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葚异器(一)(1/2)
一睁眼, 摇摇欲坠的小泥巴屋, 家徒四壁啥也没有, 奚桐点点头,非常好, 这是逼着自己发家致富图上进,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才会有成就感。</p>
站起身猛一摇晃,这副身体太弱了,还要没事给自己调理调理, 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p>
“咕噜噜……”一阵声响从腹内传出,奚桐扶额,也太饿了, 难怪有些肚子疼。</p>
这情况奚桐咬咬牙也能接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总之就是让其遭罪。</p>
正顺着屋里扒东西, 记忆中墙角藏了大半袋豆子,奚桐一手提着袋子一手摸着肚子走出房门,挨饿的滋味真是不好受。</p>
然而一出门,饿到极点的奚桐居然将袋子掉落到地上。一股冷风刮来, 让人心里凉凉的。</p>
一个青年男子破衣褴褛, 怀里还抱着个娃娃, 胳膊稳稳抱住襁褓, 直视着奚桐走过来。</p>
奚桐用脚尖想也知道男子是獬獬,可这娃娃……难道这回的教育要从小教起,不由自语道:“这孩子也太小了,不大好养啊!”</p>
听力十分好的獬獬乐呵呵道:“没事,别看个头小,都是饿的,这孩子已经断奶了。”</p>
奚桐:“……”养小孩子难道只关心他断没断奶的问题吗?</p>
又是一阵熟悉的咕噜声冒出,獬獬不大好意思问道:“教授,有吃的没?我饿了。”</p>
奚桐面无表情,走上前去从獬獬臂弯里接过孩子,对着地上的袋子说:“都在这里面了,自己做去吧。”</p>
獬獬认命拎起袋子去生火。现在他终于想明白教授脸色为什么这么难看了,家里太穷了怕养不好孩子。</p>
这孩子满了周岁,却瘦瘦小小的,像几个月大的孩子。记忆中,这孩子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奚桐看着怀里的小娃娃道:“给你取个小名,就叫呆呆吧。”</p>
这个故事名叫拾葚异器,奚桐怀里的孩子叫蔡顺。虽然故事的名字叫拾葚异器,但是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蔡顺一个更比三个强,闻雷泣墓、啮指心痛这些事情他都干过。</p>
蔡顺身上神奇的事情发生过很多,传闻蔡顺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少年时遭遇王莽之乱和饥荒,没办法只能捡拾桑葚充饥,他捡桑葚时将桑葚放在两个篓子里,一个放成熟过后黑色的,一个放青涩时红色的。遇到赤眉军,知晓他将黑色的甜桑葚留给母亲后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牛和米,起义军就这么放过了他。</p>
人性是复杂的,到处作乱的起义军中也有好人啊。</p>
后来有一日他外出砍柴,有客人来家中,母亲盼望蔡顺回来,也不知是不是跟曾参母亲学的,咬自己的手指,蔡顺真的回来了。</p>
虽然不知为什么母亲咬破手指就能召唤回儿子,但是传闻中都是这么说的。</p>
蔡顺的母亲活到九十岁寿终正寝,还没安葬的时候邻居家中发生大火,火势逼近,蔡顺也是个神人,不自己出逃,也不想着将母亲的棺材抬出去,直接趴在母亲的棺材上痛哭一场,火灾居然真的没有烧到他家。</p>
终于将母亲好生安葬了,蔡顺怕母亲打雷时害怕,每到打雷时就去母亲坟前哭泣。旁人也都被蔡顺的孝心感动,当时的太守一到打雷时还主动怕车马去接蔡顺去母亲坟前。因为不愿意离开母亲的坟墓,太守举荐蔡顺当官他也不去,一直待在家中知道八十岁终老。</p>
