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听名 > 第二十六章 中秋将至

第二十六章 中秋将至(1/2)

目录

“夫人。”

齐枫脸上被人用毛笔画了个长寿龟,这一大早齐欢刚出门便看见这番光景,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你为何不让我看?”郑氏生气地推开了他。

齐欢见状在一旁极为夸张地说道:“二哥,你强娶二嫂便罢,如今竟还夺走她的家书?二嫂乃闻名天下的晔郡郑氏才女,竟......”看到齐枫此时当真生气了,他便自己停住了。

齐枫对郑氏说道:“夫人,为夫亦不知家书去向,有愧于夫人。这才……但为夫想定是思念夫人之言。故今年中秋,与夫人同去晔郡。”

郑氏归宁,齐枫都未曾陪她去。听到这话,脸上可见欣喜。

齐枫握住她的手,“若得夫人一笑,便足矣。”

齐欢上前用手搂着齐枫脖子说道:“二哥,如此待客之道可并不合仪。先是二嫂欲以暗器伤我,如今又令我见这番景象,可谓是内外皆伤。”

齐枫被他搂得快喘不过气来了,郑氏笑着说道:“晔郡香飘十里的枫糕,不知府上这贵客可喜欢?”

齐欢一听忙松手说道:“自然喜欢,二哥得娶二嫂果真是缘分。一年前我得遇枫糕,也是缘分。”

齐枫得意地说道:“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是二哥强娶二嫂,天下人皆知晓,何来缘分。”齐欢说完做了个鬼脸便跑了。

齐枫心中怒火难平,今日若是不将他打得如枫糕一般,便不配做他的二哥。追到假山时,萧夕从假山后走了出来,叫住了齐枫,在他耳边小声说了什么,只见齐枫好不容易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难怪。”

“那可要属下派人前去查清楚?”

齐枫想了想,说道:“不必了,此事关系重大,又在封地之外,先静观其变。我修书一封给楚庄少主楚麒,你送去便是。”

郑檀自回府后便卧病不起,看起来面容憔悴,四肢乏力,时不时因难受而唉声叹气。郑夫人每日在旁照顾,心中极不是滋味。今日郑檀气色见好,也不再极度不适,夫人多日未曾合眼,这才听了劝安心去歇息。

屋内走进一个身着灰色衣裳的中年男子,他端来一碗药,示意左右退下后,走到榻前,对郑檀说道:“郑老爷可好些了?近日城中盛传,这万岩国世子在锦国被杀之案已了,我这才奉命来此看望郑老爷。”

郑檀接过那碗药,用有些浑浊带着几缕血丝的眼睛看着他:“此乃大好事,有劳挂念,此时好多了。”

那人笑着说道:“那便好。万岩国国主却因此事伤痛不已,好在锦国已查明真凶乃是万岩国内贼。皇上为此亲表哀悼,万岩国已派人将他的尸首接回故土了。听说赶修陵墓时墓上梁连坠数次,砸死了诸多工匠,传言乃是......英年早逝,心有不甘。”他说完回头看着正欲喝药的郑檀。

郑檀因为太过病弱,那双手已难支撑这药碗,手中的碗和碗中的勺发出碰撞声,汤药在碗中摇晃。那碗从他手中滑落,险些掉落在地,那人此时手被汤药浸染,手中拿着那碗和勺,对郑檀说道:“郑老爷,多加小心。这万岩国世子听信谗言,擅自假扮商队来锦国,以致被杀,好在锦国断案如神,这才未让那万岩国内贼胡乱诬陷,否则便是百口莫辩,也乱了锦国和万岩的邦交。”

”那是......那是。”郑檀声音有些颤抖地说道。

中秋转眼就要到了,齐枫已修书一封禀明齐朔要到晔郡探亲,至于齐欢,年年中秋宴上皆会出些事端,与齐枫同去晔郡未必不好。

每逢佳节,便是齐睿繁忙之时,中秋过后又有百国朝宴,虽不是真有百国,但也有不少国家的使臣,断不可有何闪失。

从封地去晔郡若是时间匆忙则需行一段水路,渡曲丘河至芮县而后行官道至晔郡。齐欢早就听闻这曲丘河名为曲丘,只因两边绵延的山丘,弯曲绵延而且分叉口极多,百转千回,若不是极有经验的船家,便兴许得误上三五天才能寻到正确的路。曾有句诗曰:“闲赏曲丘一刻景,惊觉已过百重山。”

