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1/2)
“啥?”张氏的脸色有些不好。她一直知道宋其琛想要去书塾念书的心思,但是没想到时至今日了还没停歇过。家里已经是这样的窘境了……不是她不想孙子出息,实在是,他们老两口有心无力啊。
“你这副神情干什么?吓着小五了”刚好出来的宋老爷子看到张氏脸上的神情,就知道她心中所想。不禁摇头一笑。“是村里公修的名额”。
“公修?啥是公修?”张氏自小没有念过书、识过字。在她心目中念书就是将银子往水里扔,还是听不见响声的那种。
就算是先前老爷子好手好脚的时候,他们老两口也实在是供不起宋其琛去书塾,何况现在。
看来宋老爷子还没将银子给他祖母,要不然他祖母也不会对银子如此敏感。
“公修就是所有的束脩,跟所用的书本,都不需咱们花银子,村里会给出。但是相等的,若是以后咱们小五成了才,真的进士及第光宗耀祖,那就要造福咱们宋家村,修祠堂,修路……”
宋老爷子一边解释着,一边还伸出手来细细数着。这个规矩是自宋家村建村以来的规矩,已经流传了二百多年。当初最初一代的族长立此规矩,就是为了能够让村里因为家境贫困,有天资却无法念书考科举的孩子,得到帮助。同样的,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投资,若是培养的这个孩子有了出息,那到时候受益的将是整个村里的人。不得不说,当时想出这个法子的族长目光确实放的够长远。
“这——”听到宋老爷子亲口证实,张氏也开始有些动摇。
“祖母,至于练字写文章的笔跟纸,我自己能想办法。”仿佛是怕张氏会因为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再添波折,宋其琛干脆先提前做好铺垫道。
“你想办法,你能想什么办法,好了,既然束脩不用咱出,那剩下的这些事祖母跟你祖父来想法子,先吃饭吧。”张氏好像并没有宋其琛想象中的那样态度强硬的反对,倒让他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
“李双宜,有关于文房四宝的制作工艺方面的资料吗?”宋其琛喝着碗里的粥,还不忘抬头看一眼正在由眉临抱着喂饭的李双宜。
“没有”将小脸瞥向一旁,李双宜吞下口中的米汤“我只是个系统,不是百科全书”说完,又张嘴吃完了眉临喂的另一口。
“好吧”没有办法,宋其琛只得准备自己探索一下了。
“快点吃饭,吃饭还能吃走神,你瞧你这胳膊腿儿都细成什么样了?”说话的是刚进屋的张氏。灶上还热着野菜汤,她刚刚说完话就去灶房添柴了。
“祖母,您也吃”从笸箩里拾起一角葱油饼,宋其琛一边说话,嘴里还嗖嗖漏风,赶忙用另一只手将嘴捂住。
接过饼,张氏满脸慈爱的摸了摸宋其琛的脑袋“好”。
吃过饭,眉临将李双宜交给了张氏暂时看着,她跟甘善则是将宋其琛带到了老院的后面的一处小竹林里。
这处小竹林是宋老爷子年轻时种的,离着老院不远。里面出的笋,是老院儿除了野菜以外另一种重要的蔬菜来源。
此时的笋都已经有些老了,嫩的已经被张氏掰回家煮好晒干,屯起来准备冬日里没菜时打牙祭。
“甘大哥,眉临姐,我们开始吧”宋其琛跃跃欲试的活动了两下腿脚,他虽然不想练成那种高来高去的隐世大侠,但是能有点傍身的功夫是好的。这样他独自在外时,他祖父祖母放心,他自己也安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