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样式雷之雷金玉升职记 > 游览杭州一

游览杭州一(2/2)

目录

皆是心怀期许,众人不约而同的起了个大早,一起用过早饭,漫步出了客栈,往西湖进发。

西湖三面环山,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分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岳湖等五片水面。

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与宝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

所有这些,共同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更有自宋代便被人津津乐道的“西湖十景”。

恰逢年后闲适,又值晴日当空,西湖周围人头攒动,小贩云集,叫买叫卖声不绝于耳,极是热闹繁荣。

纳兰性德笑道:“苏堤春晓、断桥残雪、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雷峰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俗称西湖十景。”

康熙接口道:“咱们来的这个时候,苏堤春晓还未成气候,断桥残雪已过,曲院风荷和柳浪闻莺尚早,其余的倒可以赏赏。”

又随口道:“古人云,春来‘花满苏堤柳满烟’,夏有‘红衣绿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万顷秋’,冬则‘白堤一痕青花墨’。”

梁九道:“这十景,皆是名自景始,景以名传,名中有诗,名中有画,引无数文人墨客颂赞。”

举目都是人头攒动,雷金玉苦思许久,仍是无话可赞,只得干笑几声,问道:“我们往哪边走起?”

康熙笑道:“当然是与民同乐,顺着人流的大方向走就行。”纳兰性德回头,示意混在百姓中的暗卫跟上。

走了几步,雷金玉突觉此话有异,回思却无所获,抬眼见他们已经行出丈余,忙快步跟上。

随人群走过断桥,在“平湖秋月”观赏西湖全景,虽是内湖,却也碧波荡漾,浩瀚缥缈,至“曲院风荷”,虽无新开荷花,去年遗留下来的大片残败荷花仍存气势,盛时景象可见一斑。

往前漫步,寻了一处酒楼歇息,特意选了二楼靠窗位置,左视是还未笼上柳烟的“苏堤春晓”,右视是“双峰插云”,群山叠嶂,山顶云雾缭绕。

喝过一盏茶,笑谈了多时,四人继续前行,走到“花港观鱼”处,赏过残留的御碑,康熙向喂鱼的老翁笑讨了一把鱼食,随手洒下,引得鱼儿追逐争食,不禁心情大悦。

正值中午,“雷锋夕照”不得见,正巧“南屏晚钟”响起,从山上净慈寺传来的钟声悠扬绵长,久久回荡不消,涤荡心灵,让人沉静。

走至“柳浪闻莺”,柳未发芽吐丝,莺畏寒不出,幸得道路宽阔,人群并未往这边行来,四人松散的走着,见正巧有渔船,便搭船去了“三潭映月”。

上去小瀛洲岛,人愈发少,主岛联通着其他小岛,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呈田字形布局,岛上亭台楼阁掩映在花木之中,一派蓬莱仙岛的气象。

康熙兴致极高,沿湖走了少时,见楼外楼气派豪华,大手一挥:“纳兰,我们在这里用午饭,让他们选最拿手的菜送上来。”

纳兰性德点头应是,先进去与掌柜招呼过菜品,选了最好的包厢,引着众人上去二楼。

雷金玉推窗眺望,半面湖光山色尽收眼底,窗外是鸟语花香,宛若置身人间仙境,不禁笑道:“怪不得要叫小瀛洲岛。”

抿了口龙井茶,康熙赞叹:“虽说上用的合该是最好的,其实这应景的反倒更清香,眼中的景致也添加了不少口中的韵味。”

说话间,掌柜亲自送菜进来,一一报过菜名:“西湖醋鱼,东坡肉,西湖鱼羹,荷叶粉蒸肉,叫花童鸡。”又摆上几样点心:“藕粉桂花糕,猫耳朵,杭州小笼。”

之前收了纳兰性德一锭银子,此时自然满面堆笑:“这都是杭州最有名的菜品,几位爷尝尝,若是还有需要,只管招呼便是。”言罢,微躬着腰身,轻步退出了。

康熙率先夹菜:“都别客气,趁热吃吧。”每道菜尝过一口,称赞不迭:“比京城里最好的师傅做的好吃多了,看来要吃地方菜系,还是得到原地吃才对味。”

待康熙都尝过后,纳兰性德与梁九对视一眼,才举筷夹菜,因念着康熙待客,雷金玉亦是随后才动口。

吃过午饭,喝过一盏茶,下楼走了片时,康熙笑道:“今晚我们便住在岛上吧,否则岂不是辜负了这样的景致。”

众人皆是欢喜,纳兰性德自去筛选客栈,雷金玉与梁九陪着康熙信步闲逛,一路指点品评,极是尽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