郑氏正靠在齐枫肩头熟睡,齐欢和萧夕坐在船头欣赏两岸的秋景。悲风舞秋叶,碧水荡轻舟。彩云行镜里,落日栖枝头。曲丘醉残阳,清酒酿桂花。笛音起萧瑟,戚声惊寒鸦。

“曲丘将晚,不知何人这等好兴致,竟要在将夜之时泛舟游于河上。”

齐枫见他一本正经地抱怨,笑着说道:“何须笑话旁人,我们亦是如此。”

齐欢依旧不开心地说道:“这山间的虫鱼鸟兽夜里也需休息,如此一闹,怕是无眠了。”

齐枫笑着说道:“仅见你在此抱怨,倒未闻猿鸣鸟叫,狼嚎虎啸啊!你好生听听,这曲子如此悲戚,倒不似有闲情逸致之人能吹奏的。”

“这笛声虽好,可我不愿听。”齐欢说完捂住耳朵,将下巴搁在膝上,不再说话。

齐枫知晓这无非是自欺欺人之举,笛声渐近他纵使遮住双耳,又岂能听不到。他看见齐欢腰间露出的那块玉佩,心中已有些明了了。

绕过这凸出的山脚后,便能见到前方行来的小船。船头坐着一个身着青衣的男子,他便是这悲戚之声的主人。两船逆向而行,不多时便接近了,渐近之时齐欢与他对视,莫名觉得心中焦燥起来。那人的那双桃花眼也带着抵触的神情,二人从未见过,却仿佛隔着万般心结一般。船头错开时,那人船中传来一个老头的声音:“他醒了。”

此时笛声戛然而止,那人忙回到船中,天色已暗,两船相遇后渐远,齐欢转身从船尾向后看去,只能看见几道黑影,那人抱住了船中除了老头外的另一个人。

而后那条船消失在了凸出山脚的另一端,一山相隔,天色彻底暗了下来,明月从山顶冒出头,照亮湖水,月光洒落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的涟漪被短楫拨开,齐欢躺了下来,腰间的玉佩落在船板上,他将它取下,对着月光看着晶莹剔透的玉佩,眼中华光闪烁。

“到了晔郡,你切莫胡来。”

齐欢被这句警告弄得莫名其妙,一路他也算听话,未曾携女子同行,也未曾到处乱跑,无非抱怨了几句赶路辛苦。他不满意地说道:“听闻晔郡不仅风光好,也多出才女,若得遇上,那兴许能为二哥省心,我直接去府上拜见岳丈,省得在郑府受二哥的压制。”

郑氏坐在马车内听到二人的谈话不禁笑了,若是齐枫和齐欢能一直如此,那该多好。

齐欢终于到了晔郡,果然是处处皆可见小桥流水的闲适之景。护城河清澈纯净,河上的木桥和石桥皆极美,走在桥上向两边看去,虽已中秋,却不见萧瑟,两岸的枯草已被落下的红黄落叶覆盖,整个晔郡弥漫着桂花的香气,怡然自在。不愧是静心养性的好地方。行人亦不匆忙地走着,静赏秋景,着实美极了。

郑府在晔郡的中间地段,处在闹市中,在外面看来不过如此,走进后着实让他惊叹。这便是所谓的闹中取静,也不愧是晔郡郑家的风范。院中安静清闲,一进门便是一座小院,院中有许多形态各异常青树的盆景,皆生得绿油油的,预示着四季常青。盆景间又种着春夏秋冬四季开花的花树,他只被那桂花的清香给迷住了,也未曾一一看过到底是何花。

在走廊间行又看见一潭清澈的水,水边生着兰草,里面有五彩的鲤鱼正闲适地游着,他从雕花木窗向另一边看,又见到后院的一座小园的景色,红枫似火,芭蕉相伴,低头看去还能看见它们在水中的倒影。这条小河仿佛一直通向何处,落叶落在河岸边,美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