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相爱(1/2)
“你很清楚,我和她,对舅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你的态度也截然不同吧,或许就连世界观也相左,如果不能治愈,你将面对的是一个忽冷忽热、阴晴不定、左右难分的人。”</p>
“无论你处在什么状态,对我来说,你就是你。”</p>
“可你想过没有?相遇相爱仅仅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且是最好的一部分。人生的全景不光是如此,如同有阳光就会出现阴影一样。你去过医院的急诊室和重症病房吗?见过真正的生与死吗?医院的墙壁比教堂的墙壁聆听了更多的祷告,许多在病痛中煎熬的人早已不记得爱情,或者说应付病魔已经让他们精疲力尽痛苦不堪,连回顾爱情的力气也没有了。可以说,爱情只有在健康的生命中才能存活,年轻健康的生命中,爱情才最重要。”</p>
“‘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我对你来说,一点也不重要?”</p>
“生命是如此地脆弱,疾病和死亡会跟随着人的一生,没有人知道幸与不幸何时降临。”许曼苦涩地笑了笑,“爱情是美妙的,但生活的目标从来不是爱情,而是快乐。一个自己都讨厌自己的人,凭什么得到你的爱情?终日面对一个不快乐的人,你能快乐吗?”</p>
“是的,曾经有人把人生比作在沙滩上做沙雕,无论只划了一条线还是堆了一座宫殿,浪花一来,生命结束的时候,便什么都没了。即使是这样,我也愿意和你在一起,哪怕我们只来得及划了一条线。”</p>
“我是个病人,凡是与我亲近的人都要忍受我的性情多变,变化无常,如果人格不能成功融合,那么DID就是缠绕我一辈子的噩梦,也有可能会从爱你的人格变为不认识你,憎恨你的人格,甚至有可能从双重人格发展成为多重人格……你觉得你还愿意走近我吗?日久天长以后,谁能受得了我这个解离性人格分裂症患者?”</p>
“我承认,你是病了。我也一样。”</p>
“你也病了?”哪有这样的人,为了套近乎竟和一个病人说自己也病了!许曼的眼睛里不禁露出了微笑。</p>
“我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但我的病与我的经历有关。从小,我是被祖母养大的,祖母离世后与父母生活了一段时间,他们在我长大后离开了我,分别又成了家。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不够努力也不够优秀,不值得他们的爱,他们和我一起生活觉得压抑不快乐,这才抛弃了我?这个心结一直纠缠着我,从未放过我,这一次她离开后,我又像被抽去了主心骨,重新陷入了自责的旋涡。”</p>
“她的离开不是你的错。父母再婚又怎么会是你的错?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也许,你和父母之间没什么问题,只是不擅长沟通罢了。”</p>
“没错,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当我纠结于他们不够爱我的的时候,应该扪心自问:是他们节衣缩食,用微薄的工资抚养我长大,供我读书,比起他们为我耗费的青春,我是不是更爱他们?凭什么要求他们付出的更多?这么一想,便有些想通了,之所以会把他们离开了我看得那么重,是因为自己经历得不够多,也不够成熟。”</p>
“更爱……他们?”</p>
“是的,如果更爱他们,或许就不会为他们的不完美而痛苦,也不会为他们不够爱自己而纠结,反而要感谢他们,仅仅因为你是他们的孩子,他们就比世上的任何人都更爱你。”</p>
“嗯。”</p>
望着许曼若有所思的样子,顾家深大胆地说道:“你的病一定也与过去有关,我能想到的发生在你身上的大事是突然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原生的家庭,也许,这就是两年前她离开我的原因。但是,为什么在父母离世之前,她会离开他们,住到502室的空房子里?当时的环境下,是什么让她受不了,这才来到了我的身边?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又让她意识到了你的存在?”</p>
“你想找到她的出现和消失的缘由?”</p>
“无论你是不是双重人格,思考的也是自己要怎样去生活吧?心理治疗其实也就是对人格面具进行识别、接纳、整合、重建的过程,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许曼,过去的已然过去,即使你不肯放下,愿意让它成为你的负担,也不能改变过去,却会改变你和我的人生。”</p>
“改变你和我的人生?”</p>
“对于这个城市,你可能就是一个心理医生,对于我,你就是一切。我不愿意看到你走不出过去,你愿意看到我从此萎靡不振,再也写不出书来吗?”</p>
“双重人格可不是经过一两次心理咨询就能解决的问题。”</p>
“如何对待疾病,一个人的心态很重要。比方说失眠吧,失眠的机率取决于每个人对待烦忧的态度,清楚了这一点,一旦失眠也不用那么焦虑,最重要的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失眠对一个人的伤害也就降到了最低。”</p>
“你还知道森田疗法?”</p>
“在下不才,也是拜同一个老师的弟子。”顾家深朝她拱了拱手,“我的意思是,心理障碍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大了的负面的情绪,重要的也不是立刻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每个人都需要走出昨天,让今天的自己变得更好。即使会有不开心的时候,我也想和你在一起,也不会成为让你痛恨的人。因为我没有任何目的,也说不出为什么,只是喜欢和你在一起,无论你是不是双重人格。”</p>
“因为有了你和你的爱情,我的生活就会有所改变?一个病人的生活,是无法改变的,因为结局早已被刻录在册,不容更改。结局都定了,过程有那么重要吗?”</p>
“我觉得吧,迷信书本还不如不读书。同一天空下,天地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变,一样是春天,花草树叶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姿态,难道只有人遵循书本上的定论走向结局?只要我们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天使,因为我们拥有成长的潜力和愿望,拥有心灵自疗的力量,即使偶尔迷失了方向,不可能就永远失去了阳光。”</p>
“永远是多远?这是个伪命题。过去的就过去了,失去的才是永远都回不来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