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1/2)
江延晟的童年过得很精彩。
他从四岁起,日常生活基本就是被母亲带着辗转各大剧场,出演话剧中的各种角色——从戏份只有短短五分钟的小龙套,到担纲大半场的主角,他都饰演过。
但他也因此失去了和同龄人接触的机会——话剧演员本来就不多,小演员更少。能跟得上他思路的同龄人,几乎没有。
而大人们又只会把他当成普通的小孩子,并不会跟他聊他喜爱的那些领域。
他一直很孤独。
唯一能接触到的同龄人,就是在演出和排练的空隙里,在论坛上和他一起研究各种棋类游戏的一个网友。
事实上那时候江延晟并不知道对面的网友“下小雨”是他的同龄人——他一直以为对方是个成年人,毕竟对方数学能力极强,运算速度比他快得多。
直到他六岁那年,离开剧场去上小学,在班里认识了一个跟他一样觉得课堂很无聊的人。
那就是夏瑜。
后来他们才知道最聊得来的网友就是彼此,感情便愈加深厚。这一做朋友就做了十几年,如今两人二十一岁,已经在各自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但依然是彼此最信任的朋友。
这是江延晟生命中为数不多的慰藉。
而他的家庭,便没有友谊那样美好了。
八岁那年,江延晟认识了颜寒。
实际上两人早就知道彼此的存在——江延晟知道自己的母亲有两个孩子,她也抽出了相同的时间去陪自己从未谋面的哥哥。他也渐渐知道了颜露的存在,虽然理清三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花了他很久的时间。
再后来……就是那件事。
那件毁了他的家庭、也险些毁了他整个人生的事情。
那件事后,颜寒对他的态度就复杂起来——既与他共同承担失去母亲的痛苦,又将母亲去世的责任强加给江延晟。
但江延晟自己……又能做些什么呢?
父亲不爱母亲,在她去世一周年后娶了自己心心念念许多年的白月光。他与他的爱人,以及两人的私生女颜露,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这个家庭里没有江延晟的位置。
幸好这个家庭并不是完全对江延晟关闭的。同样因为父母的错误而为身世苦恼的颜露成了他情感的寄托。就这样江延晟被两个人紧紧牵扯在世界上——最好的朋友夏瑜,以及拥有一半血缘关系的妹妹颜露。
现在又多了一个谢云峰。
江延晟觉得他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正一天一天地紧密起来。正是这些人的存在,一次又一次将他从脱离世界的危险边缘拉回真实的地方。
想到这里江延晟发觉自己刚才出神了。他回过神来,便看见谢云峰一直盯着他的脸。
“怎么了?”江延晟下意识摸摸自己的脸,“我脸上有东西?”
谢云峰不自然地移开目光,轻咳一声:“没……现在没了。”他咬了下嘴唇,换了个话题问:“你们什么时候吃的午饭?”
江延晟:“……”
吃了吗?
好像还没吃……
正好顾凯下楼来倒水,见到江延晟便道:“延晟你忙完了?刚才看你特别认真,叫了好几声都没听见,我们怕打扰你工作,就没再叫你。”他指指一边盖着盖碗的盘子,“给你留了午餐。”
江延晟笑着跟他道谢。
顾凯挠挠头,没说什么,拿了杯子上楼。
“你还没吃饭?”谢云峰伸手去掀开那个盖碗,“上午在忙什么?”
“嗯……写歌。”江延晟含糊道,他走过去看盘子里的东西:“他们中午吃得不错啊。”
盘子里是一份米饭,上面盖了些西红柿炒鸡蛋,又放了几块牛肉。
“微波炉里还有一碗汤。”谢云峰打开微波炉的门看了眼,又关上,按下加热键:“你会写歌?”
“……嗯。”江延晟笑笑,“从上大学开始写,一直挺喜欢。”他莫名不太想聊这个,赶紧转移话题,问谢云峰:“你吃过了吗?”
“吃了。”谢云峰道,“和亚年一块吃的。他说这是他最后几顿正常的午餐了——还说让我录完节目去给他探班送点好吃的。”
江延晟笑了一声:“那时候你不也进了组,哪有时间去给他探班?”他等微波炉“叮”了一声,把那碗汤拿出来,又把盘子放进去。
“对啊。”谢云峰接过汤碗,端到餐桌上:“那时候我可能比他还惨——郭导兴致一上来,全组都得跟着挨饿。”
江延晟端着盘子来到餐桌前坐下:“你们平时拍戏,这么辛苦?”
“还行。”谢云峰坐在他身边,端了个杯子喝水:“每个导演各有各的风格。像郭导就很喜欢创新,也鼓励所有人创新,允许我们改台词、自由发挥……所以他的组里,氛围就比较活跃。”
他捧着那杯温水,想了想又说:“有的导演就严肃一些,台词一个字都不能改,也绝对不能随便加戏。这样的组里就相对辛苦,得下死功夫去琢磨剧本才行。”
“郭导这种性格还挺有意思的。”江延晟笑笑,“我挺喜欢。”
“但郭导拍戏进度会比较慢。”谢云峰道,“所以拍他的戏……就得常吃苦,一天拍好多镜头,辛苦得很。”
“你们剧组伙食是不是挺一般的?”江延晟忽然想起颜露经常抱怨剧组伙食差,只能让助理出去买,便问。
“是不太好吃。”谢云峰点头,又迟疑一下,对着近处一个镜头打了个响指:“导演,这一段麻烦掐掉。”
江延晟笑出了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