根据时间顺序来看,闻雷泣墓中的王裒一到打雷就跑去母亲坟前哭泣这事儿估计就是跟蔡顺学的。</p>
弄清楚拾葚异器的全过程,奚桐对着熟睡中的呆呆左看右看,瞅了好半天,这孩子还真不是个一般人。</p>
不是一般人的呆呆再一次被饿醒,嚎两嗓子没了力气自己又安生下来,舔着手指头眼里含着泪花只能哼哼几句。</p>
奚桐看得心都要化了,冲门外大声问道:“獬獬,饭好了没?”</p>
下一刻,獬獬的回声传来:“稍等,一小会儿就好了。”</p>
家徒四壁无存粮,奚桐深深感受到了生活的重担。奚桐扶额,“穷到吃不起饭该怎么办?”</p>
片刻后,獬獬端着两个豁了口的碗过来,碗里是最简单的煮豆子,连调料都没有,豆子还有些硬,奚桐糊里糊涂吃了两碗才反应过来这饭这么难吃。</p>
蔡顺当真乖得很,捧着碗乖乖吃饭,可他只能喝豆子熬出来的水,连硬些的豆子都咬不动,又气又急,小脸都憋红了,吱吱呀呀直叫唤。</p>
“獬獬,你去把家里的余钱去过来。”奚桐道。这孩子不吃饭不行,幼时的营养不能跟不上。</p>
獬獬根据记忆确认再三,从怀里掏出几枚铜钱道:“教授,家里就没有余钱这东西。咱家的家当都在这儿了,就这些了。”</p>
“行吧。用这些钱换几个鸡蛋回来,记得砍价。”奚桐叮嘱道。没钱的时候,真的一文钱想掰成两半花。</p>
“都换吗?”獬獬确认道。家里就剩这几个铜板了。</p>
“换换换。”奚桐坚定道。有这几个铜板和没这几个铜板的区别就是穷到饿肚子和穷的要死的区别,真心没什么不一样的。</p>
獬獬动作很快,没多长时间便提着十几个鸡蛋回来了。都是邻里,各家都知道各家的情况,獬獬找到村里养鸡最多的那户人家说明情况,人家直接照着最低价卖还送了两个。</p>
奚桐从没想过自己会为鸡蛋折腰,看着圆滚滚的鸡蛋心潮澎湃,激动道:“好人啊,成婆婆一家都是好人啊!”</p>
獬獬低声道:“成婆婆家里只剩一个小孙女,其他人都因为战乱死光了。”</p>
奚桐一拍脑袋,懊恼道:“……我怎么把这茬给忘了。”</p>
两人赶紧炖了一个鸡蛋,虽然没油没盐,蔡顺吧嗒嘴几口就吃完了,瞧这孩子的吃相,奚桐和獬獬眼睛都有些酸。</p>
许是很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蔡顺吃完就乖乖睡着了。奚桐和獬獬坐在头顶破洞屋角漏风的小泥巴屋里商量该怎么办,总不能让蔡顺按照原来的命运轨迹要饭长大,那他们巴巴的跑过来一点意义都没有。</p>
不尽全力让孩子吃饱饭的父母不是好父母。</p>
獬獬吃了两碗豆子还觉得饿,嘴里叼着草发愁:“教授,这次的任务太难了,以前再穷也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这回是连上顿都没有。一穷二白,一贫如洗,一无所有,一……”</p>
奚桐嫌弃道:“你可闭嘴吧。”</p>
獬獬想想也对,自己在教授面前秀什么成语,“教授,咋办?我饿。”</p>
奚桐眼睛直勾勾盯着那半口袋豆子,说道:“发家致富,除了那半袋豆子还能靠什么?”就自家这长年累月没钱没地的境况,借钱都借不到。奚桐无奈叹口长气,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惨成这样。</p>
“哦!我明白了。”獬獬笑道:“我在小说中看过这种情节,主角穿越到古代,靠着豆浆豆腐各种吃食或者烧陶制瓷各种工艺名传千里流芳万古。然后各色美女蜂拥而来非君不嫁,丞相家的小姐,豪商中的女当家,世家中的才女……”</p>
“停停停!”奚桐瞧不得獬獬这副傻样,“你明明也能称得上学富五车,怎么一谈到小说智商就直接跌倒谷底了呢?豆腐豆浆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早就有了,只是没有推广而已。”</p>
“呃……那咱们也可以当个传播者,做点小本生意给孩子赚奶粉钱嘛。”獬獬挠着脑袋道。</p>
