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1/2)
那时候的旅行,尤其是12月份的旅游,淡的出水。这对好静的静蓝喜欢边走边发呆的静蓝真真是至高的享受。晚上就住在厦门市中心的酒店,不算高档但还可以,宽松干净。对于生活,静蓝如她母亲骂的那样“就是个资修,会享受”,后面半句“以后不晓得害哪个鬼家”又被极品母亲后来改成了“我这么会赚钱的丫头,不晓得挑(这读第三声,便宜的意思)了谁家”。
住了下来,放下行李,洗了热水澡,静蓝出门了。厦门市中心的晚上,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各种小吃鳞次栉比。蚵仔煎、鱼丸汤、烧仙草这些名小吃对于好吃的静蓝且天生一付贫下中农的好肠胃的她,每样都能尝尝,尝而不贪。厦门臭豆腐来一串,边走边吃,无需考虑形象谁也不认识谁,茫茫人海,最热闹的地方也是最安静的地方。台湾小吃一条街看,刨冰,烧烤,糕点,想走着吃,坐着吃随心随性,这热闹的慢生活,静蓝完完全全的一个人,神仙般自在。
第二天去鼓浪屿,这个享有琴岛美名的岛屿,就名字就让静蓝心无限向往之。
岛上海风习习,侵淫着南方特有的温暖,暖风。暖风熏的游人醉,在这孤而不独的岛上最能释放自己的心境。糕点屋外的伞蓬下喝杯咖啡,暖冬的太阳无比慈祥的照在身旁,窥谷忘返,烦恼尽销。
身边陆陆续续有导游介绍前面景点处有望远镜,5元钱就可以一览对岸的台湾,可以清晰看到孙大师当年倡导的三民主义被刻在海岸上。海峡对岸的住着血脉相连一脉相承的同胞,因为历史的种种,人们总对对岸的同胞有着对外星人一样的好奇。几乎旅行团里的人听了导游的结束都热情地掏出5元钱,人们的心理说不出是好奇还是惋惜或是盼望,也许都有吧。
独旅的静蓝此时很庆幸自己是一人独行,不需在乎别人说“舍不得”也无需照顾导游的情绪,自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内心来,虽然不是太有钱,倒也可以活的很任性。她对高大上的问题真的不感兴趣,从小就忙于生活,身边的大人们也是地里屋里的忙,大多是白丁,没有人有能力参与那些高大上的话题讨论,加上特殊时期特殊的宣传洗脑,台湾这个神秘的岛对于静蓝和静蓝村上的人而言是一个神秘诡异的地方,静蓝不是一个爱吃瓜的群众。就是上了大学,她依然如此。
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简单的影响。
静蓝安静地喝着咖啡,没有冲动没有激动也没有不屑,生活就那么平平常常,她也那么平平凡凡,爱是个太深沉又深刻的字,她还扛不起,她还要时间磨砺她心里的老茧。
鼓浪屿的海比其它地方的海更平静,平静的让人觉得有怀抱的温暖和安全,环眼望去有边有岸有岛还有船,这才是一个现实中的世外桃源。没有跟团的静蓝一人信步而行,轻松惬意,脑子放空,感觉无比美妙,没有一个熟人的地方真好,忘了别人也就忘了自己,真实而轻松,轻快而惬意。
晚上在鹭江边散步,观赏这鹭江沿岸繁华的街景灯红酒绿,人头攒动,因为在海边江边,这份繁华有上海的现代却没有上海的浮躁,湮没于人潮人流中没有被推搡的紧迫和不安,虽是随波逐流,但完全是自愿的随大流。
静蓝在鼓浪屿呆了两天,第二天去了日光岩,奇石云集,树海成群的日光岩是休闲的最佳地,任一块石头都可以为床躺上半天,晒足日光浴观足天空。石头不冷,日光也不刺眼,一切都不冷不热恰到好处的温暖,给这个独旅的异乡女孩温柔的享受。
各景点静蓝都认真游玩了,尤其是那个琴馆。听着周围游客在感叹某个琴要值多少钱多少钱的时候,静蓝并无羡慕。她只是有点遗憾,她这辈子都与琴无缘,喜欢琴声,但琴对她是遥远的期待和期盼,这太艺术气息,太淑女的东西她只在心灵深处潜伏着。回到现实生活中她就将是一名果断干练泼辣还要精于计算的干将,忘了性别,忘了所有。
游完鼓浪屿,静蓝特地去了惠安。
两个点不同路,不在同一线路上,但静蓝就想去,为什么,她不清楚,但就是非常想去,非去不可。
寻找精神慰藉和心灵解释。
没有一个旅游团会把惠安作为一个吸引眼球的景点,但这丝毫不影响静蓝去惠安的决心。
静蓝不喜欢八卦,没有猎奇心,但她就是想去惠安,想看看惠安女的生活,欣赏她们美丽的前行的姿态,看看她们无怨无悔的付出,看看她们繁忙而不忘我的付出。也许以后她也是惠安女一样的生活,谁说的准呢?看了将来会有一种心灵支撑,看了以后也许就不会孤独,看了可能会引起某种积极的共鸣吧!
到了惠安,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满大街穿着鲜艳的服饰的惠安女骑摩托车接送客人的热闹场面,她们操着八分地方话,两分勉强听得懂的地方普通话热情招徕游客,没有内地生意女性的矫揉造作,没有神都女性高贵冷艳的傲然气场,但她们自有一种不卑不亢的热情,真诚,坦率。
静蓝静静挑选了一个看起来文化水平相对高一点的惠安女子的摩托,她的目的地是崇武古镇。这样她可以一路和女子好好聊聊当地的风土人情。
摩托车的噪音让一贯不善高声讲话的静蓝也必须扯着嗓子用喊叫的方式讲话。但热情的惠安女一点不嫌烦,一字一字连成句保证静蓝能听清。
她们的生活和静蓝看到的相关文字描述的一样,她们主外,男人主内。
“那你们会不平衡吗?”
“什么叫不平衡?”
“就是不甘心!”
“什么叫不甘心?”
“就是你们女人这么辛苦,老爷们却在家里躲懒,你们会很不痛快,心里很郁闷,不舒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