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穿成女主她后娘[七零] > 第一百二十六章 番外三

第一百二十六章 番外三(1/2)

目录

番外三:二姐的幸福生活:

七六年, 文·革结束, 冯静音已经是除了小妹家之外, 西里堡最富裕的人家,她的孩子庆渠今年去县城读初中去了,小妹一家则全部搬到了市里, 冯静音左思右想,觉得自己也不能就这样呆在西里堡了, 干脆把村里的房子卖了, 去县城买了套平房, 在庆渠学校附近租了个门面,开了个小卖部。

一开始冯静音还以为小卖部生意好不了, 只要足够她和庆渠生活就行,可没想到小卖部的生意竟然不错,不仅够他俩生活,还够他俩生活得很好。

冯静音现在也想开了, 她年龄已经大了,四十三岁确实也没什么死命拼搏的必要了,便请了俩工人,一个收银一个理货, 她除了每天中午最忙的俩小时过去帮帮忙, 其余时间便开始学学画、听听戏、做做手工、看看展览,周五还给自己报了个交谊舞班, 就当做是运动了。

而冯静音每次去学交谊舞,都会成为里面最闪耀的一颗星, 就算是年纪三十来岁的女人,也不如她受欢迎。

不过冯静音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所谓的交谊舞班,其实是县城里离异男女们的一个相亲圣地,她的目的只有一个:运动。

几次之后,冯静音也发现了其中蹊跷,便不想去了,毕竟那些围着她的男人们,原来目的并不是跟她跳舞,而是想跟她过日子,她跟庆渠生活惯了,两人在一起,基本上想买什么买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从来用不着委屈他们自己,生活简直不能更爽了,要让她放弃这么爽的日子去伺候一个男人?甚至男人的一家子?她可没这份闲心。

几次不去之后,她又有点无聊,便开始早上跟着几个老太太一块练太极剑,总之,冯静音的日子充实而幸福,偶尔没事儿了,她还带着庆渠跑去市里,看望自己小妹去,所以市里的那些好吃的好玩的,庆渠一概没缺过。

庆渠学习成绩非常好,有时候冯静音都觉得这个儿子可能是个天才,因为别的孩子回家都要做作业,可是庆渠基本上不做,而且他特别喜欢玩,无论是滚铁圈、打拉子、扔沙包,只要是能玩,他就绝对不会学习,可就算他不学习,成绩也一直是班级第一,年级前三。

这天庆渠回家,吃着冯静音做的包子,说:“娘,今天我见到爹了。”

冯静音的筷子顿了一下,而后便继续吃饺子了,等嘴里这口饺子咽了,才慢悠悠问道:“他找你有事儿?”

庆渠想了想,回答:“不知道,他没说,就跟我说让我好好学习,对了,他还说让我好好照顾你。”

冯静音笑了,她在赵家生活了将近二十年,二十年里他们赵家可没有一个人照顾过她,现在好了,离婚都五年多了,赵恩东竟然想起来她也需要照顾?多可笑,这关心,也迟到了太多年了。

“行,我知道了,不过庆渠,你别记恨你爹,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他要见你,如果真的是因为想你,你也别觉得别扭。”

其实冯静音也不恨赵恩东了,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过去,她现在的生活很好,她总是想,或许过去的一切辛苦,都是为了现在的幸福安然,而且没有那二十年的经历,她可能心态也不会这么平和。

说起来,冯静音的心态确实不错,别人觉得她离婚了,肯定生活特别难过,可是面对这群人的想法,她连放都不放在心上,因为觉得这些东西,不值得占据她的思绪,该让她天天想着的就是自己高不高兴、庆渠高不高兴,这就够了,想多了,太累。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宽大的胸襟,所以冯静音四十三了,却一点不显老,看上去就跟三十岁的少妇一般,皮肤白净细腻,红润且有光泽,虽然眼角难免有皱纹,可是这皱纹却让她显得愈发优雅了。

这天冯静音又去练太极剑,她穿着一套白色宽大的太极剑服装,一柄长剑泛着点点寒光,剑柄处挂着一个红色流苏剑穗,她肤色白净、头发乌黑,远处看去,白、黑、红三色仿佛就能将她描摹。

目光平和中却隐约透着一份犀利,动作快慢有度,冯静音有种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的决心,正如这太极剑的奥义。

赵恩东远远看着这个美丽的女人,久久不能平静,然而他已经没有挽回的资格了,当年的他,让冯静音多么伤心,才会要和他离婚?才会说出“希望永远不再见”的话语?

