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蒙元]风刀割面 > 第29章 表态

第29章 表态(1/2)

目录

忽必烈与东道诸王、驸马勋贵们热情地友好往来,释放的一个信号就是:俺想竞争汗位,兄弟们有意向来表个态呗!

不过,这事绝对不能由他自己提出,否者,若无人响应,他就彻底坐蜡了。眼下,有实力有资格角逐汗位的就是拖雷系的几个嫡出大王。旭烈兀远在波斯一带,虽正往回赶,但主要是给蒙哥汗奔丧,并无意争夺汗位——他更乐意在波斯一带当个土皇帝!这么一算,候选人就剩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了。

然而,对比一下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情况,就会发现问题很复杂:第一,阿里不哥是嫡幼子,有资格继承蒙古本部和最丰厚的家产军队,身份上比忽必烈更胜一筹;第二,阿里不哥长期留驻和林,与西道诸王交结甚密,从眼下的局势来看,大部分西道诸王还是倒向阿里不哥一边的,比如金帐汗国的别儿哥,察合台汗国的阿鲁忽等重量级宗王;第三,阿里不哥身在和林,有地利优势,毕竟,推举大汗的忽里台会议按一贯传统都要在蒙古本部召开;第四,忽必烈推行汉法,在保守的蒙古贵族那里早就不得人心了。

当然,忽必烈也不无优势,否则,也不会有人支持。他比阿里不哥军功更盛,这在蒙古贵族中,是最重要的;另外,身居漠南中原一带,比大漠深处的和林更为富庶——一旦打仗,可是要烧钱的。

而于塔察儿等东道诸王而言,拥戴忽必烈显然更有利。前番,塔察儿东征失利,受到蒙哥责罚,按理说,和林汗庭绝不会给他任何好处。而若是扶持忽必烈呢,忽必烈一定会感恩戴德。另外,从地理位置上考虑,若是忽必烈继位,十有八九会把帝都设在漠南,离东道诸王的封地更近一些,那么政治地位就大大上升了。

忽必烈这边紧锣密鼓地谋划着,阿里不哥也不甘示弱,他已经以“给蒙哥汗举行葬礼”的名义,派出百名急使奔赴漠南,要求忽必烈及其他宗王回到和林参加忽里台会议。

前番八剌已经提醒过忽必烈,不要回和林。他自己也明白回去意味着什么。然而,面对给蒙哥汗奔丧这个正大光明的说法,他无法拒绝,否则就是人品有问题。

因而,面对阿里不哥的使者,他也不能断然回绝,只能先模糊答应着:待处理好战后事宜,就北赴和林参加大汗葬礼。

即便如此,忽必烈依然沉得住气,绝口不提想当大汗一事。可忽必烈的幕僚急啊,那些已经赶赴开平来表明立场的宗王也急啊:咱们都把赌注压在忽必烈身上了,态度也这么鲜明了,这可不带反悔的啊!若是让阿里不哥继了位,咱们怎会有好果子吃?

所以,以塔察儿为首的东道诸王终于坐不住了,主动上门找忽必烈,逼其表态。

*

对于蒙古贵族,宴饮、打猎向来是大事,很多重要决策也是在宴饮大围上敲定的。而诸王聚会本也不需要别的理由。忽必烈一召集,塔察儿等诸王就心照不宣的过来了。

这次聚会不是在大安阁,而是在开平城外的失剌斡尔朵内(1)——开平周围草原上一个极具蒙古特色的帐幕群。这地方颇有情调,打猎过后就可以烹煮野味大餐一顿,消食后又可以继续打猎游乐。

二月末,漠南一带青草未发,天气也冷飕飕的。但大帐里诸王欢饮,气氛热烈,倒也驱逐了初春的寒意。红色的地毯铺地,衬得大帐里一片暖意。

此时此刻,忽必烈也不摆架子了,亲自从虎皮宝座上走下来,给塔察儿、合丹、也孙哥等宗王敬酒。

几碗马奶酒灌入腹中,感情又深了一步,香喷喷的手把肉、天鹅肉让诸王肚腹饱足。除了忽必烈,真金、忙哥剌、那木罕哥几个也轮番给诸王敬酒,也算给足了他们面子。忽必烈有求于人,当然要放下身段。

开怀畅饮,歌舞助兴,诸王们兴头很高,却也没有喝得烂醉如泥。饮了几番过后,忽必烈挥退舞女和仆从:俺们要谈正事了。诸王们醒醒酒,也清醒过来,这回来此可不是光为了吃喝的。

酒席上只剩下男人们,察必把我们几个小孩带到后面寝帐里,虽不能看他们面谈,却也能听个真切。

又是一阵儿欢饮过后,有一宗王出面向忽必烈摊牌,听那声音,似乎是塔察儿。他也不啰嗦,单刀直入:“忽必烈侄儿,蒙哥汗猝然去世,帝国群龙无首。眼下不推举一个大汗,叫我们这些诸王如何生存呐?成吉思汗的家业,我们可要牢牢守住啊!除了你,谁还能担当大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