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1/2)
四月的天, 马上就热了起来, 前几天早上还要穿着棉袄, 这几天人们就已经开始拆洗被褥、冬装,一日烈过一日的骄阳,开始提醒着世间万物夏天就要来了, 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四处寻找着能做窝的麦秆、树枝,休憩了一冬的蜜蜂循着花香, 在田野间、树林间穿梭, 蝴蝶也渐次破茧, 扇动着多彩的翅膀,在各色花朵间流连……
冯静语想想这个时代的特征, 在想想自己家贫穷的情况,还是决定要把副业做起来,当然她搞副业的前提是孩子们身体得好起来。
又过了一周,卫红和秀梅的伤口终于彻底好了, 而冯静语则找到了支书朱礼尙开始商量这件事。
尽量把语气放缓,同时让自己显得非常理智,冯静语说:“支书,现在许多村子都开始搞副业了, 这样一来, 村民多了收入,生活水平也跟着提高, 咱们村还从来没搞过,所以支书我有个想法你看看可不可行, 我准备和我娘家村子合作,收购一批鞋子来卖,你看看样式,大概就是这种。支书,你先别反对,我跟你说说这个鞋子的情况,首先这鞋子的价格上,如果我们来卖,会很有优势,县供销社,类似的鞋子,一双五块钱,但是这鞋子,我去我娘家村里进,一双也就五六毛钱。还有质量和样式问题……”
冯静语认认真真把自己想法都说了,同时和朱礼尚把之后的步骤都详细做了说明,而朱礼尚明显听着非常满意。
朱礼尙已经七十多岁,并没心思用来搞副业,但是他只是没精力参与,如果有别人愿意搞,他也很乐意帮忙,所以他仔细想了想说:“你想搞副业,我肯定支持,但是你得想想以后利润怎么分,之前的工作谁来干,还有,之后的工分结算怎么弄,这些都要考虑清楚,并且上报公社革委会和县革委会的,如果上头同意了,你才可以真的去干。”
冯静语确实没想到这一点,她对这个时代的了解还不够,所以她眉头微微皱起,问道:“支书,如果革委会那边不同意我们就没法干是吗?”
朱礼尙严肃的点了点头,补充说:“不仅如此,你的提议还得村委会成员绝大多数同意才行,也就是说我们村七个党员中至少有四个通过才可以。”
如工笔画般干净的眉眼渐渐带上了点愁绪,因为如果没记错,刑军育、李桂香、刑军育父亲都是党员,他们一家只要随便再拉一个人一块,就能阻止冯静语的任何计划,而且村里有个叫李阴云的男人,有点邪气,一直是刑军育投什么票他就投什么票。
“支书,有没有什么方法,不通过村委会投票?说实话,我们家和大队长家的过节不是一点半点,到现在他们一家都还欠着我家钱,让他们同意我们搞副业,我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太大。”
朱礼尙也有点担心,可是在这个时代谁都不敢越级办事,被抓住小则批·斗·游·街,大则要当劳改犯,所以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除非上头下派任务,否则我们没有越过村委会做任何事情的道理。唉,静语啊,我知道你的意思,也会尽量帮你,你回去得找个人给帮你写个报告,之后我会主持村委会成员投票,到时候我也会尽量跟你说好话,可是事儿能不能成,我也跟你保证不了。”
略显沉重地点了点头,冯静语说:“那行。”
冯静语刚要走,朱礼尙又叫住了她:“报告内容不用写很详细。”
冯静语一听便听出了朱礼尙语中的意思,他这是怕写细了,刑军育一家子从中作梗,甚至断了她的生意链呢。
感激地冲朱礼尙鞠了一躬,冯静语说:“好的,支书,我知道了。”
从大队出来,冯静语刚好遇到下工回来的隋军戎,两人便肩并肩一起往家里走,边走冯静语边说:“卫红和秀梅伤口虽然好了,但是两人流血都不少,得好好补补营养,她们从上次吃了三个猪蹄之后,就没吃过肉了,我想着明天逢集,咱们一家去转一圈,有什么要买的要添的也都得弄齐了,虽然家里不富裕,可总不能让孩子们营养不良。”
隋军戎点点头:“那明天上午咱们就请假吧,下午再去上工。”
“我也是这么想的,对了,我不是让你弄蕾丝线的吗,弄到了吗,我今天就要把卫红和秀梅的衣服缝起了。”
隋军戎点点头,拿出一卷漂亮的蕾丝边,加起来大概有五米长,正好能缝到荷叶似的衣领边上和袖口处。
拿着这一小卷蕾丝线,冯静语忍不住说:“猪耳朵够黑的,这么一小卷东西要了你八毛钱?切,县供销社十米一卷的好像才七毛钱。”
隋军戎笑一笑说:“别这么算,这种东西蹊跷,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都得碰。”
冯静语也知道这个道理,只能摇了摇头,感叹一般说:“什么时候我能过上想买什么买什么,想要什么有什么的日子?”
隋军戎皱皱眉,舒朗的五官带了几分别样的情绪:“县革委会那边好像要招两个安全委员,直接入兵团,入县革委会常委,以便更好地完成工、农、兵相结合的任务,我……想去试试,你同意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