看过之后,赵恩东回到了赵家,如今的赵家还是没有分家,而他和后来的妻子陈樱桃至今还是没有孩子,到现在赵恩东也明白了,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不能生孩子的原因都在他而不在冯静音和陈樱桃身上。

陈樱桃年岁不大,今年才二十八,但是因为左脸上有一个很大的痣,所以一直没找到结婚对象,年岁渐渐大了的她,当年也是没办法,只能选择离了婚的老男人赵恩东,然而陈樱桃心里到底还是不乐意的,这份不乐意,便带到了生活上,和赵恩东从早吵到晚。

说是吵也不合适,因为赵恩东话不多,所以基本上是陈樱桃从早到晚地骂赵恩东。

快到家门口,赵恩东想想这混乱的一家子,十分不想进家门,因为进去后,便肯定又是鸡飞狗跳。

现在土地已经还给农民了,大家不用担心饿肚子了,可是该穷的家庭还是穷,就比如赵家,他们家里太多孩子了,无论多少粮食都不够他们吃的,至于多余的钱,那更是想都不敢想,只要一家人能吃饱就不错了。

老太太病了,瘫痪在床,可几个媳妇儿都不想照应,只能轮流看着,因为要端屎端尿,还要帮忙擦拭身体,所以几个媳妇儿照顾她的时候,少不了骂她“老不死的”“脏东西”等等,甚至老大媳妇儿还经常打她,喂饭也根本不正经喂。

老太太强硬了一辈子,终于在瘫痪之后,知道了什么是报应。

赵恩东推开家门,陈樱桃不在院子里,他赶紧跑去了老太太屋里,帮着老太太按摩按摩身体,而老太太则歪着嘴,流着口水,攥住了赵恩东的手:“啊……嗯动……娘戳,戳了……娘,戳了……”

赵恩东听了半天,才分辨出老太太说的是什么,原来她说的是“恩东,娘错了”。

赵恩东沉默下去,是啊,他也错了。

“惊一……好……,惊一好……,你……去……早清徐,娘……戳了,嗯动,去早惊一,好……好好够一几。”

老太太废了很大劲,终于把话说完,口水也流了一地,赵恩东想了一下,明白过来自己娘的意思,她是说:“静音好,你去找庆渠,去找静音,好好过日子。”

最后,老太太说了一句话:“昏家吧。”

赵恩东一愣,老太太却坚定地看向这个儿子,赵恩东没法,只能叫了族里几个名望大一点的老人主持着分了家,而分家之后的第二天,老太太就去世了。

一辈子没说过冯静音一点好的老人,临了才明白过来她真的错了,如果她与人为善,不至于最后几年这么凄凉,可是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只要后悔就说明曾经的自己错了,而很多错误是没法弥补的,老太太想让他和陈樱桃离婚,重新去找冯静音,可是他拿什么脸去找她?

另一边冯静音这周末闲着没事儿就回了西里堡,现在西里堡的支书是郑英雄,王小杏依旧是妇女主任,姜艳红依旧和张彩云一起赶集卖鞋,而且生意越来越红火,隋二国原本想要出去打工,可是姜艳红没让他去,毕竟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姜艳红一家买了隋军戎和冯静语的新屋,生活得越来越好,而王小杏则要了冯静音以前的屋子,把三间屋又好好装修了一下,几个孩子也一人一个房间,日子越过越红火。

入冬结婚了,今年年初他媳妇儿刚生下个男娃,取名隋谢书,三九也已经定亲了,定亲的姑娘是邻村赤脚医生的女儿,知书达理,特别漂亮,小雪还读小学,现在是村里的孩子头,每天组织着孩子们这里那里玩,说话俨然比他们老师还管用。

大牛也定亲了,二牛则跟着县城一个是电工当学徒去了,冯静音坐在王小杏家里,嗑着瓜子,笑道:“艳红,你们不搬家去县城?军戎说了,只要能在县城找到工作或者能做点生意,就不卡户口,反正咱们市在户口这方面卡得不严。”

姜艳红坐在王小杏新修整的炕上说:“我们不去了,我们都没本事,能赶集卖点东西就行了,倒是你,没想着再找一个?”

王小杏也笑嘻嘻问道:“就是,你瞅瞅你,四十的人说三十我都信,说不定还能继续生呢,对不对,艳红?”

