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上阳白发实录 > 第十一章勤政

第十一章勤政(1/2)

目录

建武十一年的夏天就这样波澜不惊地过去了。m.dizhu.org秋天悄然来临,伴随着肃杀与阴谋。

草原分裂已久的八大部落突然联合,大举南下。帝都收到庆帝八百里加急送来消息时,庆国国土已被侵占一大半,庆国国民死伤无数。

守在幽州边境的的大姐夫接皇帝陛下的命令,同云州、定州、允州等边境七州的三十万骑兵作为先遣军,前往庆国驰援。

其实早在建武元年,皇帝就开始准备这一战,粮草、兵马、大将……一一陈兵边境做好了安排。自与庆国一战之后,休养生息十余年,我朝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虽然朝中也有反对的声音,认为草原蛮族各部落之间历来不合,不足为虑。皇帝只一句话就让那个反对的文臣闭了嘴:“如若蛮族南下,那只有让爱卿你披挂上阵了?”其他想附言的文臣听到这句话,立马聪明的选择了闭嘴。开玩笑,本届皇帝陛下军旅出身,雷厉风行,说让你披挂上阵那绝对不是吓唬人!

皇帝刚登基时有个谏官说陛下后宫人太少,无子嗣,需要补充后宫。皇帝委婉地说这是朕的家事。谏官说陛下的家事等于国事。皇帝又委婉地说先治理好国家没有时间去内宫不忍让后妃独守空房。谏官马上反驳说陛下白天治理国家夜里回内宫,两不耽误。然后皇帝就怒了,马上赐了二十八名美貌女子给那名谏官,并下令让他白天忙碌整天,夜里回府跟这二十八名女子和府里本来就有的六名妻妾轮番欢好,还派了宦官监督,两个月后要见他多子多福。两个月以后,没见到这名谏官“多子多福”,倒是这谏官因“身体不适”告了很长时间的病假,没两年就死了。

所以对于皇帝扩张军备准备大战的行为,满朝文武都非常支持。

只是没想到草原出了个霸主铁沁王,将分崩离析的各部族统一了起来,竟然先选择庆国下手。

庆国在十年前元气大伤,对于蛮族的铁骑毫无抵抗之力,一时间生灵涂炭遍地哀鸿。

庆皇年少登基,手无实权,虽有皇后帮忙,奈何皇后虽有天朝上国撑腰却无主场优势,夺权之路充满艰辛。经过十年努力,好不容易君权稳固,皇帝却因在冷宫时就伤了身子一病不起呜呼哀哉。

六岁的皇太子登基为帝,二十七岁的皇太后垂帘听政。

蛮族入侵,庆国边防军摧枯拉朽一般被破。庆国小皇帝写的求救国书十万火急,我朝大长公主写的求救家书字字血泪。

大战一触即发。

先遣军派出后,皇帝陛下又集结了三十万步兵,百万粮草和五十万民夫送往边境。

而此次带领大军的人,是宁王。

年轻的宁王经过十年刻意培养,如今已具备了一个上位者该有的智慧与能力。m.dizhu.org

“我们这位皇帝陛下不简单啊!”侍中大人一双老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是啊,我们这位皇帝陛下的上位之路简直有如神助。能兵不静悄悄血刃夺宫的造反派,古往今来仅他一人。朝臣都还没反应过来,皇帝宝座上已换了个人!反对的意见还没提出来,自己做的破事就摆在了眼前!好不容易有几个没什么破事的大臣,结果这部分人都是坚定的保皇派,也就是说皇位上是谁,他们就保谁!

除了上位之路平坦如新,就连治理国家也如三指捻螺手到擒来。在渭河决堤之前修筑河堤,永州大旱之前修筑水渠,燕州地龙翻身之前加固房屋,永州蝗灾之前成立惠州人组成的捕蝗队,心灵手巧的惠州人除了成功扑灭蝗灾还将蝗虫加工成人人爱吃的食品……各州纷纷效仿,蝗虫顿时供不应求……我感觉……天下就没我们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不知道的、做不到的事情。

民间渐渐有人开始雕塑皇帝陛下的等身塑像……没多久,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建武皇帝庙。起初百姓们在建武皇帝庙里求名求利,现在就连求子竟然也去建武皇帝庙了!香火非常旺盛。

我:“……”

前线战事紧张,战报频传,勤政殿忙成了一锅粥,而此时我不在勤政殿忙碌,正在上阳宫陪着侍中大人聊天打牌吃瓜子偶尔还抱怨青州产的瓜子就是没有闽州阿里山产的好吃……

据说皇帝在勤政殿忙碌的时候是这样的:

早晨,皇帝:“这一堆……拿去让余宫令处理!”

宫人(小心翼翼地):“陛下,余宫令不在勤政殿!”

皇帝:“那她在哪儿?”突然想起来他派我正在“日夜陪伴”罗侍中,“哦,那拿给张女史和许女史她们吧!”

新晋的张女史和许女史:“?????”

中午,皇帝:“余宫令??”突然想起来,“哦……”

下午,皇帝:“余芳琼!”

凌晨,皇帝:“……阿琼,帮朕捶捶肩……”

勤政殿静悄悄的,有宫人靠在柱子上睡得正香…………

皇帝突然把桌子一捶,本来想掀翻御案,但看到御案上码着处理好的战报和奏折,忍了又忍,一路怒气冲冲冒着秋霜往上阳宫走,宫人们忙提着灯笼和御辇跌跌撞撞战战兢兢跟在他身后。

勤政殿到上阳宫直线距离并不远,但得益于前朝那个精通九曲十八弯的园林设计师,皇帝走了一刻钟还在勤政殿不远处打转……无奈之下只好坐上了御辇。

晃晃悠悠来到上阳宫时,已经鸡叫头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