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第247节、我亦是行人(七)(1/2)
按大晋律,皇子年满十二岁, 便可开府单住。然而, 除了太子之外,藩王一旦娶妻生子或是年至弱冠, 就是长大成人, 要赴封地就国,以免久居京城,联结文臣武将,羽翼渐丰之后, 生出不臣之心。
重峻虽然一直没娶亲, 年纪却早就过了, 叫他就国,倒也名正言顺。
至于满朝文武, 为何一直没有人提起此事, 自然是因为,前面几朝, 不等诸位皇子皆长大成人之时,便早就立了太子。而早年武德帝意图立长久为太子受挫之后, 就一直没有立太子。储君之位空悬, 于国不利。众臣猜度着, 皇上留三王在京,也是为了考察、拣选太子之故, 自然并无人提出异议。
“你慌什么?”重峻笑道:“谁说去秦地就国, 便一定是要去咸阳呢?本王为何, 就不能去长安呢?你莫忘了,才出了金星凌日之异象,应在秦地。皇上本就多疑,如何会叫我去当年的大秦雄都咸阳?倒是长安的可能,还大些。”
“长安,乃是十几朝古都,王气汇聚之地。人杰地灵,地势险要,易守而难攻。”
裴师昭沉吟道:“咱们去了那里,倒也未必不好。甚至,果然可以分而治之!到时与晋阳,跨终南隔山而望,两都并立。”
“可是……”王霖一怔道:“终究不如京城来得便宜。且,国不可一日无君,朝不可一日无主。这种局面,两边难保不会互相征伐,长此以往,受苦的还是百姓……”
“哈哈哈!”重峻实在忍不住大笑道:“甘沛也是太认真些,我们不过是说笑罢了。卧榻之旁,又岂容他人鼾睡?重屹有没有这么大的脸,与我打擂台?不到万不得已,我岂会叫这种局面发生?
且,皇上当时不过是一时意气,就说出来,叫我兄弟分开,以免相争。回去细思量,自然也知道不可叫各地繁镇割据,未必就肯听信他们,更不会叫这种遗祸无穷的事情发生罢了。不过,也不能不防。来,你去与王淑媛递个话,我教与她怎么说,自然无事。”
重峻又叫温酒将刘铁锭找来,略交代一番,众人俱各依计行事。
果然,没几日,重屹和重崎听闻,重峻府里的人,听说要去长安,个个欢喜雀跃,已经在打叠行装,准备出发了,二人心中,倒有些打鼓。
重屹思量一番,与重崎道:“老二到了长安,便可名正言顺的建府、征兵。且我听说,皇上还许他征税,这便是拥有了土地、子女、财帛一切等物。到时天高皇帝远,他养兵多少,我们如何得知?再加上手握兵权的裴家,我们便再也制不住他了!只待父皇一去,他与裴家里应外合,区区一做晋阳城,叫我们如何抵挡?!还不如将他留在京城,倒不怕他飞上天去!父皇这是养虎为患,我们定要阻止!”
重崎亦道:“而且,大哥与我皆已娶妻生子,若老二真的就国,那些老家伙们,下一步自然就是要将我等也移出去!齐、郑二地千里遥远,还不及长安,一旦去了,一时半刻如何回得来?前代这种故事多得是,若京中或是……父皇有事,我们哪有老二跑得快,到时他凭着裴家的支持自说自话,自立为君,这还得了?我们倒要与他跪拜!”
重屹亦点头道:“四弟说得极是!”
二人商量妥当,重屹便与重崎暗中找了几名,多年跟随武德帝的老臣子,叫他们密奏武德帝。
一人道:“□□中的属官、从人,听说要往长安,个个欢喜不胜。看秦王之意,倒像是得脱牢笼一般的,恐怕是不想再回晋阳侍奉陛下了!”
另一人言道:“陛下,长安可是六朝古都,王气汇聚之地。之前金星凌日,正应在秦地,岂可叫秦王在此地建府啊?!”
“朕何时说过,叫他往长安开府?!”
武德帝想起潘钰之言,心头顿时怒起,再不提起叫秦王重峻就封之事了。
恰在这时,纪泽敖在地方上犯了点小错,轻慢吐蕃使团,以至于吐蕃使团滞留于当地,不肯再进京。
本来这一点事,武德帝有心不理,却被御史连番弹劾纪泽敖,有损两国邦交。武德帝没奈何,只得将纪泽敖召回京师治罪,官降一级,由从三品宣慰使的肥缺,降成了正四品的清水衙门,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佥事,与另外三人,同守京城四门。
消息一传出来,捧剑收到讯息,便匆匆赶回王府报信。
重峻正坐在内书房里,听温酒交代事,“王爷,咱们自家铁矿中的出产,正混在牲口队里,陆续接进京来,加上侯爷准备的,军器、铠甲、火.药这些,就差不多齐了。”
“嗯。”重峻一抬头看见捧剑进来,问了缘由,不由抚掌大笑道:“就等他这一退了!好好好,只待他掌握住手中的京卫,便差不多了。眼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看来,我要亲自去见一见这道东风了。温酒,你与我安排吧。”
温酒一顿,犹豫道:“王爷,趁侯爷没在这里,属下说个僭越的话。不知王爷,有几分把握?太师会不会……”
“酒哥说甚话来?!”背琴道:“便是冲着侯爷,太师也无不允之理啊,自然是要支持咱们王爷的!”
“非也。”重峻笑道:“这却未必。这许多年,除了必要的礼数周全,你们可曾见过,裴太师特别与谁示过好来?太后、郑王、齐王,或者咱们?都没有。这皆不依附,便是都得罪了。父皇看中的,也就是他这一点,一心只为社稷,真孤臣也!”
“这孤臣,其实不过就是陛下一人的忠臣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