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定义热爱[娱乐圈] > 第33章 第 33 章

第33章 第 33 章(1/2)

目录

片场里,言维和冉海骆站在一边,看着为了动作设计起了争执的导演和动作指导。

这一场戏他们拍了很久,怎么演都似乎缺少一点感觉,导演也正是发现了这一点,才叫停了现场的拍摄,这个时候正在为了怎样做好动作而思索。最开始,还只是导演一个人指挥着在场上的冉海骆和言维来摆动作,到后来,干脆直接叫来了动作指导进行动作设计,将近二十分钟的争辩让片场中的工作人员都开始怀疑,导演大概一会儿就要叫编剧来一起讨论了。

拍摄由原著改编的剧本有利有弊,原著自带的话题讨论度和本身就有的阅读基础让影片在宣传方面可以省下许多功夫,而却原著也能让导演在拍摄的最初就了解电影的走向,且这个走向大多是合理且可以被接受的。但这种类型的拍摄也并非十分容易,比如现在的导演,拍摄非原创剧本的电影,对原著的理解就成了一大难事,特别是他们现在正在拍摄的这部电影,如何把握原著成为了拍摄中的重中之重。

原著的文字描述十分克制,几乎少有过火的词汇描写,用词用句看起来也十分寻常普通,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编剧在修改剧本的时候,也多是把已经十分精简的文字再省略一些,以动作性的文字来描述出来,再加一些使片段剧情更连贯些的句子,也就算是完成了任务。但对拍摄来说,仅从这样的一些语句中理解却是完全不够的,或者说,是差了很远。

拍摄者和演员要寻找的,是在黑色与白色、线条与空隙构成的看似沉静无波的文字之下,被作者刻意隐藏的真实感情和目的,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原著写得是一个少年在性萌发阶段的性幻想,也都知道在这幻想之中少年和他的幻想对象“老师”究竟做了什么,但作者在他的文字中却从未明白展现过,仿佛这些都是读者情感过分膨胀的猜想,但作者又同样用自己的文字,一些细微的描写,一些状若无意而写出的词汇,告诉读者,猜对了,我要说的就是这样。

演员在接到这样的剧本之后,一般是先会开心于自己所要被的台词只有寥寥几行,几乎不需要自己花费太多时间,但之后就将会为这太过简单的台词和描写而感到困扰以至于彻夜难眠。

彻夜难眠,是一个很好得,能够形容冉海骆最近几天状态的词汇。

在拍摄之前那个片段的时候,冉海骆就感觉得到自己对把握人物的艰难,说到底,他在剧中饰演的角色“老师”只是言维饰演的“松”幻想出来的人物,“他”似乎难以用分析人物的方法来分析,而且,原著基本使用松的视角来描写,很少描写“老师”的情绪。冉海骆一遍一遍阅读原著,一遍一遍分析词句,想要知道“老师”的表现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即使是这样的困难,但,还好,冉海骆想,不是他一个人在纠结于角色的表现,言维同样也陷入了对角色的琢磨中。言维也同样不知道“松”的表现应该怎样才更贴切原著的描写,松是充满少年气的、是充满青春的?还是困惑的?松的动作是不成熟的蹩脚和稚气?还是隐含暗示和诱惑。

他们两个人都苦于对人物神态和动作的展现,他们竭尽全力在把握自己表现的一个范围,一个度。

导演和动作指导最后还是停下了争执,导演也并没有叫编剧来一起讨论,他叫了冉海骆和言维到身旁。

“你们对这场戏的拍摄有什么想法吗?”

胡远安看走近自己身边的言维和冉海骆,他们两个人进组已经有小半月了,几乎每一次的拍摄都会给自己带来惊喜,胡远安能够看得出,言维和冉海骆并不是把这部电影当做缓解他们私人问题的工具,他们是确实在为演好戏而努力。原本的胡远安在筹划这部电影的拍摄时候就是一场意外,这部作品原本的电影拍摄权是落在另一位导演手里,但那位导演因为自身的一些丑闻临时被投资方换了下来,拿到拍摄权的胡远安还记得,当时他自己是不愿拍的,这部作品尽管有过成功改编但却并没有达到他心目中的效果,尤其是大量观众还会对过往的作品留下先入为主的印象,这对他的拍摄很是不利,但尽管如此,胡远安还是接了这部电影。这部戏的投资人在曾经投资他的电影时投入了许多,而现在,这位投资人已经投入了资金在这部电影的前期准备上,如果放弃拍摄,将会导致大量亏损,他于情于理也该接下这个燃眉之急。当时选择言维和冉海骆来演,也是因为言维承诺了会给电影以资金方面的补偿,而且带有大量话题度的明星几乎不要片酬地参演,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胡远安在确定电影演员阵容的最初想着就大概把这部电影当做粉丝电影来拍吧,争议剧情和热门话题度演员的组合不管怎么样都应该是不会亏本的,他也算是能给当初帮助过他的投资人一个交代了。而现在,在看到冉海骆和言维对上一个拍摄片段的诠释之后,胡远安感觉到自己原先的想法是远远不够的,他现在有了更大的野心,他想要拍一个能被大家记住的电影,他想要将这部电影成为他人生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你们对这场戏的拍摄有什么想法吗?”胡远安问冉海骆和言维,或许在现场,最理解剧中人物的人不是自己和动作指导,而是他们两个人。

冉海骆和言维没有立刻给出自己的回答,而是进行着又一次的思索。

这场戏之后接下去的就是一场稍微有些大尺度的亲密戏码,这场戏之前是两位剧中人的似有若无的互相接触和情绪间的暗涌,那么,夹在这中间的这一场,就成为了负担着要把气氛升温和更明显地展现二人意图的一个场景。他们在这个场景中,不能表现地多一分,多一分会太过突兀,又不能少一分,少一分会让之后的情节悬于半空,他们在这一场的表现会影响到之后的拍摄,他们没有办法就这样轻易地下个结论说,怎样拍更适合现在的剧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