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1/2)
五月十五,屠欣跟着屠大纲跟刘氏去了城里铺子,正逢十五,铺子里的生意也好,一家人忙到晌午头,留下屠大纲一个人看铺子,屠欣跟刘氏去买碗筷,俩人照例没有赶牛车。
之所以让屠大纲留下,是因为屠欣觉得买碗筷这种东西其实并不需要她爹,刘氏别看看着性子软,砍起价钱来是一点都不手软,利害的很,屠欣上回跟她爹出来买东西,俩人都不会砍价钱,买东西的时候没有感觉,到最后屠欣算账,花的银子让她心中流血啊!
她本来打算的就是除了买人,不让父母在铺子上掏一分钱,事实上也是这么做的,不过跟她的计划有点差别的是,
等碗筷粮面买完,她的银子也只剩一点点了,她这些年存的钱着实不少,本来以为还能剩下个十几两呢!
碗筷买好了,剩下的就是粮面,这东西好买,本来隔壁王叔家就是卖这个东西的,她租的又是王叔家铺子门口的地方,说什么都要从王叔那里直接拿。
暂时不考虑这个问题,屠大纲就带着屠欣去了衙门。
赵王朝的衙门比前朝的多了一个职能,那就是统一管理商户。任何在城中开铺子或者是支摊子的,都要去一趟衙门登记造册,要有一个承担人,跟一个主事人。
屠欣支摊子,主事人当然是自己,承担人是屠大纲。登记了之后就要统一向衙门交费用,像屠大纲这种铺子,一个月要交半两银子,屠欣支摊子,只用交二百钱就够了,这样算起来,一年十二个月,也能交二两多。
屠欣在屠大纲开铺子的时候了解过这个制度,衙门从商户那里收的银子不用上交朝廷,直接做为捕快等公务人员的工资,但同时朝廷设立了民间组织商会,说是民间组织,但事实上各郡县的商会都是由皇室中人管理的,听人说,京城商会的会长是王爷,当今圣上的亲弟弟,所以商会是跟朝廷息息相关的,不过并不参与任何政事,商会唯一一个跟政事有关系的事情,就是代表商人监督各地衙门征收衙门的管理税。屠欣觉得这很有用,很大程度上能够避免衙门的人为了银子向商户过度索要银子。
至少他们县,至今还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屠大纲刚开铺子的时候,每月征收的是四百钱,现在涨到半两银子,不过这是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屠欣觉得这很正常。
衙门中有专门负责这项事务的人员,都是专门考明经科的读书人,像他们这种县级的,起码是明算科的秀才,童生是不行的。
“我打算支一个摊子,卖饭食。”屠欣说。
登记的人觉得奇怪。“小姑娘,支摊子要有负责人,你去找家大人来。”心里想着哪家的人这么缺心眼,这么大的事情,就只让一个小姑娘来了。
屠大纲方才碰上了常在他家买肉的方捕快,眼看目的地近在眼前,他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就让屠欣先过去,他是承担人,只用最后签个字就行了,当初他开铺子的时候屠欣非要跟过来,步骤屠欣都清楚。
那负责人看见屠大纲竖起了眉毛,一副要发火的样子。“你这人是怎么回事儿?你家要支摊子怎么让一个小姑娘过来了?你也放心?从来没见过你这么大心眼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