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追梦演艺圈 > 第八十一章 雪夜拍戏

第八十一章 雪夜拍戏(1/2)

目录

北疆的雪,下得比我们预计的还要早一些。

突如其来的冷空气,让草原的温度瞬间降到冰点一下。幸亏公司的后勤给力,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御寒的物资。而且拍摄并不是整天都在草原上,收工之后还是回到附近的城镇,至少能在宾馆洗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享受一顿难得的热饭热菜。

剧组聘请的向导姓罗,是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本地人。以往他都是带游客和驴友穿越草原,到人迹罕至的边境地区体验极限边缘的生活,所以他对于草原气候的变幻十分了解。这次带着剧组取景,对他来说也是头一遭,还好剧组的要求不高,报酬也令他十分满意,所以他也格外的上心。

老罗此刻正眯着眼睛站在酒店门口,隔着玻璃门望向阴沉的天空。柯导走上前问道:“怎么样,罗向导,今天晚上会不会下雪?”老罗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拉开厚厚的玻璃门,走到户外,闭着眼感受了好一阵凌冽的北风,才走了进来,伸出三个手指头,慢吞吞地对着柯导说了几个字。

“下!这个级别。”

柯导眼睛一亮,惊喜地问道:“你的意思是积雪厚度大概有三厘米吗?那也可以了,够拍一部分镜头了,实在不行,造雪机也能弥补一部分。”

听见柯导的话,老罗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似乎想说你一个南方人是不是对内蒙古的雪不太了解,三厘米那能叫雪吗?但是转念一想这是衣食父母不能轻易得罪,毕竟平日里柯导说一不二的地位在剧组里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还是开口解释说:“柯导是香港人,不看我们大陆的天气预报吧,我伸三个指头,代表是三颗雪花,在天气预报里的意思就是大到暴雪级别。”

发觉自己被老罗鄙视了,柯导也不生气。他确实很少在这个时节到祖国北方拍戏,第一是长居香港,怕冷,第二则是相对南方的大城市来说,饮食习惯都不太适应。但是作为导演,拍好作品才是第一要务,听闻今晚是大到暴雪,柯导反而更加开心,最重要的雪夜戏份今晚就可以开拍了。

“江江,你通知一下阮铭浩,我去通知剧组的工作人员,马上到二楼酒店会议室开个碰头会,今天晚上有夜戏。”

柯导办事雷厉风行,既然天公作美,自然不能浪费。于是立即组织我们两位主演和摄影、灯光、后勤等工作人员开会,讨论晚上夜戏的拍摄细节。其实这些事项柯导早就安排好了,我们特意挑这个季节来内蒙古,就是打算等着这一天的到来。

……

傍晚时分,剧组人员纷纷乘车出发,前往早就选好的取景位置。提前得到剧组通知的布特古和阿古达木父子已经加固了蒙古包,还把自家的牲畜挑选了一部分赶到了这里,这可是晚上拍摄时必不可少的活道具。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零星的雪花开始缓缓飘落,北风凌厉,吹得人脸上生疼,什么叫做风如刀割,我在这一刻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了。阿古达木亦步亦趋地跟在我身边,对拍摄夜戏十分好奇,丝毫不顾露在外面的脸蛋被冻得通红。我看着有些心疼,赶紧吩咐张菱玲给他拿一副带绒口罩戴着,免得被冻伤。

“江江,准备一下,我们要开始了。”

眼见飘落的雪花越来越密集,柯导心里暗赞一声感谢老天,再次询问确认各工作人员已经各就各位,准备妥当,这才招呼我和阮铭浩进场,正式开始《离草》最重要的戏份拍摄。

自从阮铭浩指点过我之后,我又单独找上柯导,虚心请教他的看法。柯导在阮铭浩看法的基础上,从他身为导演的角度,又给我提了一些新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在那以后的时间里,我凭借超出普通艺人的努力和还算有些聪慧的头脑,很快就适应了文艺片的拍摄节奏,让柯导和牛犇、阮铭浩赞不绝口。对于这场重要的夜戏,我更是花了最多的时间揣摩剧情,思考合适的肢体语言和表达方式,有时候梦里都是在分析揣摩这场戏,我现在甚至不需要闭眼,只需要念头一动,这场戏的前因后果、各种细节就自动浮出脑海。因此听到柯导喊开始的命令,我的内心不仅没有一丝紧张感,反而有些跃跃欲试的激动,检验我这些天努力的成果如何,就是今天这一刻了!

阮铭浩不愧为演艺世家出身,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在他的感染和带动下,我也很快入了戏,忘却了周围的摄像头和剧组工作人员,仿佛真的身处绝望无助的草原雪夜之中。而为了拍摄效果特意准备的符合时代特征的羊毛袄子完全不能抵抗草原夜晚的冷风和暴雪,很快我的全身上下就湿透了,有汗水,有雪水,在强劲的北风下,冰冷彻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