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山河无恙 > 第 1 章

第 1 章(1/2)

目录

2015年3月,云南腾冲驼峰机场。www.dizhu.org

尤许下了飞机已经八点半了,刚出机场手机就响了,是之前联系过的老叶。老叶是来接她的。这个点从机场去腾冲县城还真是不太方便。

老叶全名叫叶念平,四十多岁,方方正正的脸,一身迷彩服,平头,粗粗壮壮,开一辆半新不旧的丰田越野车。刚走到车边,老叶伸手接过她肩上的双肩包扔进后座,给她打开副驾驶的车门。头一次见,他倒是跟老熟人似的。

等上了车,尤许才发现,老叶这人忒自来熟了,挺健谈,也挺风趣。

“坐了一天飞机挺累的吧?通行证和疫苗接种证我下午都替你办好了,明天早上就出发。”老叶倒是没太寒暄,直接切到了主题。

尤许这次来腾冲是为了去缅甸密支那考察。她的博导林教授是国内知名的人类学教授,受邀担任民间组织“烈士回家”的发掘顾问。“烈士回家”是个民间公益组织,是由某个美籍华裔出资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发掘缅甸主要是密支那地区中国远征军将士的遗骸,并将他们带回国内安葬。据说那个出资人是抗战老兵的后代。而老叶,是这个组织的负责人。

“为什么要在腾冲过夜,不能直接过去吗?”尤许确实有些心急,她从在老板那里知道可能要派人过来先期考察就开始莫名激动,等了一个多月才终于拍板成行出发。

老叶瞥了她一眼,倒是没有嘲笑她的急性子,“你当是从北京到河北呢,想什么时候过去就什么时候过去?虽然不需要办理护照签证,但这好歹也是出国啊。再说了,从腾冲过去开车也得6、7个小时,大晚上不安全。你个小姑娘急啥子哦。”

她急什么?她急着为那些70年前死在异国他乡的老兵们做些什么啊,她急着尽自己的一份力,让那些烈士们可以回家。有些历史被淹没了,有些历史被遗忘了,太多太多了,毕竟历史长河中,所有人都只是尘埃。可是有些人,永远不应该被遗忘。

1942年1月到1945年3月,中国远征军为配合盟军作战,两次入缅作战共阵亡约10万人。第二次入缅作战沿着史迪威公路一路进攻一路修建了至少15个公墓。抗战胜利之后,历史风云变幻,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些公墓成了无主之地。据国内相关报道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破坏,缅甸大部分的中国远征军墓地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m.dizhu.org很多墓地都成了居民区、小学、猪圈、垃圾填埋池,有些则早已变得荒草遍地,而烈士尸骨不知所终。

当尤许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早就已经泪流满面。他们为了保家卫国在人间地狱般的战场和敌人周旋搏杀、在缅甸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挣扎求生,到死却都没有回到心爱的家园,甚至连安葬之地都没有。这是何等的悲凉。

车到酒店已经快10点了,老叶给她预定了房间,约好明天早上7点出发就各自回房了。

等尤许洗漱收拾好躺到床上时给远在美国参加会议的老板林教授打了个越洋电话。简单汇报情况之后林教授叮嘱她,“缅北不比国内安全,克钦邦之前和缅北各军阀之间连年混战,乱的很,你去哪儿都跟着念平,别傻大胆瞎跑。你主要任务是去看看现场环境,收集第一手资料。完事了就立刻回国,等我回去之后我们一起评估下挖掘难度。”

尤许连连点头称是,等挂完电话却瞪着房顶怎么都睡不着。

她今年26岁了,人类学在读博士生,导师林立峰是国内数一数二的这方面教授。从小到大一路顺顺利利,升高中、考大学、考研、读博,履历光鲜、家庭和睦。有时候她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像一条平缓的波浪线,实在是清淡无味透顶,再然后就这么波澜不惊地到老、到死。

可是最近,具体说是从她开始接触到“烈士回家”这个民间组织开始,她就突然开始陷入思考和感慨的低气压中不能自拔。对我们而言平凡无风的生活,对于70年前那些抗日战场上的将士们而言是多么梦寐以求而终究不可得的存在。死亡、墓地、遗骸这些词汇对她说并不陌生,她跟着导师也调查过一些偏远地区的人文历史,参加过一些考古项目的现场发掘。可是当这些词汇和抗日战争,和暴尸荒野联系到一起时,她觉得心脏在抽痛。

难道是搞人文方面研究的学者都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特质——容易被感染,容易感动吗?尤许胡思乱想着,不知什么时候也就睡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