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 章(2/2)
“神灵怎会做这种事……”沈舟不禁问道。
阿六叔便又翻了一个白眼给他:“那是归墟海族的神,又不是我们雾山的神。我们雾山不信神,从来不信!外头怎么说的来着?我们这叫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他一边说着,一边往地上磕了磕烟灰。
外头大肆宣扬马.克思,是人都能来一段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年代已经过去很久了。
陆禺东说:“不信神,却信妖鬼?”
阿六叔沉下脸来:“那是真的存在的!宋元的时候,我们和鲛人做生意,那些鲛人不论公母,都长了一副女人的上半身,加一条鱼尾。”
陆禺东道:“我在外头的时候,人家说鲛人还泣泪成珠,是么?”
阿六叔笑起来:“外头的人哪里见得着鲛人,还不是我们雾山人出去做生意的时候,喝多了酒,不小心说出去的?鲛人这种海货,根本出不了归墟,被海陆结界封得死死的——不过现在也没有鲛人了,鲛人早就灭绝了呢。现在统御归墟的海族人,倒是和陆地人长得差不多,两条胳膊两条腿的——可他们也是妖!也是鬼怪哩!”
陆禺东把他说的每句话都掰碎了吃透了,小心翼翼地说:“那咱们现在还和海族人交易么?”
阿六叔冷哼了一声:“交易什么?他们把我们雾山弄成这个样子,跟他们交易,交易个鬼哦!他们就活该在归墟下头不见天日!”
*
陆禺东他们推说行李、货品都被“水沫子”拖走了,身上什么值钱的也没有,也没法租船回家,因此在阿六叔的“办公室”里住上一宿。
阿六叔倒也热情,或许雾山实在闭塞,所以他对每个“同胞”都像是亲生子女似的看待。很快他从高脚楼的另一个房间抱了一床棉被过来。
被面是七八十年代流行的花开富贵花纹,土得沈舟都不想睡,便在那办公室里转圈,翻书柜里的书看。
那些书有日语的,有繁体的,有简体的,不过初版年代大多都在八十年代以前,偶尔能找到一两本九零年的已经算是运气了。沈舟还在里头翻出来一本三零年一月出版的《呼啸山庄》,在这常年潮气浸润的高脚楼里,书已经脆得掉渣了。
他一把书抽出来,便从里头掉出来一张卡片。
沈舟把它捡起来,对准光线看了看,念道:“西南联大图书馆借阅登记?1938年1月14日……”
陆禺东和流波听了,忙凑过去看。
果然是一本从西南联大图书馆里带出来的书,书册上还盖了西南联大图书馆的章呢。
沈舟稀奇得很,把那本书翻了又翻:“就是个守码头的,居然连这种书都有?”
《呼啸山庄》不是什么奇书,奇的是这本书是从西南联大图书馆里顺出来的。
流波并不知道什么西南联大,《呼啸山庄》,只是皱着眉道:“应该是之前人进来报关的货物吧。”
那守岛人可以在报关的货物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关税。他们身上的潜水服没有入他的法眼,所以分文未取,但如果带了一箱子书进来,应该会被他抽走一两本。
陆禺东拿着那本西南联大的借书卡,说道:“你们不觉得,我们现在接收到的信息里,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么?”
沈舟一脸茫然地看向他。
陆禺东把那张借书卡放下:“之前《海图志》里说,雾山人除了出去进货,不能离开雾山,否则会被鲛人用台风杀死,张老大的故事也印证了这一点,在外半年时间不回,就会遇风暴而死。可是这本从西南联大里拿出来的书,却说明,雾山人可以在外面待很长时间,甚至在外头上学都没关系。”
沈舟道:“可能就出去学个半年,然后就只能带着书回来了呀。”
陆禺东道:“你觉得雾山内部的教育水平能跟得上外头么?在雾山上完中学的人,能一出去就考上西南联大?”那可是三十年代的中国的最高学府。
沈舟一想也是,要能从西南联大的图书馆顺本书回来,怎么也得在外面上个四五年私塾吧——还得是天赋特别异禀的。
“而且,刚才他也说了,现在在归墟居住的,不是鲛人,而是海族,海族的身体特征和陆地上的人没有区别,但他们是负责管理海上如‘水沫子’这样的精怪的,现在雾山会精怪横行,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管理好‘水沫子’。”
“对,他还说了海陆结界。”沈舟连忙补充。
陆禺东道:“他说了海陆结界,鲛人和海族人都没法出来,所以买不到陆地上的物资,完全靠雾山人和外界联系才可以,对不对?”
沈舟点了点头。
陆禺东道:“我要是海族人,肯定不会把雾山弄得一团乱麻,否则就没人能帮我们从外界购买物资了,不是么?又怎么会让‘水沫子’盘踞在码头上,不让雾山人出去,也不让雾山人进来呢?他们不与外界相通,海族人的物资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