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曜
首页 > > 东曜 > 第一百零三章 求援

第一百零三章 求援(2/2)

目录

但他们往返北虞部一年有余,尚不知金思成返回东曜屠杀弟子,被任青霄果断处决,曾与白游有过一段交情的叶非郁也在此间无端丧命。

当夜孟旸带伤出战,萧闻歌力挽狂澜,而叶敬吾为了救人,方一出手,就伤在金思成剑下。

“金思成死后,叶敬吾以巡防的名义将各位尊长的门下弟子收归统管,有功则赏,有过则罚。任掌门养病期间,萧闻歌在纯钧阁侍药,叶敬吾俨然一副代掌门的架势,笼络人心,好些弟子心里头都向着他。”封未平将东曜近来发生的事悉数道出,商栩、白游方知事态严重。

如若叶敬吾存了孤注一掷的心思,他大可以将所有反对他的人全部格杀。但若想名正言顺,不被江湖正道指摘,不仅要让两派掌派、掌脉、弟子认可他,而且得在取代萧闻歌之前封锁消息,让外面的人都蒙在鼓里。

“师父,我有个想法,不知该不该说?”

“你说。”

“既然叶敬吾封锁消息,我们回中陆后,恐怕也打探不到什么,师父不妨以东曜掌派的身份宣布掌门过世,请各派前往东曜奔丧。”

白游心知此举不敬,但一来可以请些帮手,二来让叶敬吾有所顾忌。

或许白游对中陆各派实力不甚明了,商栩却知,各派人士在西垣丘折损大半,如鸿乂派、鹰翎山庄的掌门都未能幸免,想必派内更是一盘散沙,无暇他顾。

“阿游,过了居北关,我们分开走。”

“分开走?”

“叶敬吾纵有掌控东曜的企图,尊长们未必没有自保之能。只要他们合力与叶敬吾周旋,萧闻歌应有一丝喘息之机。你们回去后,想办法到阆仙找邱掌门,两派百年同气连枝,此时当借阆仙之力解东曜之围。”

“那你呢?”

“我去一趟京城。封未平好不容易将消息带了出来,我去找骆掌派,提前将此事上报朝廷。我师父曾说,‘中道二宗’的封号得到过朝廷的首肯,后来两派掌门继任,朝廷均要下发一道诏

书。既如此,我便去替萧闻歌请一道恩旨。”

萧闻歌要救,但白游不认同这个办法。他一直担心商栩返回中陆后当如何自处,那些丧命于迦叶摩量的数百中陆人,会不会成为朝廷问责于他,问责于东曜的把柄?而今阿栩非但不能避而远之,反要迎头而上。

“要不……”担忧都写在脸上,他想陪商栩先去京城,再一同返回东曜,然而这样太耗费时间。

“阿游,凭你如今的武功造诣,他们皆不是你的对手,但你要记得保全自己,也务必劝萧闻歌灵活应变。我一请下恩旨,就去与你们汇合。”

白游拉过商栩的手:“那好,我回东曜山等你。你答应过我的,我们师徒同生共死……”

商栩笑了笑:“不轻言生死,你我同去同归。”

十月中,萧闻歌奉任青霄之命,前往东曜藏书阁。

藏书阁第二层内,与门规抄本并排存放的还有继任掌门、选拔弟子、任命掌派与掌脉等诸项事宜的典章,据说继任大典那天,朝廷也会派人前来观礼,是以他需要提前熟悉。

涛先生算是东曜的老人了,大半辈子,虽是掌脉之一,实则没什么油水,也没什么权力。然而他的眼力却好,见萧闻歌入门不足三年,却破例穿着稳重端庄的入室弟子衣袍,心下已明白三分。

“典章规仪经过几代修订,看起来颇为复杂,有些部分过于冗余,可以略去。”

“涛先生有多久了?”萧闻歌问道。

“十岁入门,十一岁便随先师在阁内抄书,至今三十二个春秋了。”

萧闻歌点点头,犹自专心看书。

“你可是奉掌门之命前来?”涛先生见他专注于无甚重要的典章,试探地问。

“是师父之命,但我自己也想来看看。”萧闻歌合上手中阁这么多典籍,若一卷一卷地看过去,恐怕十年二十年也看不完。”

“那是自然,祖师及历代掌门皆看重典籍收录,现今除了皇宫内苑的经楼,就属这儿藏书最多、门类最广。”

“看得出,整理起来也相当不易,涛先生辛苦。”萧闻歌起身,双手比前,款款一拜。

涛先生一愣,受宠若惊般回了一礼。

客套话是那么说,掌门看不看重,他与门下弟子一年到头做的还不是这些活。当年与萧闻歌同届入门的弟子,听说被他挑至门下,暗地里怨声载道,硬要托父母想法子、走后门给他换一换。

“东曜立派百年,门下弟子皆习武,以武功高下为评判标准。”萧闻歌恭恭敬敬地低着头,“涛先生,若有朝一日,东曜剑派能广开门类,令弟子既可习武,又可习文,你以为如何?”

“这……东曜从未有此先例。”涛先生听了,隐隐有所期待,但又觉得逾越了前辈们定下的规矩。

“先例不必你来开,只是若有那一天,烦请涛先生以满腹经纶,招揽天下才子士人,以充为师。”萧闻歌道。

涛先生沉默半晌,深吸口气,郑重道:“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p>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