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隋唐虎仙 12(1/2)
虽然作为资深党员, 以及道学院的先进团员,北极天柜优秀公务员说出卖人的话, 实在是有点破廉耻,也对不太起政治老师的教导, 但高云也没办法啊。
因是因果是果, 跋锋寒自己在寒冰地狱多手多脚惹的事情, 他把跋锋寒带到老黄面前已经算仁至义尽, 代价还得小伙子自己来付。
有些因果, 他人能不插手就最好别插手,对人对己都好。
但跋锋寒又有啥呢?以修仙者的眼光来看, 小跋这个小同志除了年轻,有一把子力气, 以及那一身应该也不太好吃的腱子肉外, 其他方面都不太让蛟瞧得上, 这不想要还债的话,就只能卖他自己了吗?
老黄当即就愣住了。
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跋锋寒, 立刻看出这个小伙子身上的问题, 明白了对方为何要灵物的原因。
老黄这蛟, 看着凶,实际上脾气不坏, 只要得了他的认可, 他是很好说话、很大方的。
而小跋是老黄无比认可的死老虎带来的人。
等看明白跋锋寒的具体情形后, 他二话没说, 吐了一朵千年紫灵芝在跋锋寒脑袋上, 隆隆说道:“我不缺仆役,这人你带走,灵芝赊着,他什么时候有等价的灵物了,拿着我的鳞片来寻我还了便是。”
看,说了老黄为人好哦不为蛟好。
高云就喜欢他这股干脆利落的劲儿,跋锋寒也晓得好赖,跪地上给这位身长五十米的黑蛟道了谢,表示自己一定会还债的。
说句实话,普通的千年灵芝还好说,但紫灵芝的价位却高得多,起码高云是觉得小跋同志在五十岁以前都不要指望还清债务了。
但就算背着债,至少不用卖身,也算是件好事。
寇仲和徐子陵也是挺震惊的,因为在传说中,龙是祥瑞,而蛟大多比较凶残,没想到这位蛟哥看起来虽然凶的,但为蛟真的超好。
这种抵押都不要就直接借灵芝的举动,真是太大方太爷们了!
老黄立马就吸了三个粉(不包括高云)。
而催发灵物也要些时间,于是他们就暂时在附近住了下来。
高云对这儿还算满意,因为附近有一家专门卖羊肉汤的店铺,味道足够评五星,他超级喜欢的。
而寇仲、徐子陵和跋锋寒,却是借此契机,接触到了更高层次的力量。
在遇到高云后,他们就已经见识到了更多的事物,但高云本身不会主动去干涉他们的武道之路,平时也不太爱和他们切磋,嫌他们菜的抠脚,懒得应付小朋友们。
而老黄虽然是头蛟,却专修水系法术,对武道的造诣大概就和破碎虚空级别的人类持平,于是反倒愿意化为人形指点他们一下,也算磨磨自身人形态的近战能力了。
据高云所见,老黄这次的慷慨与几个年轻人本身的天赋也有关系,小跋且不说,寇仲和徐子陵可是拿着完全看不懂的长生诀一直修炼到了现在,且修为越来越高的,这天赋拿到更高的层次去看依然是天才中的天才,尤其他们的道契合自然,老黄见猎心喜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开心的日子没过多久,就有人来此搅局。
在此要说一下,在隋唐时期,佛道之争算是比较激烈的,但同时两个教派也十分兴盛,只要成为出家人就可以避开赋税,加之信徒的供奉与捐赠,两教的财产多得让皇帝都眼红。
而道教的兴盛且不说,佛教最鼎盛之时,有梁武帝为他们修剪了2848座寺庙,遗憾的是,梁武帝后期因故饿死时,也没见佛教对他伸出援手,并以此导致了王权对宗教的警惕。
要高云说啊,就他对如今局势的观察,自家那个傻妹妹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和慈航静斋的人争锋,因为就算慈航静斋的人要挑明君平定乱世,那位现在还没上位的君王,于将来也肯定会有容不下慈航静斋的一天。
作为曾经掌天下权的摄政王,高云十分明白那种独|裁者的心态,王权不需要其他人来左右,妄图干涉这份权利的人,最终都会被君王重重的反击,他当年不搞独|裁,都是从不容忍宗教来插手政治的,再思及唐朝的老李和他儿子二李的战斗力,高云就呵呵一笑。
那两位李哥可不是他这个成天琢磨着如何将手中权利尽量分开、想要搞民主的党|员,那一位要能让一群背景为宗教的女子对他指手画脚的话,也就不是后世著名的唐太宗了,等着,以后有的是乐子呢,只是他在那一天到来前应该已经走人了,婠婠若是那时还没破碎虚空的话,应该也能看得到。
所以与其和慈航静斋去争权利,还不如好好的和他多学点修行的知识,最后若是能破碎虚空,甚至修成武仙,那才是前途无量。
同时,佛道两个宗教势力此时是有冲突的,毕竟大家混一个业界总有利益冲突,然而此时,却有一个名为宁道奇的道教奇葩,和慈航静斋交情挺好。
而慈航静斋的梵清惠在得知此地有恶蛟居于河中,且魔道阴后带着妖女一起往此处来时,她恐阴后有什么阴谋,便干脆邀了宁道奇一同往此处来,嘴上说“看看恶蛟到底为何物,若是恶物便除了那孽畜”,实则想着先探查一番。
毕竟这里的人貌似都不太信鬼神,也不信蛟真的存在,在梵清惠心里,那恶蛟约莫就是某条粗壮的水蛇,被无知的百姓传成蛟了,这事在如今也不少见了。
要说老黄真不是恶蛟,他就是看着凶巴巴,实际上蛟品很好,居此处河流之中也没有兴风作浪,只安安静静的修炼,说他恶纯粹是冤枉蛟。
但自从他露了个面以后,就再也没有人敢来这一片打渔了,方圆几十里更是除了高云等几人,一个大活人都找不出来,恶蛟现世的传闻使得许多百姓都不敢靠近这里。
老黄惦记那几个总是来他这儿打渔的渔民,有点担心他们无法打渔会影响生计,还叫小跋去他们家送了些钱。
徐子陵和寇仲对老黄也因此更敬重了几分,需知这蛟如此厚道,许多人族都是比不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