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谷外别洞天(2/2)
风萧寒读到此处,不禁“咦”了一声,暗道:“他自云被‘同门师弟残戮’,指的可是谢青正?此人莫非是我大师伯?”
再向下读去,其上写道:“余命不久矣,叹后继无人。方知世间虚名,不过尔尔。浮世百年,亦为云烟。唯将毕生绝学尽刻于此,望有缘人启之,亦不为憾。”
下面雕满了人形经脉,密密麻麻。注释着内功口诀,外力招式。之后又刻了一排小字:“余门下弟子百人,得继志者寥寥,得通圣路者实无一人。若能明鬼而自知,方可参悟周身之血液、骨肉、心智、经络,是时随心所欲,纵横天地。是而余留得一部天地奇书,封于玉冢,命曰‘枯荣集’,望有缘人转乘华山何青云,不胜感激。”署名为云天帮黄青奇。
风萧寒心中一喜,暗道:“此人必是我大师伯无疑。他有东西转乘我师父,却叫我得到,岂不是缘分?却不知这‘枯荣集’在哪里?”
他伸手敲了敲碧玉,果觉嗡然一响,内里中空。寻着缝隙一抠,碧玉被掀开一块,只见里边放着一个薄薄的小册子,上面写着“枯荣集”三个小字。他想到此书是要呈给师父的,便没翻看,小心收入怀中。
风萧寒收好了东西,想到此人是自己的大师伯,便恭恭敬敬地向白骨磕了三个响头。在山谷中挖了一个坟,将他入土为安。又寻了一块方正的石头,在上面刻上黄青奇之墓。
忙了大半天,已是又累又饿,便打了些野味充饥。填饱了肚子,又来到□□之中,想试试石床上所刻的武学。
风萧寒仔细看去,只见第一排人形经络下刻着八句话,道:“七伤六脉俱神通,凝气沉心自稳重。曲池天枢各一处,百灌横行自相融。甫下此脉行彼脉,砌断血涌亟相应。逆血七伤容自血,伤入非时法便定。”这八句话歌不像歌,诗不像诗,风萧寒看得一头雾水,如何能懂?
再向下看去,上言:“学武之道,逆天而行。每臻绝境,体脏俱伤。奇经八脉,去任督所系,六脉气血相通,方有造就。内家主练气,凝气沉心,御敌方不至虚浮飘渺,外家主练力,凝力沉骨,中若败絮。曲、天二穴,筋骨所系,练之重之,待得七血相通,得此绝境,神功自成。”
这是云天帮武学的开篇,风萧寒细细品读,方听得明白,想得透彻,铭记于心。云天帮武功繁多,他一一瞧去,只见上注“无影剑”、“烈焰掌”,“龙形拳”、“心玉手”,约有七八门功夫,风萧寒素来贪多,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又学学那个,读到烈焰掌时,上注:“中此掌人,体内有如火炙,七天七夜,方至身亡。”
风萧寒暗道:“原来谢青正打我这一下便是‘烈焰掌’,这么狠毒的功夫,我可不练。”想到此处,将烈焰掌略去不看。他年幼天真,却不知无论哪门功夫,受伤之人都是痛苦之极,只是他亲身体验了烈焰掌,是以加倍厌恶。
此后,风萧寒便在此潜心习武。他本来聪颖,天分极高,半个月下来,已将这些功夫尽数铭记,内力也大有进境。
风萧寒惦念着何青云和何芷君,将这些功夫记下后,又搬了些杂草,将洞口掩住,再对着黄青奇的坟墓拜了几拜,顺着□□走出山谷。
谷外开满了桃花,漫山遍野,望之不尽。落红随风飘洒,将天地映得一片通红。而就在花枝中,一个粉衣少女正一动不动地躲在里面,你若不仔细瞧,定以为她也是花海中的一株桃花。
远远的,只见两个女子款款行来。二人均高高地束着头发,一个身着杏黄色衣服,白皙丰腴,另一个一身黑衣,相貌平平,嘴角却生着一颗红痣,乍一看如同点歪了一抹胭脂,到也平添了几分风情。
二人边走边四处观望,似乎在留意什么人。那黄衣女子道:“这臭丫头跑到哪里去了?害我们找了一天一夜。找不到她,夫人肯定不会饶了我们。”语气中充满了愤恨,又有几分沮丧。
黑衣女子接口道:“她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竟敢偷夫人的《乾宇华经》,夫人费了这么大的劲从凌霄洞……”
她话说到这儿,突然停住。那黄衣女子还没反应过来,一转眼,只见那黑衣女子喉咙上插着一株粉色的桃花镖,鲜血顺着喉管汩汩流下。她圆睁着一双大眼,惊恐莫名,似乎无法相信自己会突然死在这里。
黄衣女子吓出了一身冷汗,好在她反应机敏,一个翻身躲开了射来的另一株桃花镖。厉声道:“龙怡双,你这臭丫头,还不快随我回去听候夫人处置!”
风萧寒听到“龙怡双”三个字,心中又惊又喜。喜的是重见幼时小友龙怡双,惊的是她被人追杀,又是这生死攸关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