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回 宝宝家私的艾次妃(1/2)
闻言, 吕氏在镜中看了一眼杨嬷嬷,默而不语。
杨嬷嬷又说道:“艾次妃也亲送姐儿们去了。”
吕氏还是不言语。
杨嬷嬷叹了一气,才又说道:“王妃本末倒置了。王爷并非因为要给王妃做脸,才给小郡主请封, 而是因王爷爱惜子嗣,不论男女。”
吕氏心里还是有些怨女儿的,怨她为何不是哥儿, 可到底是自己的骨肉,如今被杨嬷嬷这般提点,多少也能醒悟了些,道:“是我想岔了。”
前边明光殿内, 太子和文亲王、勇亲王等一干宗亲公侯命官, 看着宗政瑞抱进四个孩子来,顿时都调侃道:“都说‘生儿好听,生女好命’, 瞧瞧咱们恪亲王这命数, 可是不得了,都快赶上七仙女他爹了。”
宗政瑞笑骂道:“老三,不管是好命的, 还是好听的,你先得一个了, 再说我。”
闻言, 众人官客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文亲王嘚瑟道:“你们怎么知道我没有, 指不定我一下就得五个好听的。”
众人又一通调侃。
四个孩子就这么被吵醒了, 三胞胎的脾气当时便上来了,“哇”的一嗓子,把小郡主也带哭了。
宗政瑞驾轻就熟地晃晃女儿们小脚丫上的铃铛,没多大的功夫女儿们就不哭了,睁着杏圆的眼睛看着殿中众人。
太子凑前逗孩子,被三胞胎抓着他腕上的滴翠两角辟邪玉貔貅不撒手了。
在大央,貔貅可不是随便什么人能戴的,也并非有何律法限制,而是传言貔貅是象征“仁”与“瑞”的凶猛神兽,其主食是金银珠宝,若无宝物供奉,貔貅可不会护主,可知非大富大贵人家不佩戴貔貅。
因此,太子才一面摘下腕上的貔貅,一面说道:“咱们家的孩子倒也戴得貔貅,拿去就是了。”
宗政瑞说道:“臣弟四个闺女呢,太子你这伯父好意思只赏一个貔貅的?”
于是文亲王和勇亲王又起哄了。
太子笑骂他们道:“别忘了,你们可也是做叔叔的,别指望光我一人破财,你们就能糊弄过去。”
宗政瑞说道:“太子您放心,一会子他们谁小气了,回头我就带闺女上他家去。”
众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四个小丫头也跟着露出无齿的笑。
在剔过胎发后,四个宝宝都得了不少好东西,其中就以太子赏的暖玉平安扣最是贵重。
经此一回,四个宝宝也累了,宗政瑞就又要送闺女们回后头去。
文亲王又调侃道:“二哥,就你这疼爱闺女的劲儿,怕是往后侄女儿们不好找仪宾。”
王府属官中有一文职为仪宾,一般皆由相貌清俊之人担当,因此仪宾多成了王府的女婿,后来仪宾就成了王府女婿的专称,一如皇帝的女婿——驸马。
宗政瑞听了,说道:“我告诉你们,谁家里有小子的都给我看好了。谁敢上门儿提亲,我来一个打一个。”
众人又是一通大笑。
明光殿里的话,没多大的功夫就传到同光堂了。
有人便凑趣道:“妾身心里还盘算着,家里臭小子的年纪和小郡主相当。往后只要严加管教,让那臭小子有些出息的,许还有争一争仪宾的机会,关键只要妾身这会子把王妃哄好。如今看来,光有出息还不能成,还得多请个功夫了得的师傅给那臭小子,不然怕是不抗揍。”
众人就又笑了一回,等宝宝们被送回同光堂时,气氛自然就更热闹了。
各家宗亲诰命等都不吝啬,四个宝宝就又得了好些好物。
大长公主给了东西,便悄悄对陆氏说:“你也瞧见了,你们王爷是头等爱惜子嗣的,旁的你暂且都丢开,给你们王爷生个哥儿才是要紧的。”
陆氏一听,心头就是一紧。
也是陆氏才觉察,似乎是除了洗三那日,她和宗政瑞圆房后,宗政瑞就再没去过临波院了。
所以这会子陆氏也只能说道:“外祖母放心,从王妃和艾次妃看,她们都不是能生哥儿的,只要我怀上了,定然是哥儿。”
大长公主道:“只要你得了儿子,在恪王府站稳了脚跟,我和你母亲也就能放心了。”
陆氏垂下眼来,绞着帕子再不言语。
那里钱氏看着滚圆三胞胎就想抱,又顾忌着吕氏的心思,半天儿没伸手。
李氏瞧见了,对钱氏说道:“想抱就去抱,二皇嫂不是那样小心眼儿的人。”
钱氏掂掇了须臾,还是摇头了,“我身上不好,别过了病气给她们的。”
想起张贵妃的内侄女——小张氏,李氏便问道:“听说你们家那位新进府的张次妃,才一个月肚子就有动静了?”
钱氏讶异道:“日子浅,还没个准数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氏哂笑道:“没个准数,就敢往宫里报的?把贵妃娘娘给乐得,见人就说。德妃娘娘听在耳朵里,瞧我的眼神儿都不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