“可不是嘛。”

王小杏和姜艳红说罢,都哈哈大笑起来。

冯静音瞪这俩损友一眼,说:“我可没这种命,等以后我就找个养老院过日子就行了,实在不行不是还有你们吗?我告诉你们,别到老了,就不管我了,我可是不会跟你们讲道理的。”

“行行行,我们两家子伺候着你,成了吧?”王小杏说着,三个人又笑了起来。

庆渠没事儿去找小雪玩了,她们三个人就在一块做豆腐丸子,说说笑笑的,这时候李阴云来了,怀里还抱着一个精致的木雕,“主任,你要不要看我新做的龙雕?”

王小杏默默望天,小声对冯静音和姜艳红说:“我真想把静语拉回来揍一顿,当年就是她让我去夸李阴云的木雕,结果这下好了,李阴云就觉得我是他知音了,每次完成了一个活儿,都拿来给我看,幸好他平均俩月才能雕好一个,否则我真的要被这个笨蛋给烦死了。”

冯静音和姜艳红自然也知道这事儿,不过他们都没见过李阴云的木雕,今天这俩人对视一眼,立刻有点坏地笑了起来。

姜艳红热情地起身,迎接李阴云:“哟,这不是李阴云吗,过来过来,你不知道,小杏可喜欢你的木雕了,天天跟我们夸奖呢,来来来,快进来。”

李阴云这两年也因为自信而稍稍开朗了一点,最关键他感觉自己被认同了,所以每天都笑眯眯的,特别高兴,然而村里人却依旧觉得李阴云是个异类,因为他至今没有娶妻生子,三十多了还是个光棍,可李阴云却从来不管这些,或者说他根本没有心思去管这些流言蜚语,他的时间和精力全都用到了木雕上。

有点不好意思,李阴云进了屋,冯静音笑嘻嘻地给他让了个空,让他坐下,笑道:“阴云啊,这么好的东西,不能光叫小杏看是不是?让我们也看看吧,对了,前儿小杏还说特别想买你一个木雕呢,说是要送给静语呢。”

王小杏一愣,无语地瞥了俩好友一眼,笑道:“也是,阴云你卖给我两个吧,静语可喜欢木雕了,我准备给她摆一屋子,让她时时刻刻都能看到,到时候她肯定也能时时刻刻想起我来,对了,你不用卖给我你的成品,那些你雕坏了的都卖给我吧,我都送给静语去。”

李阴云有点害羞地说:“这怎么行,坏了的不能卖,要不这个龙你拿去吧,不用钱。”

李阴云是个实在人,别人都说他是异类,可是她们仨其实不觉得,他不结婚生子并不能说明他是个失败者,就像冯静音离婚了,也不能说她是个失败者一样。

冯静音笑嘻嘻地说:“不行,小杏要买,你可不能不给面子,白送的跟买的可不是一会儿,你送给小杏小杏再转送静语,可就不是小杏送东西了,就是你送东西了。”

李阴云想了想,犹豫着说:“要不,你给我一块钱吧。”

说着,李阴云就把藏在怀里的龙雕给拿出来了,然而拿出来的那一刹那,王小杏和姜艳红不懂,冯静音却惊了。

冯静音是懂一点艺术的,她平时没事儿就去看展览,市里的各种艺术品展览她都看过,临近城市的展览她也都去看过,虽然对她来说只是个业余打发时间的事儿,她也比较喜欢,算是个爱好,没当回事儿,可是长时间的艺术熏陶让她对艺术品有着别样的敏感。

王小杏和姜艳红刚要说话,冯静音却真的吃惊地说:“一块钱?李阴云,你犯傻吗?这个木雕最少能卖一千块甚至还要往上。”

冯静音说罢,另外三人都是一脸瞠目结舌的表情,王小杏仿佛不认识冯静音一般,小声说:“静音,你说真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姜艳红也有点不相信:“就这么一块木头?一千块?”

李阴云更是不敢置信地看着冯静音:“真,真的吗?”

冯静音坚定地点了点头,说:“阴云,你如果相信我,就把这个木雕交给我,我去给你卖,要是一千块卖不到,我给你补上差价!”

冯静音的坚定让另外三人不得不相信,而李阴云在最初的惊讶之后,高兴得眼睛都看不见了:“这是不是说明,我的木雕特别好?是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