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1/2)
秦亦欢仰躺着的时候, 她身边的草从传来了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
是陈词。
她拿出手机, 举在自己眼前,比对着天幕, “现在是算冬季还是春季……冬季吧,应该。”
秦亦欢问:“怎么了?”
“冬季星图。”陈词把手机斜给她看, “可以找一找冬季大三角……让我看看, 南是哪边?”
秦亦欢下意识就去摸手机, 准备开GPS。
陈词笑了, “几千年来,最稳定,最实用, 保证了候鸟归家、船只返航的导航系统就在我们头顶,而你居然要去找GPS?”
秦亦欢默默放下手机:“……”她是现代人好吧。
陈词很快就确定了方位, 把手机放到一边,拿起挂在胸前的望远镜, “看到那三颗连在一起的星星了吗, 都很亮, 我猜那就是猎户座。”
秦亦欢:“哪儿?”
陈词指了个方向,又把望远镜取下来塞给她。
秦亦欢眯着眼睛,顺着陈词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觉得满眼都是星星, 像是无垠的黑暗空间里洒落着银色细砂, 而再仔细看, 每一粒砂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形态, 闪烁着独一无二的光芒。
她研究了半晌,也不确定自己到底是不是看到了陈词所说的“猎户座”。
陈词的手却又移了方向,“往它们东南看,最亮的那颗星就是天狼星。”
秦亦欢拿起望远镜找了找,随口说:“天狼星,这我听说过。”
“或者叫大犬座α星,除了太阳之外最亮的恒星,因为在南半球,只有冬天能看到。天狼星是双星,我们能看到的是天狼星A,是一颗蓝矮星,大概在一亿多年之后变成红巨星,会有一次亮度爆发。”
秦亦欢笑了,“为什么听你讲一亿年后,感觉跟在讲明天吃什么似的。”
陈词放下了指示方向的手,把它们枕到脑后。
她说:“它们离地球只有不到九光年,很近了,我们能看到它九年前的样子。”
秦亦欢:“嗯。”
“在古埃及,当天狼星和太阳一起,在黎明从东方的地平线上升起时,就是尼罗河泛滥的时候。古埃及人通过观察这个现象,发现一年应当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这就是最早公历的来源。”
秦亦欢其实并不在意公历年的由来,但她喜欢这样的时刻,喜欢听陈词和她讲这些。
躺在山顶的草地上,漫天繁星入眼。
而陈词就在她身边,讲着光年外的恒星,讲着宇宙尺度的星辰生灭,讲着公元前的人类历法和尼罗河泛滥。
几句话,千亿年的时空跨度。
或许没有什么意义,但秦亦欢明白,那是一个人类,在以她最大的热情追寻这世间的感动与美,哪怕其中绝大部分,她一生都无缘得见。
她说:“我倒不知道,陈导,你还会夜观星象?”
“以前不会,最近学了点。”陈词说着,翻身坐了起来,“天枢其实就是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往北看,北斗七星很好找。”
那真的很好找,一个勺子的形状,就在天边挂着。
秦亦欢几乎从小看到大,因此一眼就认了出来。
“从勺口开始,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其中天枢就是第一颗,又名贪狼,大熊座α星,也是双星系统,离地球很远。”
秦亦欢想了想,突然问:“你这是在给我讲戏吗,陈导?”
陈词笑了,“……算是吧。”
她坐着,秦亦欢躺着,从这个角度,秦亦欢能看到陈词的眼睛,在黑暗中明亮若清泉。
她唇角的笑意也被镀了一层星光,安静而美好,连被风撩起的发丝,都是最温柔的弧度。
“我们古代,认为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是整个天庭的中心。北斗七星拱卫着北极星,以斗柄指向裁定四季秩序: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北极星是帝王的象征,北辰,紫辰,都是这个意思,也就是常说的紫微星。”
秦亦欢问:“所以,《天枢》是和皇家有关?”
“是的。事实上,我们古代的科技工作者,大部分是吃皇粮的。”陈词从地上站了起来,伸给秦亦欢一只手,“我们去把帐篷支起来。”
那只手细细白白,就这么伸在黑夜里,秦亦欢面前。
秦亦欢抓着陈词的手站了起来,“撑帐篷做什么,过夜吗?”
陈词说:“取景。”
秦亦欢:“?”
陈词从地上抱起了帐篷,一边整理支架,一边说:“北斗七星天枢天璇连线往外延伸四倍,就是北极星,基本上正对着地轴。”
“所以?”
“所以,所有的星星都是绕着它旋转的。”
陈词用力一拉提绳,那顶不大的三人帐篷立刻就撑了起来。
她把成型的帐篷丢到一旁,走了两步,站在这座小山的最高点上,遥望着北极星,说:“如果对着夜空拍摄,长曝光,我们就能看到所有星星绕着北极星旋转的轨道。”
她回头望着秦亦欢,“你应该见过这种图。”
秦亦欢喃喃说:“见过。”
像年轮一样,一圈一圈。
陈词从高点上跳了下来,一手拎起相机,另一手支架,然后在附近走来走去,研究拍摄角度。
“这里。”她对秦亦欢说。
秦亦欢把帐篷搬了过去,四个角打上钉子;陈词则不断调整着支架的位置和高度,最后定下了位置,架上相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