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再上良州(1/2)
在为太后守孝期间,顺华夫人又生了重病。www.dizhu.org她是皇后之母,宁国的太郡,这样的消息自然牵动着皇后的心。皇上体恤她不能亲去,恩准赵旸带着赵岚去探望。
天意弄人,皇后本是良州人士,兜兜转转一大圈,赵岚还是到了她心心念念的良州。
“公主,咱们到了。”胤如轻轻唤醒了小憩的赵岚,又将掩在她身上的衣衫盖好,“您这么睡着可小心着凉。”
赵岚仍迷迷糊糊的,连眼睛都不能完全睁开:“到哪儿啦?”
“良州袁府。”
她一下惊醒,坐直了身子:“到良州城了?!”
胤如见状,难免笑道:“是呀,您这是睡糊涂了吧?”
赵岚烦躁地挠着头:“你怎么也不提醒我一声!”
胤如无奈地叹息一声,又对她解释道:“太子殿下正在马车外等着您下去呢!”
赵岚“哎哟”一声,有些紧张地问道:“胤如,你看看我,是否仪态端庄得体?”
胤如忍着笑意连连点头:“是啦,您可是皇上最宠爱的公主,谁敢挑您的刺?何况这还是到了袁府,里里外外都是您的亲人,太子殿下也不会再与您计较的。”
“也是。”赵岚总算放下心来,一撩帘子探出身子。胤如紧随其后还未相扶,她却轻轻一跃,下了马车。若是以往,倒也不算什么。可如今袁府门前密密麻麻跪满了人,当着他们的面赵岚这样的举动就有些轻佻了。胤如吓得变了脸色,跟在赵岚身后只怕赵旸要苛责。
还好赵旸给足了她面子,只是笑着与她一起走上前去。
“微臣拜见太子殿下、娉婷公主。”跪在最前头的是当朝国舅袁庆之。赵旸此行带来了圣旨,所以众人纷纷跪伏接旨。不过方公公宣旨的时候,赵岚的心思却飘了开去,她瞧着面前这些或有些眼熟或完全陌生的面孔,只想快点离开。和他约定了在良州团聚,他会如约而至吗?他说的那些话,还算数吗?她的心里已一片忐忑,面上却装作矜贵。
待得袁庆之接过圣旨,赵旸上前虚扶一把,他倒是恭敬地避让着:“太子殿下折煞微臣了。”
“舅父这说的是哪里话,母后时常训诫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来处。袁氏不仅是她的母族,更是我与岚儿的亲缘。”
袁庆之连连相拜:“难为皇后娘娘记着,袁氏一族感激涕零。”
“快别见外了!且带我们去见见老太君吧!”赵旸回眸朝赵岚望去,胤如赶忙拉了拉她的袖口,她这才举步跟了上去。
袁庆之瞧着赵岚这温顺乖巧的模样简直有些不敢相认,虽然心中纳闷,却也不敢贸然开口。身为袁府当家,他并不是当朝皇后的亲兄长。皇后乃老太君独女,而他是老太君姐姐的儿子,因双亲病逝,幼年便被老太君接到府中抚养,有如亲生。
除了他,赵岚还认得袁夫人,只不过后头跟着的年轻男女就面生了。她忍不住朝他们观望,而他们也正怯怯地打量着赵岚。双方目光交汇时,赵岚总是理直气壮的那一方,自然她不管到了哪里都天不怕地不怕的混世魔王样。---
过了不久,袁庆之领着他们到了老太君的房外,略显为难地解释道:“老太君病重,无法出来迎候了。”
赵旸却道:“老太君是长辈,自然是我等晚辈去拜见了,哪有她来迎候我们的道理!”
袁庆之也不与他客套,笑着跟在他们后头入了屋。看望过了病重的老太君后,袁庆之又领着他们去了各自的厢房。按照规制,他们本不该住在袁府,不过这次是微服出行,也不用恪守陈规了。
赵岚总是心不在焉的,赵旸便吩咐胤如早些伺候她歇息,又遣散侍从,想与袁庆之单独说上几句话。
虽然没有旁人在侧,袁庆之仍分外谨慎恭敬:“不知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舅父,四下无人,你也无需这般拘谨了。”
袁庆之却轻轻摇头:“微臣不想给太子殿下,给皇后娘娘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袁氏一族与我们血脉相连,若是有麻烦,也该是心甘情愿。”
他叹息着,虽然赵旸作为太子监国已有数年,可他总归放心不下:“皇上他最忌讳外戚干政,所以微臣只愿留守良州,做个庸碌小官。既是如此,太子殿下和娉婷公主驾临,这礼数自然不得少。再恭敬也不为过,可若不敬……反倒招人口舌。”
“舅父是担心那些多事的御史弹劾?”赵旸也不似往常那般严肃,反倒与他开起了玩笑,“袁府的围墙很高,纵使他们有意为难,也望不进来呀!”
袁庆之被他逗笑,总算稍稍放松了些:“微臣势单力薄不能为太子殿下效力,只求无功无过,不要连累了您。”
赵旸连连摇头:“这又是与我见外了。我与岚儿此行是父皇开恩,许我们探望病重的老太君,也慰劳母后一番孝心。可谓师出有名,舅父就不要再介怀了。”
袁庆之颔首:“皇后娘娘身为国母,要为太后守孝,不得出宫。相信老太君会明白的。”
“老太君的病……”
他默默摇头。
赵旸也不再多问:“我们会在府上住些时日,也好多陪陪她,替母后尽尽孝心。”
“太子殿下仁德,乃苍生之福祉。”
赵旸却不接话,而是举目眺望:“正好趁此时机,我也向舅父打听些事情。”
“哦?太子殿下但说无妨。”
“听说前些日子,良州城召开了赤日同盟大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