抱负,幻想着某一天能金榜题名,为这片黄土地撒一腔热血。
商人与贩夫走卒,文人墨客都在不约而同的传唱莫颜的仁善之举。
莫颜两字再一次深深刻入了大家心间。
同时,分居在王朝四面八方,心怀感恩的人,都不远万里来到平民药局,填写一技之长,惟希望自己也能如皇后娘娘一般为这个国家,为民族事业添砖加瓦。
朱清桓与莫颜登上城楼,眼前是此起彼落的烟花爆竹,闪闪火星,光耀夜空。
俩人久久不语。
朱清桓的手紧握着莫颜,他有预感,他与他的女人定能开创出一个太平盛世!为天下,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
“莫颜与朕生个孩子吧。”朱清桓托起莫颜的下巴,亲吻了下去。
爱情不是唯一所求了,生活成了重中之重。
她这一生,皇后的角色不会变,想造福天下的决心也不会变,既然如此,生活该怎么继续就让它顺理成章的继续下去吧。
有个孩子,亲自教导,把他(她)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不好么?
莫颜虽没有回应朱清桓,但也没有推拒。
为自己生个孩子也好。
三年后,平价药局和学堂开遍了整个王朝,莫颜的生意从单一的珍宝阁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她先是将本国的将农副产品以及特色商品通过汤槐的船队销往了海外。
农税减到了一百抽一,商税里营业税已经全部减免。
王朝百姓无一不是家家有结余,孩子都进了学堂,看病也有了放心的去处,生活愈发的有奔头,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朝气蓬勃。
这一日,朱清桓下了朝又来到了坤宁宫。
“颜儿,你身子笨重,别老坐着,朕扶你起来,陪你去花园里走走。”这是朱清桓每日要做的功课,陪怀有身孕的莫颜散步。
莫颜放下手中的账册,搭着朱清桓的手,一起往后花园走去。
“孩子的单衫还有些系带没缝呢。”
“等散了心回去,用过膳,朕来缝就是了。”
莫颜点点头,表示同意。
她特意让朱清桓多参与到抚育孩子的日常中来。
她现在是明白了,人的感情都是从自身的付出开始的。
付出的越多,感情越深,越割舍不断。
这年的六月初四,莫颜产下一小子,重七斤六两。
朱清桓大喜,取名朱瑞,吉祥之意。
朱瑞满月即被封为太子。
太子由朱清桓一手指导,三岁启蒙,五岁学骑马射箭。
在朱瑞身上,朱清桓可谓倾注了毫无保留的父爱。
父子感情自小深厚。
又五年,莫颜再一次怀孕。
这一次怀孕与上次不同,莫颜胖得厉害,肚子也大得离谱。
朱清桓殷勤小心,仍会陪莫颜散步,仍关心她的饮食、睡眠,只是不再留宿在坤宁宫。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终于,莫颜历经万难,产下一对龙凤胎。
朱清桓喜不自禁,当即封次子为怀王,长女为福清公主。
及孩子满月,莫颜体态臃肿,姿态不复当年。
朱清桓每次来看孩子,也会提及莫颜须轻减一事。
莫颜手上事务繁忙,减重倒不是首要顾及的内容,等恢复体重已是半年之后。
新年开春,莫颜和朱清桓坐在榻上,看着孩子玩耍。
朱清桓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冷不防的说道,“朕想着,今年重选秀女,你看如何?”
莫颜看了他一眼道,“咱们一家四口和乐融融不好么?”
朱清桓将一个拨浪鼓递给小儿子道,“朕选再多的秀女,咱们还是一家。”
“皇上不怕后宫又成乌烟瘴气之地了?”
“那事,皇后不提也罢,你放心,朕这次绝对不会让新人有机会伤害你,要进朕的后宫,乖巧是第一。”以前他选的都是功臣之后,现在他挑的是听话的小家碧玉,还是两样的。
“皇上心意已定,只管选就是了。”莫颜声音无波无澜,猛然话锋一转道,“若是以前,我定不会有意见,可如今我是三个孩子的娘亲,我得为他们考虑,他们年纪尚小,可经不起小鬼作怪。”
“皇后待如何呢?”
“皇上若是执意选秀,我会关闭所有店铺,以示抗议。”
“呵呵呵。”朱清桓心想着莫颜生意做得再大,那也是数得清的几个店铺,都关了也伤不了筋,动不了骨,她说得如此蛮横,倒有些可爱,“颜儿这吃醋的模样,朕看着喜欢。”
哼,莫颜心中冷笑一声,你当我是假话,是玩笑话,我却明白这是真得不能真的真话。
至初六日,朱清桓升朝,颁下旨意要大选秀女。
朝官一时始料未及,只来得及呆呆领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