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1/2)
任雾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华外合资工作, 经常会被外派到不同的地方、国家出差。一开始, 同事们都以为她会给他们拖后腿、处处需要照顾她。事实却是,他们走路速度没她快, 脑子转得也没她快。
任雾在公司里干得风生水起——会好几门外语, 交际能力极强,脑子通透,想问题总会想到点子上。她的工资和岗位也像坐火箭似的,不断往上冲。
几年后, 眼见任雾要跟三十岁搭边儿了,任父任母开始着急她的婚事, 不时会提醒她:“小雾, 你年纪不轻了,有合适的对象也该结婚了。爸妈年纪不小了, 你再不结婚, 咱们可没力气帮你照顾孩子了。”
任雾婉转回绝:“爸妈,我现在工作挺忙的,没时间谈恋爱、结婚生孩子啊。而且我一个人也过习惯了,不大想别人来扰乱我的生活。”
“小雾,你这个想法可就不对了。你想要趁着年轻打拼,爸妈都支持你。不过啊, 咱们年纪到了, 该干啥事就该干啥事。现在你到了结婚的年龄, 也该找对象了。”任父语重心长地说, “爸妈希望你生活里有个伴儿, 以后还有个孩子,这一生热热闹闹的过着。”
任母也插嘴说道:“你爸说得有道理。我们就希望你回到家里时,灯是亮着的,每天回家也有个伴儿,不用总是一个人呆着。”
任雾笑着摇头:“爸妈,我房子里装的是感应灯,天黑它就自动亮了。”
任母又气又笑:“你这个调皮孩子,明知道妈妈说的是什么意思,还硬是扭曲我的意思。”
任雾随便应了几句,把父母的劝说搪塞过去。
然而任父任母并没有就此放弃。
他们第二天就上婚姻介绍所把女儿的信息登记一番,交了定金,坐等天上掉落个合适的好女婿。
没多久,任母接到了婚姻介绍所里张姐的电话,通知她明天下午在饭店见面。
任父任母兴冲冲地答应下来,好好捯饬了一番,带上女儿的照片就往饭店走去。
服务员把他们领到包间里,便看到圆桌上坐了一个长相清秀的男孩子,身旁那两人应该是他的父母。
张姐迎上来,热情地介绍道:“任叔任婶,这位是孔烨,这两位是他爸妈。”
任父任母在张姐的安排下坐了下来,正好面对着孔烨。他们越看那小伙子越喜欢,成熟、长得俊、有礼貌,还主动给他们斟茶倒水来着。
孔烨的父母看着面相老实憨厚,大概也是好相处的性子。任父任母心里更加愿意了。
孔母笑着说:“我儿子是在市二中教书的,我和老孔都是在教育局干活的。这样说来,咱们真是有缘了,这一大家子都是教书育人的啊!”
任母接话道:“可不是,咱们这也太巧了。”
两家人越说越欢,孔母拉着任母的手,亲密地说:“你看,啥时候让你家姑娘把工作辞了,把俩孩子的婚事给办了?”
任母心里一咯噔,怎么突然就说到让自己女儿辞掉工作了?
孔母继续说道:“以后你姑娘嫁进来,咱们这边也不要啥嫁妆,我们家出婚房,首饰什么的都给姑娘配齐,你们放心。”
任母心里有点不得劲,他们家里条件挺好的,也不是奔着彩礼去的。这人说的话怎么让她觉得自己在卖闺女啊?
“只要她嫁进来以后,给咱家生个大胖孙子、好好伺候她老公就行,别的事都不用她干。”
“这些事还远着,不着急不着急,两孩子都还没见面呢!”任母赶紧推脱,心里已经把这家人从未来亲家的本子上狠狠划掉。这孔母话里话外就是把儿媳妇当做生育机器兼儿子的专用保姆啊!她又不傻,才不会把女儿嫁过去受苦受气。
任母脸上的笑容明显勉强起来,任父见状,知道是时候说几句场面话,然后撤了。
“我儿子都三十五了,你闺女也二十九了,奔三十了,还不急啊!”孔母埋怨地看了任母一眼,“再说了,两孩子身体又不方便,还是早点办婚事好。”
任母闻言,惊讶道:“孩子们不都好好的吗,身体有啥不方便的?”
