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蒙元]风刀割面 > 第245章 激战

第245章 激战(1/2)

目录

撒儿都鲁的暴雨接连下了三日。草原上泥泞不堪,车马难行,两军士兵一时都无心交战。

待到天气放晴,大雨浸透后的草原,处处透出凛冽的冷意,泥土一经雨水冲刷,腥气肆虐,竟像是被鲜血浇灌一般。

及至两军对阵,皇帝才骇然发现:敌阵中不知增了多少兵马。在那连绵不休的雨夜,叛王乃颜已率主力亲至此地,大军陈列在旷野上,密密匝匝,多得难以计数。对比之下,忽必烈在人数上再无优势。

而且,敌军主力急行而来,似乎并没有疲敝的迹象,反而斗志昂扬;反观己方,在暴雨里熬了数日,士气愈发低迷,兵士们怏怏厌战。就是皇帝本人,在痛风的折磨下,也快熬不住了。

饶是如此,忽必烈仍不顾众人劝阻,坚持乘象舆亲身督阵。怯薛军将象舆导引至一处小丘,正好登高观战。视线前方,较为平缓的辽阔平原上,正是对峙而列的两军,中间只隔一道河谷,河道甚浅。饶是雨后河水漫涨,步兵亦能勉强趟过,对骑兵而言,完全不是阻碍。

皇帝听取叶李之言,选汉人步兵排在阵前,辅以骑兵在侧,联结的大车压阵在后,以绝士卒弃逃之念。军队分三组,皇帝自领十队人马守中军,左右翼各有十队,分布两侧,展开极长,像一对巨大的羽翼,呈包围之势。由此,整个队列也被拉得纤长而单薄,从后卫到前锋,距离甚短。

眼见皇帝亲自督阵,士气多少重振。这也是没有选择的事:前方有乃颜大军咄咄相逼,自家皇帝压阵在后。士卒们退无可退,不奋死向前,还能如何?

忽必烈在象舆里遥观战阵,看到这番部署,脸上忧色稍缓。他沉默地望向我,想从我眼里寻到更多慰藉。我笃定地点点头,安慰似的一笑。他稍稍释然,旋即神色一定,慨然下命。

不多时,军中号角齐鸣、罐鼓大震,一声令下,铁骑应声而出,势若奔雷。前锋步卒在铁骑开拔的那一刻,迅捷地跃上同袍的马背,身负弓箭,手持短矛,随着骑兵一起冲锋。后方的军阵也顺势向前推进。

辽阔的旷野很快被喧嚣的厮杀声吞没,待两军相交,很快缠作一团,不分彼此。皇帝麾下的中军率先出阵,左右两翼很快从两侧碾压上来。乃颜军中策应不及,一时陷入了被动。受困的士卒抵死反抗,杀意更甚,其攻势猛烈,让人始料未及,几乎要从敌方阵营上撕开个口子。皇帝的左翼被屡屡强攻,愈发薄弱,领军大将博罗欢渐渐不敌,军士也有溃逃之迹。皇帝见此,旋即下命怯薛军近前补上缺口,自己则乘着象舆紧追上来。

他分拨出一队怯薛卫军上前助阵,扈从圣驾的军力便少了些,却也顾不得了。象舆被驱下山坡,逐着大军缓缓行进。三军见皇帝的车驾遥遥在望,旌旗招展,在一片血雨中异常瞩目。一时军心大振,再无顾虑地同敌手厮杀起来。

河谷上方血雾蒸腾,窄窄的水道不多时便填满了尸首,上面倒插的箭矢兀自摇曳,宛如风中飘荡的苇草。乃颜且战且退,被对手赶至了对面的山坡上,终至不敌,防线崩坏。他不欲死战,顺势溃逃,皇帝的大军却不依不饶地追上来。

象舆行动缓慢,很快被追敌而去的三军遥遥甩下。眼下胜负分明,忽必烈终于稍稍宽心,象舆不疾不徐地行着,无情地踏过地上的尸首。车驾时有颠簸,皇帝却气定神闲,安稳地坐在榻上,目光威严地凝视着前方战场,即便血气扑面而来,也浑然不觉。

车外腥气弥漫,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密密地罩下来。许久未经战阵,我闻之欲呕,胃部也一阵阵痉挛。忽必烈见我面色不豫,不由笑问:“这就怕了?”

他脸上笑意盈然,终于一扫忧愁。我不忍拂他兴致,屏息忍了一会儿,缓缓摇头。他打趣似的一笑,身子倾过来,伸手拍拍我的手背。我握住皇帝衰朽的手掌,轻轻摩挲,指间尽是粗粝的触感,再看他振奋的面孔,一时心头百感交集。

“父皇。”我轻轻唤他,声音低微,犹如呓语。忽必烈见我感慨难言,不由嗤笑:“战场本就不是什么好地方。朕不允,你还偏要跟过来,现在……”

我漫漫听着,不料他的声音戛然而止。下一个瞬间,我们都猛地跌在榻上,身体狠狠撞在一起。车辇不知为何剧烈地晃动,像被一股大力猛然撕开。

车身剧烈地震荡,四角都在拼命地撕扯,车下的巨象像是失控了一般,惊惧地哀鸣,胡乱冲撞,一时扯得车体摇摇欲坠。我和皇帝勉强攀住车板,才不至被甩开。

“贺伯颜!救驾!”危急关头,我来不及思索,本能喊出一个名字。车身晃得越发猛烈,几欲失控,我无意间一瞥,却见数支箭羽轻盈地飞上车篷,不多时,箭矢便密集成雨。

骑兵的呼啸声渐渐逼近,我心下一惊,瞬间明白了什么:皇帝车驾脱离了大军,怕是遇袭了,也不知扈从的怯薛军可堪支应。

舆象突然失控,显然是受箭阵惊吓所致。必须将皇帝移下象舆,否则一旦舆象疯跑,后果不堪设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