奚桐抱着半袋豆子愁眉苦脸,“一个铜板难倒英雄好汉啊!”</p>
豆子需要先浸泡,奚桐和獬獬挑了半夜的豆子刚泡上正准备歇息,却见睡梦中的蔡顺突然皱眉醒来上吐下泻。</p>
奚桐心中一慌,抱住蔡顺细心照看。</p>
獬獬医术不凡,把脉观察过后道:“没什么大事,就是肠胃太弱了,今天吃了一整个鸡蛋受不了。”</p>
二人心中都是百感交集,嘴里都有些发苦。</p>
第二天起蔡顺的饮食变成了一日四餐,每顿半个鸡蛋。可能受不了也没办法,家里只有这个,所幸蔡顺接受状况良好,除了第一天晚上吐了,剩下每顿都处于不够吃的状态。</p>
奚桐和獬獬只能靠着一点豆子将就,豆子也不敢放开吃,这些豆子是要卖出去换钱的。</p>
深秋的夜里还有些凉,奚桐在夜里总是被冻醒,第二天再一边发愤图强要发家致富一边可怜巴巴吸着鼻涕。</p>
“我要挣钱买被子!”奚桐道。</p>
“教授,干活吧。”獬獬指着豆子道。</p>
奚桐:“团结互助,共同富裕。”</p>
村头有一个石磨,不知多少年了,家家户户若是想磨东西都用它,不过村子人太少,原本尚有百十户人家,前些年几场征战让二十多户人家都只剩下老弱妇孺,石磨用的不多。</p>
村子名叫小里村,平日邻里和睦,村人之间很少发生争执吵闹。也可能是因为都太穷了,大家都一块穷反而很和谐。</p>
獬獬先打水将石磨清洗干净,再和奚桐一道合力磨豆子,蔡顺就放在一旁的草地上,乖乖坐着看父母干活不吵不闹。</p>
村子里的人家整日连大门都敞开着,自然没什么秘密,听说蔡家夫妻俩磨豆子,村里人纷纷出门到石磨前看。</p>
“蔡伢子,你这豆子怎么这么大?”缺了门牙说话有些漏风的成婆婆问道。</p>
“成婆,豆子放在水里泡过就会变大了。”獬獬回道。</p>
奚桐又出门借了些醋,做豆腐需要酸水,这醋的味道奚桐尝了尝,着实不怎么样,恐怕豆腐的质量会打一点折扣,“唉,口袋没钱,一切从简。”</p>
提着磨好的豆子回去,奚桐和獬獬还要过滤,煮好,放糖倒是不用了,糖是没有的,一口都吃不到的。</p>
奚桐和獬獬的晚饭就是煮豆渣,磨过的豆子过滤后会有豆渣,味道不怎么样。</p>
虽然味道不好,但是量管够,在前几日磨牙的豆子的对比下,奚桐和獬獬吃着煮豆渣居然吃出了一种幸福感。</p>
獬獬:“咱们真不容易啊!”</p>
奚桐:“咱们真可怜啊!”</p>
第二天一大清早,獬獬将蔡顺托付给同村的成婆婆,二人十分放心挑着木桶去集市。</p>
成婆婆的儿子两年前去了战场只传回来一声死讯,儿媳妇年初改嫁了,一个人看着几岁的孙女。成婆婆靠着两亩薄田和一群鸡鸭养活自己和孙女,獬獬的鸡蛋也是从成婆婆这儿买的。</p>
“有儿啊,你跟弟弟在屋里好好玩。你是大孩子了,要照顾好弟弟。”成婆婆对孙女道。</p>
才满四岁的成有儿:并不觉得自己是大孩子。</p>
这小弟弟她认识,是蔡家的。成有儿年纪虽小,对村里也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她记得奶奶曾经说过蔡家的小弟弟可怜,小小年纪连口吃的都没有,都是半夜都能听见他饿哭的声音。</p>
“小可怜,你能吃饼子吗?我奶奶贴的饼子可好吃了。”成有儿摸摸小弟弟的脸蛋问道。</p>
蔡顺睁着茫然的双眼,啊啊呀呀一阵叫唤。</p>
即使听不懂对方的语言,两个孩子也能进行良好的交流,孩子之间的沟通就是这么简单。</p>
昨天晚上吃豆渣吃得饱饱的,奚桐和獬獬今天力气都变大了,一人挑着两桶豆浆去集市。</p>
正值秋天,起得太早赶路还有些冷,獬獬刚醒打个喷嚏硬生生忍住了,万一不小心把豆浆洒出来就不好了。</p>
奚桐天没亮摸黑起来将豆浆重新煮沸一遍,眼皮子都有些睁不开,此时被冷风一吹反而有了些精神。</p>
“教授,我冷。”獬獬可怜巴巴道。</p>
奚桐:“边儿去,我还困呢。”</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