孔母一脸“大家知根知底,你就甭装了”的表情,声音压得低低的:“你闺女没了右腿,我儿子双脚不好使。你说,他们身体哪里方便了?”
任母腾地站起来,无法置信地问道:“你儿子腿脚不好使?”
媒人昨天没有跟她说过那男青年的身体情况,只笼统地告诉她:“那小子挺配你家闺女的,样样都好,你放心好了!”
在任父任母眼里,女儿缺失了一条腿,但这并不算什么。女儿学历高,工作能力突出,长相漂亮,个子高挑。总体来说,就是没有任何缺点。甚至在他们看来,女儿的条件足以让她细挑慢选,找到一个和她一样优秀的对象。
孔母看到她这个反应,面上不虞:“你闺女年纪都这么大了、还缺一条腿,我儿子腿脚不好使咋地了?我告诉你,要不是我儿子前一个老婆没用,生不出儿子,我们也看不上你家闺女啊!”
在孔家人嘴里,自家女儿成了滞销货,还是那种除了他们、谁都不会要的滞销货。
任父任母脸色又青又白。
媒人张姐赶紧打圆场:“任婶,你家姑娘好,孔家小子也不错,两人多配啊!”
任母重重唾道:“配个屁啊,我家闺女比他好一百万倍!”说完气冲冲拿着包走了,任父也一脸怒容跟在她身后离开包间。
孔母怒极,双手抱胸靠在椅背上:“你怎么介绍这么没教养的对象给我们?他们居然还敢嫌弃我儿子身体不好,也不看看他们那闺女,没了一条腿,我看她这辈子怎么嫁出去!”
当晚,任母打了个电话给任雾,又委屈又生气地把这事说了一番,狠狠地把孔家人骂了一顿。
最后,她抹着眼泪说:“我家闺女那么好,为什么就是没人看得到呢?”
任父在旁拼命扯她袖子,让妻子不要说了,免得闺女心里难受。
“妈,我们要承认,在婚恋市场上,你家闺女确实要比别人输了那么一点。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爸妈一样有眼光,知道我有多好的呀!”任雾安慰道。
“妈,你要相信我,不管我有没有对象、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我都能过得很好。”任雾站在阳台上,眼睛看着远处的繁华灯光,“还有呀,即使我不结婚,也不是因为别人嫌弃我,更不是因为我不够自信,而是这种状态让我觉得轻松舒服。”
经过这件事情以后,任父任母放弃了催婚这件事情。女儿说得对,她有钱有工作有自己的爱好,一切顺其自然就行。
任雾在外资公司工作了接近二十年,拥有了极为丰富的人脉资源,存下了一笔丰厚的财富。她从公司辞职时,还有不少能力不错的下属跟着她一块离开。
离开公司后,她创办了一个服饰出口公司。公司的生意很好,没几年,便在行业内冒头了,她也成了不时接受财经采访的企业家。
出现在电视新闻或是报刊杂志上的这名只有一条腿的女企业家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谈吐举止落落大方,说话间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话语平平实实,却总让人小有启发。
更多人并非从电视上认识她,而是在几乎成为每个城市标配的“希望培训班”的宣传中知道她。
“希望培训班”,一个致力于残疾人能力培训的机构,在里边有许多课程,如蛋糕制作、衣服制作、美工等。身体有残疾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报名学习,考核及格后机构会颁发一个毕业证书,并且把他们推荐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上。
任雾就是这些机构的创始人。随着她的生意越做越大、人脉越来越广,她和许多企业、商铺都达成了密切的合作——机构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人才,输送到合作的企业、商铺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