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疏离淡漠(1/2)
这燕飞来的姑娘一个个都是清白的女倌,卖艺不mài shēn,如今遇到第二瑶如此出手大方的客人,加上她貌美如花的脸蛋,不少姑娘都使劲往她身边挤。www.dizhu.org
一座座高耸的山峦雪峰,薄纱衬出笔直的měi tuǐ,这屋子里弥漫着一股**的味道。
第二瑶摸着姑娘的大腿,光滑如绸缎,将杯中美酒一饮而尽,烈酒不辣喉,反而增加几分刺激。
姑娘们乌黑的发间戴着一朵绽放到极致的花朵,有月季,有牡丹,还有木槿,玉兰,个个都美艳无双,香味扑鼻。
第二瑶没有注意到对面的琴声越来越快,越来越萧瑟,云轻燕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个少女,未曾移开过半分,哪怕眼泪汪汪他都强忍着,迫使自己不要去想那么多。
可他不能,想起当年爷爷把他托付给第二瑶时的场景,让他认她为一辈子的主子,不能背叛。
爷爷,你告诉我现在怎么办?
他的心抽痛着,手上动作更加飞快,十根手指都被崩得鲜血淋漓,他依旧没有罢休。
“嘭~”他手下的琴弦一下子崩断,他猛的回过神来,这一把琴身已经沾满鲜血,手指尖还在翻涌着血迹。
第二瑶侧头看去,只见云轻燕抱着他的琴消失在房间里,她不解的勾唇一笑,继续自顾自的饮酒。
身边的胭脂味儿扑鼻,她其实已经极其的反胃,但依旧笑着,从怀里掏出来一叠银票分给身边的姑娘们。
“都下去吧!”她捏紧手中的酒杯,眼神中划过冷意。
姑娘们喜笑颜开的接过银票,将衣服理了理走出门去。
“嘭~”第二瑶把酒杯重重的放在桌子上,杀意越盛,她是真的想要杀了抢她火灵珠的女人,该死的家伙,白白浪费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她把酒杯扔出去,砸在地上,摔得粉碎,仍然不解心头之狠。
为了火灵珠她不远千里而来,差一点,她就能够这火灵珠了。
最后便宜了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小贱人。
侧目,窗外的雨,淅淅沥沥的下个没完,她能感受到这临淮的瘴气越来越淡,她没有得到火灵珠,自然没有心情再去救临淮的百姓,又不是她的臣民,有什么资格让她出手,死光了最好。
难道又是那个女人?
第二瑶垂目,起身走到窗边,已经有百姓从家里走出来,在大雨滂沱的街道上狂欢高呼。
她也该离开这里了。
一个月后,进入萧瑟的秋季,原本被疫疾折磨的不堪一击的临淮百姓面对丰收也难得露出笑容,这次的疫疾让临淮失去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但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孩子妇孺,青壮年还好,大都抵抗过去了。
迦叶也在迦府混吃混喝过了这么久,每天就是遛狗逗猫练武功,偶尔见见王氏和老太太,倒是迦启这个便宜爷爷对她分外关心,三天两头就来给她当沙袋。
练武场,周围的竹叶飒飒的摇摆,青翠透绿,不折不挠的屹立在秋风中。m.dizhu.org
两道身影叫交错迷迭,你来我往,一拳一腿都暗中发力,身形挺拔的老头儿看似占了上风,一直在攻击,那微矮两头的小姑娘一直在接招,实则云淡风轻,心思都在别的地方。
看着要到吃中午饭的时候,迦叶砸吧砸吧嘴,今天她让吴婶做了红烧鱼,她对池子的的肥鱼可是垂涎已久。
她找准空隙,直接一拳砸在迦启的胸膛,迫使他退后几步,差点倒在地上。
“哎哟哟,不打了,不打了,小祖宗,你就不能下手轻点吗?”迦启捂着胸口大叫,他这把老骨头迟早要散架。
“我可是你亲爷爷啊!”出手这么狠,真以为他恢复的过来吗。
“爷爷,你最近不是突破了吗?这点力度就受不了,我可不信!”
迦叶无奈的翻个白眼,迦启之所以每日找她练功,就是因为第一次想要试探她的武功时,发现与她博弈能够增进武功,天下所有习武之人,都希望能够再上一层楼。
“这不刚突破,还不稳定吗!吓都要被你吓死!”迦启现在不仅把迦叶看的很重,还很喜欢她的性子,不骄不躁,无论做什么都是云淡风轻的样子。
小小年纪就有此心性,实属难得。
庆北站在练功场外的走廊暗处,对迦叶挥挥手,像是有什么话要说。
“是吗?我知道了,保证下次下手轻些!”她从练功台跳下去,朝着庆北的方向走去,对身后的迦启招招手,示意她走了。
“诶,小丫头,小丫头,你还有下次!不得了噢!”迦启刚听到她的话,心里很是欣慰,可转眼一想不对啊,还有下次,还要对他出手?
真是把他气的肝疼。
“小姐,有阁主给您的信!还有,上次你把火灵珠送给他的那个人,给你送了一些东西来!”庆北从怀里掏出一封盖着火漆的信封,落笔是迦煦。
迦叶拿过来一看,她爹又给她写什么了。
庆北站在一旁,恭敬的守着,现在在府里照顾迦叶,可他还是感觉不方便,准备给迦叶找个妥帖的女护卫或者培养一个忠心的丫鬟,毕竟在起居上,他们两个都是大男人,小姑娘喜欢的都不知道。
“走,我们回去!”迦叶细细阅迦煦给她写的信,无非就是迦珏有多想她,叶玉还有多久就要生了,大漠有什么变化,这封信足足写了有四五张纸。
每一句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迦煦叶玉对她深深的爱和思念,问候她有没有穿厚点,有没有吃饱,有没有被人欺负,什么时候回来。
迦叶把信了一遍又一遍,然后收在自己特意存放信的盒子里,她在年前肯定要回去,时间是够的。
庆北把纸铺开,磨墨,迦叶提笔一蘸,准备回信过去。
她在迦府倒是自在,没有人说她的闲话,想来是祖母王氏的良苦用心,临淮的繁华也渐渐恢复如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